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挑剔”座位的乘客

鏡頭看世界 作者:葉永烈 著


“挑剔”座位的乘客

不論是登臨摩天大廈,或者是站在高高的鐵塔之上,畢竟高度有限,而且位置是固定的,只能觀看摩天大廈或者高塔附近的風景。

從飛機上俯瞰,體驗顯然勝于在摩天大廈或者高塔上。我曾經(jīng)在電影制片廠工作,親歷過在飛機上對上海進行航攝。

我乘坐的是一架運輸機。那天天氣晴朗,飛機起飛之后,為了便于觀察和攝影,打開了機艙艙門。我的腰間束著安全帶,在敞開的艙門旁朝下看,綠色的格子般的農田迅速地朝后移去。不久,一條長長的黃色帶子闖進我的視野。哦,是黃浦江!

飛機降低高度,沿江飛行。它總是在浦東一側飛。領航員告訴我,高樓聳立的浦西市區(qū)上空,屬于“禁空”,未得特別許可,飛機是不能飛入禁空的。從飛機上看黃浦江,百舸爭流,十分熱鬧。經(jīng)過上海煉油廠上空時,一個個像棋子般的儲油罐,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飛著,飛著,江面漸漸變寬。忽然,我看到一個豎立著的大圓盤,那是吳淞口表示水位的“鐘”。喔,看見長江了。沒一會兒,機翼下出現(xiàn)綠色的大島—崇明島。我記起從外灘坐船到崇明島,要花將近半天時間??墒?,飛機在上海上空盤旋,幾分鐘便從崇明島上面掠過一次!

從空中看上海市區(qū),紅色的和黑色的屋頂相雜。不過,市區(qū)上空仿佛罩著一層薄薄的灰霧,能見度不算太好,而從崇明島上空看下去卻清晰得多,明凈得多。

像這樣乘坐專機在一座城市上空巡視,當然“愜意”,可是機會卻不多。然而,每一位乘坐飛機的旅客,卻可以借助普通的民航客機進行“航攝”。

很少有旅客會對飛機機艙的座位圖感興趣,我卻會仔細“研究”。我對座位頗為“挑剔”,不僅希望靠窗,而且不在機翼處,因為在我看來,每一回乘坐飛機,都是空中攝影的好機會。我在2007年夏天去美國,乘坐的是美國西北航空公司的航班,訂票時可以從電腦上預訂座位。于是,我精心挑選了座位,來回的座位都符合我的攝影要求:從上海到東京,乘坐的是雙層的波音“747-400”,我選擇了機翼后第二排的52-K和52-J。從東京飛往舊金山,乘坐的是空客“A330-200”,我仍選擇機翼后第二排的座位,但不再是第52排,而是33-A和 33-B—因為飛機型號不同,座位的排號也不同。

我在美國拍攝了許多航攝照片,“佳評如潮”的一張是從空中俯攝舊金山:湛藍的舊金山海灣上,橫跨著長長的海灣大橋,而畫面的左側是與海灣大橋相連的高樓林立的舊金山市中心。最為巧妙的是,舊金山的主要高樓群非常清晰,而畫面的左上角是一片薄薄的白云,遮住了一部分市區(qū),這片云還延伸到海灣,使舊金山有著“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在舊金山住了多年的朋友,看了這幅照片,連聲說,想不到從空中看舊金山,是這么的美麗!

這張照片是我從舊金山飛往洛杉磯時拍攝的。那是2007年6月28日上午8時50分,我乘坐Delta航空公司的航班,從奧克蘭機場起飛。

我前往洛杉磯做講座,電子機票是邀請方買的,他們并不知道我對座位是那么“挑剔”,那天我一打開電子郵件,就看見他們給我和妻訂的是“6B”座和“6C”座。當時,我就有一種遺憾之感,因為B和C顯然都不是靠窗口的座位。然而,我登機的時候,卻又驚又喜,那是一架“EMB-145”型飛機,是一種過去我從未乘過的小型飛機。這種飛機每排只有三個座位,其中的A和C都靠窗口!“EMB-145”型飛機全艙只有20排,60個座位?!癊MB-145”型飛機像空中巴士一樣頻繁往返于舊金山與洛杉磯之間,差不多半小時一個航班。我的C座在機艙的右側,緊靠窗口。

飛機起飛不久,便飛越碧藍的舊金山海灣,氣勢如虹的海灣大橋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當即用照相機拍攝,在一連拍了四張照片之后,飛機已經(jīng)離開了舊金山海灣大橋。

我當時就意識到這幾張照片很不錯。輸入電腦之后,細細檢查,畫面非常清晰。放大局部,就連海灣大橋上一輛輛轎車、海灣里的一艘艘游船、舊金山高樓的一扇扇窗戶,都清清楚楚。雖說這樣的好照片只在“咔嚓”之間就完成了,卻可遇不可求:雖說此前此后我多次從舊金山國際機場或者奧克蘭機場起飛,可要么舊金山被濃云籠罩,要么萬里無云、一覽無余,要么飛機不經(jīng)過海灣大橋,要么我的座位是在機艙左側而不是在右側……

前些年,我乘坐從奧克蘭到西雅圖的航班時,拍到了金門大橋的全景圖。金門大橋全橋漆成紅色,屹立在蔚藍色的海面之上,顯得非常漂亮。只是我當時用的是膠片照相機,打印出照片之后,經(jīng)過掃描,清晰度稍差一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