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苑
使金組詩之一。宜春苑位于北宋故都開封,俗稱“東御園”。范成大使金日記《攬轡錄》記載說:“丁卯過東御園,即宜春苑也,頹垣荒草而已。”詩人有感于此,作此詩。詩中撫今追昔,充滿故國之思和黍離之悲。首句實寫當時所見宜春苑的蕭條荒涼景象,次句行人猶稱“御園”,說明昔日故都百姓雖生活在金人殘酷統(tǒng)治下,心中仍念念不忘故國。結尾兩句以連昌宮和宜春苑作比,含意頗為深遠。唐代經安史之亂后,雖從此一蹶不振,但唐玄宗畢竟尚能駕返連昌宮,憑吊昔日遺留的一切。而宋王朝慘遭靖康之變后,茍安江南,無心無力北伐,何時方得光復宜春苑呢?
狐冢獾蹊滿路隅,行人猶作“御園”呼。
連昌尚有花臨砌,腸斷宜春寸草無!
【翻譯】
路邊墻角,到處是獾的爪跡,
墻角路邊,滿眼是狐的洞戶。
“御園”,“御園”,
人們依然是舊日的稱呼。
當年的連昌宮雖說蕭條,
臺階旁也還有殘花幾束。
今天的宜春苑令人斷腸,
舉目寸草不生一片荒蕪!
冢(zhǒng腫):墳墓。獾(huān歡):一種小野獸,善于掘土為穴。隅(yú余):角落。
連昌:宮殿名,唐代皇帝行宮之一,故址在河南府壽安縣(今河南宜陽)。安祿山亂起,久廢不啟。元稹有《連昌宮詞》,描繪其蕭條荒蕪,詩中謂唐玄宗下榻連昌宮,晚景凄涼:“上皇偏愛臨砌花,依然御榻臨階斜?!狈对姄恕F觯号_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