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簾外五更風(fēng),消受曉寒時節(jié)。剛剩秋衾一半①,擁透簾殘月。
爭教清淚不成冰②,好處便輕別。擬把傷離情緒③,待曉寒重說。
[箋注]
①剩:與“盛”音意相通。此“盛”猶“剩”字,多頻之義。
②爭教:怎教。
③傷離:為離別而感傷。
[典評]
本篇開頭便直言了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簾外五更風(fēng),消受曉寒時節(jié)”。竹簾之外傳來五更的寒風(fēng),在這清秋寒冷的早晨實在讓人難以消受。這首詞寫與妻子乍離之后的傷感,寫得如此直白動人,只怕是納蘭的內(nèi)心真的是無法再忍耐下去了,愛情對于他來說是精神的一種很大寄托,但當(dāng)他所依賴的愛情一份一份都離他而去的時候,再堅強的人,只怕也會難以承受了。
詞一開始便頗有自怨多情之意。不過語言雖然直白粗淺,卻真摯感人,情感不就是這樣才最真實嗎?越是直白簡潔,便越是入情至深。而后接下去便說道:“剛剩秋衾一半,擁透簾殘月?!豹氉怨旅?,因秋夜冷冰冰的被子多出了一半而曉寒難耐,于是擁被對著簾外的殘月。夜半孤枕難眠,只能望著明月去回憶往昔,但可惜,月亮似乎也知道他的心事,窗外所對的只是一輪殘月而已。
歡樂和幸福都是短暫的,世上沒有什么事情是長長久久、永不變更的。納蘭而今只剩下獨自一人,孤獨無依,現(xiàn)在對著窗外的殘月,更是加重了這種孤獨感。納蘭自然是情難以自禁,淚流滿面。
故而下片便寫道“爭教清淚不成冰”,自然承接了上片的情緒,沒有什么過渡,也沒有任何的引申,依然是簡單的描述,將心情的糟糕寫得入木三分。直白的描述有時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覷,納蘭將人生苦短、情短苦多的情感糾葛寫得讓人無法不去動情。
想起往日的種種,而今自己獨自一人賞月,怎教清淚不長流,空自凝噎呢?這句中的“成冰”更是寫出清冷孤寂的意味了。淚流至結(jié)成冰,這該是怎樣的一種哀愁,納蘭的孤獨和寂寞,在盧氏離去后便更加明顯,但凡盧氏之前用過的衣物、住過的樓閣,對納蘭來說,都是一種折磨。
所以,納蘭才會說“好處便輕別。擬把傷離情緒,待曉寒重說”。納蘭自己也知道,面對這樣鋪天蓋地的哀傷,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把離別之事放在心上。這離愁別緒待到天亮以后再去想吧。
如此哀傷,似真非真,似幻非幻,極富浪漫色彩。在詞的最后,納蘭從回憶中抽身,回歸現(xiàn)實,他知道現(xiàn)今已經(jīng)是人去樓空,物是人非了,與其在回憶中痛苦掙扎,不如轉(zhuǎn)身睡去,讓夢境和睡眠趕走孤寂和寂寞。
相愛本身并沒有錯,錯的是上天給相愛的人時間太短。納蘭這首詞的最后以無言地睡去結(jié)束,一句話,便讓一切盡在不言之中。全詞平鋪直敘,卻是遞進層深,讀來令人黯然神傷。
對于歲月的無情和短暫,納蘭作為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將自己的感慨抒發(fā)得令所有人都為之動容。情愛的神秘之處便在于無法控制,不可預(yù)知,你永遠(yuǎn)都無法知道,會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愛上一個什么樣的人。
同樣的,你也無法知道,會在一個什么地方,什么時候,與你相愛的人徹底分離,無法攜手,到那個時候,即便你內(nèi)心柔情萬千,卻也是無法跨過生死之間那千山萬水的距離。
生死難料,唯獨愛永恒,納蘭不但留下了他的詞,更將他的愛留在了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