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詩情就酒香

誰醉美酒,誰醉唐詩 作者:古墨 著


詩情就酒香

詩歌、女人、酒,唯真瀟灑自風(fēng)流。沒有觀眾,沒有掌聲,沒有登臺與謝幕,一切都渾然于天地,宛轉(zhuǎn)自如。酒香飄在這塊土地上,氤氳出五光十色的唐詩,裝點著唐朝的天空。在這個詩香、酒香的大唐,人人都喝得一壺好酒,涂得滿紙詩情。在這熱鬧的“人間天堂”,所有今天讀到的片段文字,都是當(dāng)年的輝煌、閃爍的理想。

酒釀佳篇,詩賀大唐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這是余光中先生在《尋李白》中的詩句,他將李白醉飲人生的瀟灑、仗劍天涯的豪放,都濃縮在月光中。有人說,“青春、詩歌和酒”是李白詩篇中不斷吟誦的主題,也是盛唐留給后世英姿勃發(fā)的倒影。于是,每每提起大唐,首先令人感受到的便是撲面的酒氣。一杯清酒,讓飛揚的青春更加浪漫;一杯烈酒,讓灼熱的胸懷更加激蕩;英雄的壯烈、美人的惆悵,都化作清酒、美酒,陶醉了人心,也釀就了詩情。

而大唐,永遠是一副醉醺醺的模樣。不過,也因為這氤氳的酒氣,才更顯性情。杜甫說唐朝最能喝酒的有八個人,他們嗜酒如命,笑傲權(quán)貴,是人間瀟灑名士的極品,也是“飲中八仙”。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投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杜甫《飲中八仙歌》

在這醉八仙中,首先出場的是賀知章。杜甫說他喝醉酒后,騎著馬就像坐船一樣,搖搖晃晃。結(jié)果眼花繚亂的時候,失足落井,就在井底睡著了。汝陽王敢喝酒三斗再去朝拜天子,路遇賣酒的車垂涎三尺,恨不能把自己的封地移到“酒泉”。相傳,那個地方,泉水清澈,甘甜如酒,日夜噴涌而出,故曰“酒泉”。假如真有這樣一個好地方,恐怕不僅汝陽王會跑去定居,估計唐朝半數(shù)以上的詩人都會樂于在那里把酒言歡,醉臥紅塵。

接著,杜甫寫了丞相酒量恢宏,如飲百川之水。風(fēng)流名士崔宗之,酒后英俊瀟灑,衣袂飄飄,宛如玉樹臨風(fēng)。而蘇晉雖然吃齋禮佛,但還是喜歡在“酒”中逃避“佛”的束縛,寧愿用長久的修行換短暫的一醉?!熬迫獯┠c過,佛祖心中留”大概就是蘇晉這類名流的理想吧。還有以“草圣”著稱的張旭,他喝醉的時候,不會顧及在場的王公顯貴,脫了帽子,奮筆疾書。筆走龍蛇,字跡如云卷云舒,瀟灑自如。還有唐代著名布衣焦遂,五斗之后,便會高談闊論,常常語驚四座。

當(dāng)然,這八仙中,最著名的還是李白。

杜甫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崩畎酌看尉坪榷嗔说臅r候,詩也就特別多。寫了詩,干脆就睡在酒家里,醒了之后,還可以繼續(xù)喝。這還不算什么,連天子叫他的時候都不上船,還說“我是酒中的神仙”,言外之意,可以不聽你的號令,其酣然醉態(tài)彰顯了不畏權(quán)貴的個性;也讓他浪漫、可愛、無拘無束的形象深入人心。

李白既是詩仙,又是酒仙,詩借酒興,酒壯詩情,常常讓他的生活充滿了五顏六色的光彩。所以關(guān)于李白喝酒的故事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龍巾拭吐,玉手調(diào)羹,力士脫靴”。說的是有一次李白喝多了,玄宗用手帕幫他擦嘴,楊玉環(huán)親自為他調(diào)了解酒的湯汁,而高力士親自為他脫靴子。這種級別的待遇,恐怕翻遍大唐歷史,也沒有第二個人能夠享受到。但這一切,似乎并沒有讓李白誠惶誠恐。相反,他依舊我行我素,“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活脫脫一副酒鬼的樣子。普通人說喝酒是講究心情的,或者是因為某個節(jié)日來慶祝,而李白則全然不是。

他寂寞的時候,要喝酒,“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哪怕只有月亮和自己的影子,也要喝個“歌徘徊,舞凌亂”,自賞自鑒,滋味濃郁香甜。高朋滿座之時,他也要喝酒,還呼吁大家舉杯同慶。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李白《將進酒》節(jié)選

他說滾滾黃河之水,從天而降,人生苦短,青絲染雪,很快就兩鬢斑白。所以人生得意、快樂的時候,一定要開懷暢飲,不要停杯問月,空留遺憾在心間。千金散盡,總會失而復(fù)得;但青春年華如水奔流,必須要好好珍惜。所以,喝酒要喝上三百杯,才能解憂懷,抒愁緒,讓生命揮灑自如,有聲有色。在這首詩的最后,他將萬古愁緒化為一杯濃香的烈酒,飲之思之,酣暢淋漓。這就是李白,無論寂寞與開懷,都以酒入心,用酒神的自由、奔放澆鑄了多彩的詩篇。

然而,唐朝的氣度和酒量,似乎在李白之外,還有許多的佐證。那些詩名和酒名一樣盛名的人,都對酒充滿了感情。

“子酌我復(fù)飲,子飲我還歌?!?/p>

王建《泛水曲》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羅隱《自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p>

王翰《涼州詞》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明何!”

韓愈《八月十五日夜贈張功曹》

得意人生,要詩酒壯懷,化作滿腔豪情,盡情地潑灑。失意之時,也可以自斟自飲,酒入愁腸,化作相思之淚。唐代的詩篇都是在酒壇子中泡開的,陽光之下,揮發(fā)出陣陣酒氣。然而,酒氣越重的人似乎越是風(fēng)流、快活之人。

其實,酒中乾坤,一半是真睡,一半是裝昏?!凹僮髡鏁r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醉眼看人生,常常更能看到人間百態(tài),亦真亦假,如夢如幻,云里霧里,才能在這虛境之中找到些生活真實的感受,釋放出難得一見的激情。所以,白居易說:“酒狂又引詩魔發(fā),日午悲吟到日西?!币驗楹染扑砸l(fā)了詩情,從日中到日落,酒一直在喝,詩也一直在作。酒需要借詩來“發(fā)狂”,詩得了酒氣而愈發(fā)沉香。

一壺濁酒,千古心事,多少詩篇,如陳年美酒,似曠古佳釀。那劍氣、那月光,和著青春、詩歌與美酒,不斷勾畫著令人懷想的盛世大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