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驼勫蓿?/p>
煙濤微茫信難求[1]。
越人語天姥,
云霓明滅或可睹[2]。
天姥連天向天橫,
勢拔五岳掩赤城[3]。
天臺(tái)四萬八千丈,
對此欲倒東南傾[4]。
我欲因之夢吳越,
一夜飛渡鏡湖月[5]。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6]。
謝公宿處今尚在,
淥水蕩漾清猿啼[7]。
腳著謝公屐,
身登青云梯[8]。
半壁見海日,
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壑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
栗深林兮驚層巔[9]。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
丘巒崩摧[10]。
洞天石扉,
訇然中開[11]。
青冥浩蕩不見底,
日月照耀金銀臺(tái)[12]。
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
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13]。
虎鼓瑟兮鸞回車,
仙之人兮列如麻[14]。
忽魂悸以魄動(dòng),
怳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shí)之枕席,
失向來之煙霞[15]。
世間行樂亦如此,
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shí)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16],
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17]!
海上來客談?wù)撈鹣缮藉蓿?/p>
說它渺茫如煙濤難以尋求。
越人說天姥更是奇峰異景,
那里的浮云彩霞時(shí)隱時(shí)現(xiàn)。
天姥山連著青天橫向天外,
山勢峭拔超過五岳蓋赤城。
對面天臺(tái)山高四萬八千丈,
面朝東南好像朝拜天姥山。
我因此希望夢中游歷吳越,
一夜間飛渡鏡湖看見明月。
湖上的明月照著我的身影,
飄然把我送到剡溪的旁邊。
謝靈運(yùn)當(dāng)年歇宿過的地方,
如今仍綠水蕩漾猿猴清啼。
穿上謝公當(dāng)年特制的木屐,
登上高入云天的層層石級。
到半山時(shí)紅日從海上升起,
碧空中聽到報(bào)曉天雞鳴唱。
峰巖溝谷中石徑起伏不定,
迷戀鮮花奇石忽覺天已晚。
熊吼龍吟與巖泉相互呼應(yīng),
它使叢林顫抖使山峰震驚。
天空烏云重重大雨將來臨,
水平浪靜升起茫茫的煙霧。
忽然間電光閃閃雷聲震天,
山丘峰巒好像要崩裂一樣。
神仙居住的神秘洞府石門,
訇的一聲突然間自動(dòng)打開。
洞天福地浩蕩遼闊不見底,
日月之光照射在金銀臺(tái)上。
用彩虹做衣裳又以風(fēng)為馬,
在云中的眾神仙紛紛降下。
猛虎彈琴瑟且鸞鳳駕瑤車,
群仙都列隊(duì)迎接我的到來。
忽然之間我感覺心驚膽戰(zhàn),
恍惚朦朧之中站起身長嘆。
夢醒后身邊仍是枕頭床席,
神奇的夢境卻忽然間消失。
人世間的歡樂如夢幻一般,
自古以來萬事都如東流水。
今日別君何時(shí)才能再相見?
暫且先將白鹿放之青崖間,
出游再騎上它訪名山大川。
我豈能屈身去討權(quán)貴歡心,
使自己不能有舒心的笑顏!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漫游吳越出行前留贈(zèng)朋友的,詩中描寫了詩人夢中遨游天姥山的情景,把天姥山寫得如詩如畫,如仙境一般,極具浪漫主義色彩,表達(dá)了詩人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釋】
[1] 海客:海上往來的人。瀛洲:古代傳說中的三座仙山之一,另兩座為蓬萊和方丈。
[2] 越:今浙江一帶。
[3] 天姥:唐朝時(shí)屬越州。拔:超越。赤城:山名,在浙江天臺(tái)縣北。
[4] 天臺(tái):山名,在浙江天臺(tái)縣北,與天姥相對。四萬八千丈:這是夸張的說法,以此來抑五岳、赤城、天臺(tái),烘托天姥之高。
[5] 鏡湖:即鑒湖,在今浙江紹興。
[6] 剡溪:在浙江嵊州南,為曹娥江的上游。
[7] 謝公:南朝謝靈運(yùn)。他游天姥曾投宿剡溪。淥水:“淥”通“綠”,清澈的流水。
[8] 謝公屐:謝靈運(yùn)為登山特制的木屐。青云梯:喻直上云霄的山路。
[9] 殷:這里用作動(dòng)詞,震動(dòng)、震響的意思。
[10] 列缺:閃電。列,通“裂”,分裂的意思。缺,云的縫隙。電光從云中決裂而出,故稱“列缺”。
[11] 洞天:傳說中神仙居住的洞府,意謂洞中別有天地。訇然:形容聲音非常大。
[12] 青冥:指天空。金銀臺(tái):神仙居住的地方。
[13] 霓:虹。云之君:指云中的神仙。
[14] 鸞:古代指神仙的禽鳥。
[15] 向來:原來。
[16] 白鹿:傳說仙人常騎白鹿。
[17] 摧眉:低眉,恭敬的樣子。事: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