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醉落魄(分?jǐn)y如昨)

蘇軾詞 作者:姜紅雨(選注),馬大勇(選注)注


醉落魄

席上呈楊元素

分?jǐn)y如昨〔1〕。人生到處萍漂泊〔2〕。偶然相聚還離索〔3〕。多病多愁,須信從來錯?! ∽鹎耙恍ξ崔o卻。天涯同是傷淪落〔4〕。故山猶負(fù)平生約〔5〕。西望峨眉,長羨歸飛鶴。

【注釋】

〔1〕分?jǐn)y如昨:指熙寧四年(1071)蘇軾出任杭州通判,與楊元素在京城分別。分?jǐn)y,分別。

〔2〕萍漂泊:喻人生如同無根浮萍,漂泊不定。

〔3〕離索:離群索居?!抖Y記·檀弓上》:“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p>

〔4〕“天涯”句:元素與蘇軾同被外放,同命相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p>

〔5〕“故山”句:故山,故鄉(xiāng)。平生約,早就許下的歸鄉(xiāng)之愿。白居易《寄王質(zhì)夫》:“去處雖不同,同負(fù)平生約。”

【評析】

這次與楊元素的分別是在鎮(zhèn)江。其時蘇軾赴密州任,楊元素罷任回朝。兩位好友一路同行,走到鎮(zhèn)江才各奔前程。

蘇軾是個不鉆牛角尖的人,即便心情差,也不會出現(xiàn)柳永“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那樣兒女情長式的柔弱章句。蘇詞的特點是那種開放式的格局,從不見局促。在這首詞里,我們看到“人生”、“飄萍”、“偶然”、“從來”、“一笑”、“天涯”、“故山”等一連串的巨大時空跨度,足令彼時詞壇耳目一新。末尾表達(dá)的思?xì)w之情若在秦觀筆下,是“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向瀟湘去”,在蘇軾則是“西望峨眉,長羨歸飛鶴”。一個是低徊不去,慘淡盈懷;一個是矯首遐觀,登高遠(yuǎn)眺。文如其人,信然。

古人說“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知心朋友對于創(chuàng)作才能的激發(fā)很明顯。在蘇軾的作品中,楊元素、陳述古、李公擇、蘇伯固這些好朋友的影子經(jīng)常出現(xiàn),他們是“妙處可與君說”的抒情對象。對于任何一位詩人,通過他的詩,都能找到他的好朋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