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悼亡
潘岳和陸機等稱為太康詩人,他的詩,真正可讀的不多,代表作是三首五言的《悼亡詩》,三首中最精彩的是第一首: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亻黽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帷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悵恍如或存,回惶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春風(fēng)緣隙來,晨霤
承檐滴。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卷四有“謹終悼亡”語,亡,本是泛指一切亡人,自從潘岳寫了《悼亡詩》后,便成為定語,即專指亡妻。從內(nèi)容說,漢武帝悼念李夫人的“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之歌,其實是悼亡詩的雛形。
潘岳之父潘芘曾任瑯琊內(nèi)史,潘妻為荊州刺史楊肇之女。由于兩家都為名門,且屬世交,所以,在潘岳十二歲時就已聯(lián)姻。何時正式結(jié)婚,史文沒有明說。但據(jù)傅璇琮先生《潘岳系年考證》(《文史》第十四期)所考,楊氏逝世時,潘岳年五十二歲。我又查潘岳《悼亡賦》云:“伊良嬪之初降,幾二紀以迄茲。遭兩門之不造,備荼毒而嘗之。嬰生艱之至極,又薄命而早終?!惫艜r以十二年為一紀,賦中開頭兩句是說,楊氏嫁到潘家,差不多有二十四年了。因此可以推知,他們的結(jié)婚約在潘岳二十六七歲時。其后四句,當(dāng)指楊肇任荊州刺史時,為吳將陸抗所敗,免為庶人,三年后又死去,潘岳自己也在四十五歲時,因依附太傅楊駿被除名為民。由于兩家遭此不幸,故而也可算共經(jīng)患難。
楊氏卒于西晉都城洛陽的德宮里,時間在冬天,此詩則作于第三年的春天。古代禮制,妻死,丈夫服喪一年。據(jù)何焯《義門讀書記·文選》說:“悼亡之作,蓋在終制之后。……古人未有喪而賦詩者?!彼虼送茢唷兜客鲈姟纷饔诮K制之后。其第二首有“清商應(yīng)秋至,溽暑隨節(jié)闌”語,可見還經(jīng)過秋天。
時節(jié)的變遷,原是容易引起對逝者的懷念。想想妻子之歸窮泉,也已一年多了。自己本不想出仕,可是又如何能順從私人的心愿?而且久留家中也沒有意思,只得回心(猶言“違心”)而赴原來的做官所在,也即第三首中“改服從朝政,哀心寄私制”之意。潘岳是一個熱衷功名的人,這里可能因妻子新喪,不想就即做官,如呂延濟在六臣注《文選》中說的“哀傷私情,欲不從仕”。
他也希望像漢武帝那樣,從帷帳之間遙望李夫人的形象,卻連一點影子也沒有。他在第二首中也說:“獨無李氏靈,仿佛睹爾容?!钡珬钍系氖舟E還掛在壁上,“未及歇”是對上文“有余跡”的補申。接著,恍惚之間,忽生幻覺,徘徊之余,不覺驚懼,由此自然地增加了孤獨感。春風(fēng)入戶,晨雨垂檐,無不使他悲從中來。末了以莊子于其妻死后鼓盆而歌的故事強作達觀,但愿自己的悲痛逐漸淡薄些。這固然是無可奈何的自我譬解,也可能是老實話,時間一久,感情的觸角也會變得遲鈍,如同魯迅在《傷逝》中說的:“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p>
第三首云:“徘徊墟墓間,欲去復(fù)不忍。……落葉委埏側(cè),枯荄帶墳隅。”那么,他臨走時還到楊氏墓前去憑吊過,但他并非離開洛陽,只是到朝中去任黃門侍郎,因為供職于宮門之內(nèi),故也難以?;丶抑?。不想到了次年,他本人也遭孫秀陷害,和石崇等一同被殺了。
古典詩歌中的對仗,漢代已在運用,魏晉六朝更加普遍。潘岳此詩,也粗具排律,除頭四句和末兩句外,都是對句化。日僧遍照金剛的《文鏡秘府論》中有《二十九種對》一節(jié),第二種是隔句對,并舉鮑照《玩月城西門廨中》中的“始出西南樓,纖纖如玉鉤。末映東北墀,娟娟似蛾眉”為例。潘詩的“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臨川魚,比目中路析”也屬于隔句對:“翰(義為“飛”)林鳥”對以“游川魚”固很工整,但“只”對“析”卻是意對字不對?!爸弧笔菃为殻拔觥笔欠至?。雙棲之鳥一旦分飛,便成單身無偶;比目之魚中途分離,也是孤獨不能行。“何時忘”以反問口氣寫,從正面說也即“日盈積”,統(tǒng)言之便是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她。當(dāng)然,嚴格說來,這一時期的對仗還不是很成熟完美的。
潘詩這四句,沈德潛在《古詩源》中有這樣一句話:“如彼翰林鳥四語反淺?!笨芍^一語中的。比目魚即鰈,因而也落了鶼鶼鰈鰈的俗套
,(雖然這四個字可能出現(xiàn)在潘詩之后),而且近于文字技術(shù)上的賣弄。至哀極痛,雕飾過甚,反失本性。這四句詩,自然經(jīng)過一番精巧的構(gòu)思,平心而論,尚非惡札,為什么沈德潛看后覺得淺,可見他的欣賞能力確有高超地方。陳衍在《宋詩精華錄》中選錄梅堯臣《悼亡三首》,其中“相看猶不足,何況是長捐。我鬢已多白,此身寧久全”及“歸來仍寂寞,欲語向誰何”等句,陳氏皆加密圈,并云:“案潘安仁詩,以悼亡三首為最,然除望廬二句
,流芳二句,長簟二句外,無沉痛語。蓋熏心富貴,朝命刻不去懷,人品不可與都官(梅堯臣曾任都官員外郎)同日語也?!本臀鲿x詩人的作品說,潘岳這首詩還算是寫得好的,將他和北宋的名家如梅堯臣比,當(dāng)然比不上。但梅詩的“見盡人間婦,無如美且賢”和七言《七夕有感》的“一逝九泉無問處,又看牛女渡河歸”,用之于悼亡,前人也認為不甚得體。陳氏卻對“見盡”兩句評道:“情之所鐘,不免質(zhì)言,雖過當(dāng)無傷也。”既承認“過當(dāng)”,卻又以為“無傷也”,那也是“過當(dāng)”的。
- 亻黽俛(mǐn miǎn):勤勉,努力。
- 回惶,一作“回徨”,徘徊的樣子。《漢書·揚雄傳·甘泉賦》:“徒回回以徨徨兮,魂固渺渺而皆亂?!薄髡咦?/li>
- 霤(liù):從屋檐上留下來的雨水。
- 荄(gāi):草根。
- 廨(xiè):古代官吏辦公的地方。
- 鶼(jiān)鶼鰈(dié)鰈:比喻夫妻相親相愛,相依相伴。鶼,比翼鳥。
- 實則《長恨歌》的“在天愿為比翼鳥”兩句,也正是“白俗”之俗。——作者注
- 范晞文《對床夜語》卷五,評“望廬”兩句云:“悲有余而意無盡?!辈⒁詾榻偷摹懊髟氯刖_窗,仿佛想蕙質(zhì)”,白居易的“手攜稚子夜歸院,月冷空房不見人”,都是擬用這兩句潘詩。——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