正文

孔子欲伐齊

容齋隨筆全鑒 作者:[宋] 洪邁 著;蔡踐 譯


孔子欲伐齊

【原文】

陳成子弒齊簡公,孔子告于魯哀公,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者①?!敝痈?,不可?!蹲髠鳌吩唬骸翱鬃诱埛R,公曰:‘魯為齊弱久矣,子之伐之,將若之何?’對曰:‘陳常弒其君,民之不與者半,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可伐也?!闭f者以為孔子豈較力之強弱,但明其義而已。能順人心而行天討,何患不克?使魯君從之,孔子其使于周,請命乎天子,正名其罪。至其所以勝齊者,孔子之余事也。予以為魯之不能伐齊,三子之不欲伐齊,周之不能討齊,通國知之矣。孔子為此舉,豈真欲以魯之半,力敵之哉?蓋是時三子無君與陳氏等,孔子上欲悟哀公,下欲警三子。使哀公悟其意,必察三臣之擅國,思有以制之,起孔子而付以政,其正君君、臣臣之分不難也。使三子者警,必將曰:魯小于齊,齊臣拭君而欲致討,吾三臣或如是,彼齊、晉大國,肯置而不問乎?惜其君臣皆不識圣人之深旨。自是二年,孔子亡,又十一年,哀公競偪于三子而孫于越,比之簡公,僅全其身爾。

【注釋】

①三子:指的是掌握了魯國政權(quán)的三家貴族,也就是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

【譯文】

(齊簡公四年)齊國的大臣陳成子殺害了齊簡公(擁立齊平公作為國君,自稱為國相)??鬃訉⑦@件事告知了魯國的國君魯哀公,請求對陳成子進行討伐。魯哀公說:“這件事你去找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商量吧?!笨鬃訉⒆约旱南敕ǜ嬖V了“三子”,沒有獲得同意。《左傳》中記載說:“孔子請求征討齊國,魯哀公說:“魯國比齊國的實力要弱是長期以來默認的事實了。你說要對它進行討伐,那么要如何進行討伐呢?”孔子回答說:“陳成子(即陳常)殺害了自己的國君,齊國的老百姓有一半不會擁護他,現(xiàn)在用魯國全部的兵力和齊國的一半力量,一起去討伐,是可以取勝的。”有人評價說:孔子哪里是在比較實力的強弱,他只是在申明自己的仁義罷了。如果順應(yīng)民心而代替上天去討伐,哪里還用擔心不獲勝呢?如果魯哀公批準了孔子的請求,派遣孔子去出使周朝,請求周天子,給陳成子定下罪名(天下一起去討伐,事情很快就能解決了。)至于說是否具備戰(zhàn)勝齊國的實力,在孔子看來是多余的。我認為,魯國因為自己的實力弱小而不去討伐齊國,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不想討伐齊國,周國的天子因為失去了權(quán)威也無法討伐齊國,這是全國都知道的事實??鬃拥倪@個舉動,難道真的是想要用魯國和齊國相互對抗嗎?不是的??鬃舆@樣做的目的不是真的要去打仗,而是上可以讓魯哀公有所警醒,下可以對“三子”進行警告,如果魯哀公了解了孔子的原本的用意,就會認真地對待三臣謀權(quán),意圖不軌的事實,然后想方設(shè)法對其加以控制,并且任用孔子來幫助自己管理朝政,那么糾正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就不難了。如果“三子”因為孔子的舉動而自警,必然會說:魯國比齊國要小,齊國的大臣殺了自己的君主,人們都去討伐;我們?nèi)胰绻麣⒕鞯脑?,像齊國、晉國這樣的大國,怎么會不理不睬呢?不過讓人可惜的是,魯國的君臣都沒能明白孔子的這番用心。兩年之后,孔子去世了。又過了十一年,魯哀公竟然在三位大臣的脅迫之下流亡到了越國,與齊簡公相比,只是免于一死而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