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父母做鞋
我沒有豪車名宅、華服玉食給父母享受,但一定要每年給他們做一雙鞋,讓他們從腳暖起,過個暖和、幸福的晚年。
——題 記
小時候,家里窮,買不起鞋,全家人的鞋都由母親一雙粗糙的手完成。做鞋時,母親把洗干凈的舊布用米湯漿過,打成袼褙曬干,做成鞋底的樣子,再用自家的苧麻細繩一針一線地納。納鞋底是體力活,也是技術(shù)活,針腳要密要平,密是為了經(jīng)久耐穿,平是為了美觀。鞋底納好后,做鞋面,鞋面的布是做新衣時剩下的邊角料,裁剪好的鞋面經(jīng)滾口縫合后,繕到鞋底上,一雙鞋子就算大功告成。
大年初一這天,母親會早早地把新鞋拿給我們。拿著母親新做的還留有她手上余溫的新鞋,感受到母親的愛,暖暖的,濃濃的,像春日明媚、燦爛的陽光,一下子把寒冬驅(qū)到千山萬水之外去了。
母親很辛苦,那時的婦女要出工,為了掙工分要跟男人一樣下地干活,所以只能在晚上做鞋??爝^年時,一家人的鞋子還沒做好,母親就要加班加點。寒冷冬夜,屋外狂風(fēng)怒號,我躺在暖暖的被窩里探著頭看母親在煤油燈下低頭納鞋底。靜靜地坐在床前的母親,左手拿鞋底靠在大腿上,握錐子的右手,用力地一錐,把厚厚的鞋底刺穿,形成一個小洞洞,然后用針線穿過。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媽媽,臉上漾出的微笑像一簇美麗
的康乃馨。暗淡的煤油燈,把母親的身影投在墻壁上,像圣母的畫像。有時,我忍不住問:“媽,冷嗎?”母親把有點兒僵硬的手放到火籠邊烤烤,笑著說:“做事不冷的?!?/p>
母親做的鞋樣子很一般,但每一雙鞋都很結(jié)實,耐穿。母親做的鞋就像她的為人一樣實在、敦厚,穿著暖和、舒適。
讀中學(xué)時,年少不懂事,看官家子女穿著從商店里買來的各式各樣的漂亮鞋子在校園里搖曳出一抹抹流動的風(fēng)情時,我羨慕得不得了。也曾向母親要過膠底鞋穿。記得有一年冬天,母親真的為我買來一雙黑底紅花的北京布鞋。
后來工作后當自己買到一雙喜歡的鞋子時,倒懷念起母親做的布鞋來。
一次,我只隨便說了句:“這買的鞋穿起來真累,還是媽媽做的鞋好穿?!睕]過多久,一雙黑色燈芯絨的千層底布鞋就悄悄地放在了我的床頭,上課時換上它,感覺講課特有精神。此后,母親幾乎每年都要為我做一雙鞋。
光陰似箭,母親越來越老了。歲月在我身上刻下了痕跡,沉淀了年華,褪去了青澀后,我懂得了珍惜父母的付出。怕媽媽受累,我故意把一雙鞋一直閑置在那兒,并有意無意地在母親面前說,再也不穿布鞋了。母親才沒有再為我做鞋。
幾年前,村子里的女人開始時興做鞋,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做鞋沒有當年母親做鞋那般煩瑣和艱難了。鞋底是從商店里買來的泡沫底,鞋面是穿舊的衣褲、廢舊的毛線。都說鴉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而我無法給父母最高的物質(zhì)享受,唯有憑借童年的記憶,給他們做一雙溫暖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