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
鳳歌笑孔丘[1]。
手持綠玉杖,
朝別黃鶴樓[2]。
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
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
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3]。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4]。香爐瀑布遙相望,
迥崖沓嶂凌蒼蒼[5]。翠影紅霞映朝日,
鳥飛不到吳天長[6]。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7]。好為廬山謠,
興因廬山發(fā)。
閑窺石鏡清我心,
謝公行處蒼苔沒[8]。早服還丹無世情,
琴心三疊道初成[9]。遙見仙人彩云里,
手把芙蓉朝玉京[10]。
先期汗漫九垓上,
愿接盧敖游太清[11]。
我原本是楚國的狂人接輿,
時(shí)常笑唱鳳歌譏諷那孔丘。
手拿綠玉寶石裝飾的手杖,
黎明時(shí)分辭別了黃鶴高樓。
到五岳尋仙不怕路途遙遠(yuǎn),
漫游名山大川是我的愛好。
秀麗的廬山倚在南斗旁邊,
九疊云屏像錦繡云霞鋪張,
湖光山影映照著泛起青光。
石門山前雙劍二峰高聳著,
三石梁的瀑布如銀河倒掛。
它與香爐峰瀑布遙遙相望,
高聳重疊的山峰直指蒼穹。
青山紅霞與朝陽相互映襯,
飛鳥難到的吳地一片蒼茫。
登高遠(yuǎn)望天地壯麗的景象,
大江滾滾東去永遠(yuǎn)不復(fù)還。
黃云隨風(fēng)飄動于天際之間,
白浪翻滾如雪山起伏連綿。
我要為廬山譜寫一首新詩,
詩興也因廬山而激發(fā)出來。
閑照石鏡心情愉悅而清爽,
謝公的足跡已被青苔掩去。
早已服仙丹擺脫世俗之情,
學(xué)道初成已心神寧靜安然。
遙望天空仙人站在彩云里,
手里捧著芙蓉花朝拜玉京。
已經(jīng)約好在九天云外見面,
希望能帶盧虛舟同游仙境。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流放回來后的第二年所作。詩中描寫了廬山美景,通過寄情于景,向盧虛舟傾吐自己的心境,排遣自己心中無窮的愁悶。
【注釋】
[1] 楚狂人:陸通,字接輿,楚國人。他曾作歌嘲笑孔子熱衷做官,中有“鳳兮鳳兮,何德何衷”句??浊穑杭纯鬃?,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xué)說的創(chuàng)始人。
[2] 綠玉杖:鑲嵌有綠玉的手杖,為神仙所用。
[3] 南斗:星名,即斗宿。屏風(fēng)九疊:廬山五老峰東北有九疊云屏。云錦:云霞似錦。明湖:指鄱陽湖。青黛:青黑色。金闕:指石門山,此山似門。
[4] 二峰:香爐峰、雙劍峰。
[5] 香爐瀑布:位于廬山西南,圓聳似香爐,旁有瀑布。迥:距離又高又遠(yuǎn)。沓嶂:高而重疊的山峰。蒼蒼:這里指天空呈深藍(lán)色。
[6] 吳天:廬山在春秋時(shí)屬吳國。
[7] 九道:指長江流到九江分為九條河道。雪山:長江白浪翻滾,狀如雪山。
[8] 石鏡:在廬山東,山石圓而明凈如鏡。謝公:南朝詩人謝靈運(yùn),曾游廬山作詩。蒼苔:綠苔。
[9] 還丹:多次煉丹時(shí)把丹燒成水銀,再煉成丹砂,稱還丹,傳說服之可成仙。琴心三疊:道家修煉術(shù)語。琴,和也;疊,積也。存三丹田,使和積如一。意思是修煉的功夫精深,達(dá)到心情愉悅的境界。
[10] 芙蓉:蓮花。玉京:道教稱原始天尊居住的地方。
[11] 汗漫:不著邊際。九垓:九天。太清:道家以玉清、上清、太清為三清,太清為天上最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