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民的“真理”
蘇聯(lián)電影《列寧在十月》中有這樣一段情節(jié),或按電影界的話來說是一場“戲”:
一個“農民”的“代言人”從鄉(xiāng)下來到莫斯科,竟得以進入克里姆林宮,要求見列寧一面;他有話要代表鄉(xiāng)下的“農民”們對列寧說——他聲稱自己是代表“農民”們來尋找“屬于農民的真理的”。
正巧,列寧那會兒沒什么重要的革命工作,于是接見了他。
列寧客氣地請他坐下。我們都知道的,偉大的列寧同志對于工農兵尤其他們的代表人物,一向是平等而友善的。
那“農民”的“代言人”卻沒坐。他多少有點兒局促,但卻絕對沒有顯出卑微的樣子。那是個身材高大的“農民”,在身材矮小的列寧面前,他占盡著體格方面的優(yōu)勢。他之所以沒坐,觀眾可以理解為是不屑于在不愿一坐的地方坐下去。從他的表情上可以看得出,他對克里姆林宮這個已經變成了每天發(fā)出一道道革命指示的地方心懷著分明的敵意。
他開口便問:“土地自古以來是屬于誰的?是屬于我們農民的,對吧?糧食是誰在地里種出來的?也是我們農民,對吧?沒有糧食,我們農民就無法活!那么,就再也沒有人來種地了!你們城里人會到鄉(xiāng)下去種地嗎?不會的!可現(xiàn)在呢,你們城里人卻跑到鄉(xiāng)下去,將土地從我們農民手中沒收了!還一車車地拉走了我們剛剛打下的糧食!聽說你是擁有真理的人,請問,這世界上還有屬于我們農民的真理嗎?如果革命是你們蘇維埃的真理,那么我們農民的真理又是什么呢?……”
以前看過《列寧在十月》這一部電影的中國人,應當都記得那一個蘇聯(lián)國內革命時期的農民的振振有詞。特別是穿插在他的話語中的“對吧”二字,被配音演員說得“中國味兒”十足,給人留下極深刻之印象。
然而列寧同志是頭腦多么敏感的人!他沒聽幾句就聽出破綻來了。輪到列寧同志開口時,他照例將雙手卡在西服背心的肩邊那兒,以從容不迫而又洞察一切的口吻反問:“我只知道這世界上有貧農、中農、富農和地主,不知道這世界上有什么你所謂的農民。請問你是你所謂的農民中的哪一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