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年間
還自廣陵四首
其一
薄茶便當(dāng)烏程酒,短艇聊充下澤車
。
墳?zāi)谷ゼ覠o百里,往來仍不廢觀書。
其二
南北悠悠三十年,謝公遺埭故依然。
欲論舊事無人共,臥聽鐘魚古寺邊
。
其三
邗溝繚繞上云空,坐阻層冰不得通。
賴有東風(fēng)可人意,為開明鏡玉奩中。
其四
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
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冰響一齊飛。
【總說】
本組詩作于元豐元年(1078),是作者從廣陵(今揚(yáng)州歸里之作)。是年少游正三十歲。第一首詩人自先人墓上歸還,以茶當(dāng)酒,以船當(dāng)車,途中讀書不輟,足見好學(xué)。第二首憑吊謝公遺埭,傾聽古寺鐘聲,無人共話往事,故感慨系之。第三首寫東風(fēng)解凍,船行無阻的喜悅。第四首寫船行所見。天寒地凍,群鳥仍嬉戲冰上,行人經(jīng)過也不飛。忽然聽到冰破的聲音,一齊飛起來。詩人如攝影高手,把瞬間景象捕捉下來,寫得生動傳神。
睡足軒二首
其一
長年憂患百端慵,開斥僧坊頗有功
。
地撤蔽虧僧界靜,人除荒穢玉奩空
。
青天并入揮毫里,白鳥時興隱幾中。
最是人間佳絕處,夢殘風(fēng)鐵響丁東。
其二
數(shù)椽空屋枕清流,一榻蕭然散百憂
。
終日掩關(guān)塵境謝,有時開卷古人游
。
鳴鳩去后滄浪晚,飛雨來初菡萏秋
。
此處便令君睡足,何須云夢澤南州?
【總說】
此二詩元豐元年(1078)秋作于高郵。全詩圍繞“睡足”,寫種種閑適之況,或讀書,或揮毫,枕清流,賞荷花,對清澈河波,聽丁東風(fēng)鐵,真所謂“此處便令君睡足,何須云夢澤南州”。
【輯評】
[宋] 蔡正孫《詩林廣記》后集卷八引《冷齋夜話》:老杜詩云:“紅稻啄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鼻G公云:“繰成白雪桑重綠,割盡黃云稻正青?!编嵐仍疲骸傲窒侣牻?jīng)秋苑鹿,江邊掃葉夕陽僧?!币允虏诲e綜,則不成文章。若直敘之,則曰:“鸚鵡啄殘紅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币约t稻于上,以鳳凰于下者,錯綜之也。言繰成,則知白雪為絲,言割盡,則知黃云為麥也。秦少游得其意,特發(fā)奇語而作此。詩中四句,皆有錯綜之體。
秋興九首(選三首)
【總說】
《秋興九首》,皆擬唐人,所擬者有韓愈、孟郊、韋應(yīng)物、李賀、李白、盧仝、杜甫、杜牧、白居易。此選三首。擬古,即仿古?!段倪x》有“雜擬”詩體,晉陸機(jī)、南朝宋鮑照等皆有《擬古》詩。嚴(yán)羽《滄浪詩話·詩評》:“擬古唯江文通最長,擬淵明似淵明,擬康樂似康樂?!毙臁豆{》:“少游此處則盡摹唐人,疑作于元豐間‘閉門卻掃,日以文史自娛’之時?!睆纳儆嗡鶖M唐人來看,可見他的好尚。亦可見他通過擬古了解各家詩歌風(fēng)格,從而融鑄各家,自成一家。
擬李賀
魚鱗甃空排嫩碧,露桂梢寒掛團(tuán)璧
。
白風(fēng)起吹北窗
,尺鯉沉沒斷消息
。
燕子將雛欲歸去,沈郎病骨驚遲暮
。
濃愁茫茫寄何處?萬里江南芳草路。
擬玉川子
南州有病客,起臥北窗下,
玉兔銜光照清夜。故人別我京洛游,
不寄一行三改秋。秋色變冷客裘薄,
漸覺衣袂寒颼颼。作詩欲寄君,未語先有愁。
不如呼童起,危坐北窗下,
一杯寬我千日憂。眼前俗事何擾擾
,
此夕盡向杯中休,何必懷黃金印兮爵通侯。
擬杜牧之
鼓鼙夜戰(zhàn)北窗風(fēng),霜葉鋪階疊亂紅
。
一段新愁驚枕上,幾聲悲雁落云中。
眼前時節(jié)看馳馬,日下生涯寄斷蓬
。
弟妹別來勞夢寐,杳無消息過江東。
【輯評】
[宋] 洪邁《容齋隨筆》卷十六:閱秦少游集,有《秋興》九首,皆擬唐人,前所載咸在焉。關(guān)子?xùn)|為《秦集序》云:“擬古數(shù)篇,曲盡唐人之體。”信然。
[明] 段雯君本《淮海集》卷四徐渭批語:“沈郎病骨驚遲暮,濃愁茫茫寄何處?”此二語最肖。
[現(xiàn)代] 詹安泰《宋詩研究》:其詩最值得我們注意者,《秋興九首》,遍擬唐人。如《擬韓退之》、《擬孟郊》、《擬韋應(yīng)物》、《擬李賀》、《擬李白》、《擬玉川子》、《擬杜子美》、《擬杜牧之》、《擬白樂天》。其所擬詩,雖偏重模仿與技巧,亦有佳作。
別子瞻學(xué)士
人生異趣各有求,系風(fēng)捕影只懷憂。
我獨(dú)不愿萬戶侯,唯愿一識蘇徐州。
徐州英偉非人力,世有高名擅區(qū)域
。
珠樹三株詎可攀,玉海千尋真莫測
。
一昨秋風(fēng)動遠(yuǎn)情,便憶鱸魚訪洞庭。
芝蘭不獨(dú)庭中秀,松柏仍當(dāng)雪后青
。
故人持節(jié)過鄉(xiāng)縣,教以東來償所愿。
天上麒麟昔漫聞,河?xùn)|鸑鷟今才見
。
不將俗物礙天真,北斗已南能幾人
。
八磚學(xué)士風(fēng)標(biāo)遠(yuǎn),五馬使君恩意新
。
黃塵冥冥日月?lián)Q,中有盈虛亦何算
。
據(jù)龜食蛤暫相從,請結(jié)后期游汗漫
。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元年(1078)。是年五月,秦觀入京應(yīng)舉,途經(jīng)徐州,拜謁蘇軾(字子瞻),臨別贈以此詩。
從“我獨(dú)”二句,可見少游對蘇軾仰慕之情,亦可見蘇軾作為當(dāng)時文壇領(lǐng)袖,在年輕學(xué)子中之影響力。詩中用諸多歷史上杰出人物作比,突出蘇軾“英偉非人力”,詩人嫻熟文史,駕馭文字,舉重若輕。全詩每四句一轉(zhuǎn)韻,層層深入,堪稱少游杰作。
泗州東城晚望
渺渺孤城白水環(huán),舳艫人語夕霏間。
林梢一抹青如畫,應(yīng)是淮流轉(zhuǎn)處山
。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元年(1078)。據(jù)王宗稷《蘇文公年譜》注引查慎行所作東坡《年表》,是歲少游赴京應(yīng)舉。夏,訪蘇軾于徐州。自徐州入汴,東歸時過泗入淮。
傍晚時分,詩人站在城頭眺望,河水繞城而去,作者思緒也隨之流轉(zhuǎn)遠(yuǎn)方?!傲稚摇倍洌瑢懗隽嗽娙说莫?dú)特感受,所謂“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文心雕龍·物色》)。與少游同時詩人晁補(bǔ)之,他離開泗洲時作《赴廣陵道中三首》,其中二句云“帆開朝日初生處,船轉(zhuǎn)春山欲盡頭?!薄按D(zhuǎn)春山”即“淮流轉(zhuǎn)處山”,用“轉(zhuǎn)”字皆妙。不同之處,一寫船行時的感受,一寫登望時的感受,少游著色更為鮮麗,用筆更為空靈。又少游二句似沿襲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詩“日暮數(shù)峰青似染,商人說是汝州山”,秦詩翻陳出新,語意婉轉(zhuǎn),更帶感情。
【輯評】
[現(xiàn)代] 程千帆、沈祖棻《古詩今選》:眼前環(huán)城的水是白的,遠(yuǎn)處淮河轉(zhuǎn)彎處山上的樹梢則抹上了一層青色,而在它們的上空,則是絢麗的云彩。大自然是,同時,詩人也是多么善于著色的畫家,豈止一抹青林為如畫而已。
[現(xiàn)代] 錢仲聯(lián)選、錢學(xué)增《宋詩三百首》:這首詩描寫淮河下游水鄉(xiāng)晚景,清麗如畫。
[現(xiàn)代] 金性堯《宋詩三百首》:詩人的故鄉(xiāng)在淮水上,故自號淮海居士,難怪他在夕照之下,望著遠(yuǎn)處的隱約山峰,感情亦在悄悄流轉(zhuǎn)了。
泊吳興西觀音院
金剎負(fù)城,闃然美棲止
。
卞山直穹窿,苕水相依倚
。
霜檜郁冥冥,海棕鮮薿薿
。
廣除庇夏陰,飛棟明朝晷
。
溪光鳧鶩邊,天色菰蒲里
。
緒風(fēng)傳晝焚,璧月窺夜禮
。
洩云彗層空,規(guī)荷鑒幽沚
。
艅艎煙際下,鐘磬林端起。
聱牙戲清深,嵚崟撲空紫
。
所遇信悠然,此生如寄耳。
志士恥溝瀆,征夫念桑梓
。
攬衣軒楹間,嘯歌何窮已。
【總說】
元豐二年(1079)夏四月,少游與參寥隨蘇軾南下,赴會稽省親,途經(jīng)吳興(即湖州)作此。觀音院在湖州城東,因奉觀音像而得名。因?qū)曳儆诨?,天圣三年?025)承鑒真法師宿愿鑄成鐵觀音像,號鐵觀音院。
從首句至“嵚崟”句,寫舟泊觀音院所見所聞,造境深幽,措辭雅飭,展示了一幅開闊悠閑的山水畫卷。“所遇”句轉(zhuǎn)入抒情,“志士”二句,乃一篇之警策。全詩工于寫景,精于屬對,反映了詩人高度寫作技巧。
【輯評】
[現(xiàn)代] 錢基博《中國文學(xué)史》第五編:(見《田園四首》輯評)
同子瞻端午日游諸寺分韻賦得深字
太史抱孤韻,暢懷在登臨。
別乘載鄒枚,佳辰事幽尋。
參差水石瘦,窅窕房櫳深。
清磬發(fā)疏箔,妙香橫素襟
。
復(fù)登窣堵波,環(huán)回矚嵚崟
。
雙溪貫城郭,暝色帶孤禽。
涼飆動爽籟,薄雨生微陰
。
塵想澹清漣,牢愁洗芳斟
。
揮箑訂往古,援毫示來今。
愧無刻燭敏,續(xù)此金玉音。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二年(1079)。是年端午,少游與蘇軾遍游湖州諸寺,少游分得“禪房花木深”之“深”字。諸寺,指觀音院、玄妙觀。又有飛英寺,中有塔。
當(dāng)年漢梁孝王與鄒陽、枚乘、司馬相如同游兔園,成為美談。少游隨蘇軾游吳興諸寺,追蹤前哲,亦成為雅事。蘇軾《將之湖州戲贈莘老》詩云:“馀杭自是山水窟,仄聞吳興更清絕。”“清絕”二字,概括了吳興山水風(fēng)光。少游此詩縱深寫游寺所見所聞,詩筆與山水兩清絕。
游鑒湖
畫舫珠簾出繚墻,天風(fēng)吹到芰荷鄉(xiāng)
。
水光入座杯盤瑩,花氣侵人笑語香
。
翡翠側(cè)身窺淥酒,蜻蜓偷眼避紅妝
。
葡萄力緩單衣怯,始信湖中五月涼
。
【總說】
本詩元豐二年(1079)五月作于會稽。鑒湖,即鏡湖?!稌尽肪硎骸霸诳h東二里,故南湖也。一名長湖,又名大湖。《通典》云:東溪永和五年,太守馬臻始筑塘立湖,周三百十里,溉田九千余頃,人獲其利。王逸少又云:‘山陰路上行,如在鏡中游?!R湖之得名以此。《輿地志》:山陰南湖,縈帶郊郭,白水翠巖,互相映發(fā),若鏡若圖。”少游《懷樂安蔣公唱和詩序》:“會稽之為鎮(zhèn)舊矣,豈唯山川形勢之盛,實(shí)控扼于東南哉!其勝游珍觀,相望乎楓柟竹箭之上,枕帶乎藻荇芙藻之濱,可以從事云月優(yōu)游而忘年者,殆亦非他州所及。而臥龍山、鑒湖,尤為一郡佳處。”
少游早年寢饋于杜詩,稱杜甫“窮高妙之格,極豪逸之氣,包沖澹之趣,兼峻潔之姿,備藻麗之態(tài)”(《韓愈論》)。此詩多用杜甫詞匯,“翡翠側(cè)身窺淥酒,蜻蜓偷眼避紅妝”二句,尤為突出。通過鳥和蟲的一窺一避,以襯托酒之綠、人之艷。詩人體物之細(xì)微,遣詞之精致,深得老杜“藻麗之態(tài)”。
【輯評】
[宋] 何汶《竹莊詩話》卷二十四引《漫齋語錄》:少游善取古人意,語云古詩“拂石生來衫袖冷,踏花歸去馬蹄香”,少游乃有“水光照坐杯盤潔,花氣侵人笑語香”之句。
[宋] 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十八引《雪浪齋日記》:少游詩甚麗,如“翡翠側(cè)身窺綠酒,蜻蜓偷眼避紅妝”,又“海棠花發(fā)麝香眠”,又“青蟲相對吐秋絲”之句是也。
[宋] 喻良能《讀淮海集》詩:五言未數(shù)韋應(yīng)物,八面須還秦少游?;夂庖麒b水,雷推雨苞賦黃樓。
[明] 瞿佑《歸田詩話》卷中:“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山谷詩,喻二人才思遲速之異也。后山詩如“壞墻得雨蝸成字,古屋無人燕作家”,寥落之狀可想?;春T娙纭棒浯鋫?cè)身窺綠酒,蜻蜓偷眼避紅妝”,艷冶之情可見。二人他作亦多類此。后山宿齋宮,驟寒,或送綿半臂,卻之不服,竟感疾而終?;春V喬僦荩杂裼奂乘?,笑視而卒。二人臨終,屯泰不同又如此,信乎各有造物也。
[明] 徐伯齡《蟫精雋》卷九:宋淮海秦少游觀,工于詞,《古今詞話》言之悉矣。而其詩律,纖秾艷巧,故時人有蘇東坡詞似詩,秦淮海詩似詞之語。其《游鑒湖》詩云(略),“翡翠”、“蜻蜓”之句,俊詞也,可謂鏤冰翦水者矣。
荷花
方塘收雨腳,落日半遙岑。
芙蕖凈娟娟,麗服撫翠衾
。
無言意自遠(yuǎn),欲渡秋水深。
緬懷平生人,對此詎可尋?
弄芳惜晼晚,酒至誰與斟?
天涯有歸云,聊寄相思心。
心開獲清賞,芙蕖一何綺
!
美人艷新妝,斂袂照秋水
。
端如蕩子妻,顧自良家子
。
黃金選燕趙,搖落對江沚
。
薄暮風(fēng)雨來,獨(dú)立淚如洗。
望君君詎知,傾宮定誰似
?
【總說】
本詩元豐二年(1079)秋作于會稽。一個秋天傍晚,詩人漫步方塘,見雨后荷花如出浴美人,更為靚麗多姿。“天涯”二句,寄思鄉(xiāng)之情?!包S金”二句,寓身世之感。全詩筆致淡雅,情感深沉。
【輯評】
[明]段斐君本《淮海集》徐渭眉批:“無言意自遠(yuǎn)”二句,意致淡遠(yuǎn)。
[現(xiàn)代] 錢基博《中國文學(xué)史》第五編:(見《田居四首》輯評)
[現(xiàn)代] 徐培均《少游豈盡女郎詩》:像《荷花》一首,不僅描繪了雨后荷花的娟凈,而且借以抒懷人之思,寓無儷之感。詩中從荷花寫到美人,因?yàn)槎叨季哂忻榔G的特質(zhì),因此令人感到自然貼切。再從美人寄寓詩人身世之感,則又符合自屈原以來的比興傳統(tǒng)。用語雖較婉麗,意致卻很淡遠(yuǎn)。
霅上感懷
七年三過白洲
,長與諸豪載酒游
。
舊事欲尋無處問,雨荷風(fēng)蓼不勝秋
。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二年(1079)。是年五月初,少游隨蘇軾同舟到湖州,之后往越省親。不久,烏臺詩案發(fā),詩人趕赴湖州,確信蘇軾被詔獄,感懷而作。霅(zhá)上,湖州的別稱。霅,霅溪,在今浙江湖州南。
昔年載酒論文,是何等快意。今日人非物是,又何等愴情。詩以景語作結(jié),不勝秋,即指時節(jié)之秋,又指心上之秋,王勃所謂“悲夫!秋者愁也”(《秋日游蓮池序》)。
【輯評】
[現(xiàn)代] 徐培均《少游豈盡女郎詩》:值得一提的是《霅上感懷》這首七絕?!愿叨饶毜氖址ǎ耐辛藢ν张c孫莘老、李公擇及蘇軾等人載酒論文的懷念,表達(dá)了對蘇軾蒙受冤獄的同情。
別賈耘老
若有人兮霅之濱,服火齊兮冠切云
。
有才不為世所掄,盡入詩句為奇新。
忘歸繁弱不浪陳,發(fā)必中的疑有神
。
目關(guān)飛鳥緡蒼鱗,俛仰自娛忘賤貧
。
繄我與君素參辰,孰為一見同天倫?
共指飛光易沉淪,莫若痛飲還我真
。
況有內(nèi)子賢文君,終日叫呼不怒嗔
。
酒酣往往出前珍,瓦甌竹筯羞青芹。
左列文史右紅裙,樽前不覺徂清晨。
念我行當(dāng)西道秦,拏舟來別非所欣
。
欲托毫素通殷勤,郢匠旁矚難揮斤
。
人生百齡同臂伸,斷梗流萍暫相親
。
行行飲酒且勿云,丈夫萬里猶比鄰
。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二年(1079)。是年少游赴越省親,歲暮返里,途經(jīng)吳興時作。賈耘老,名收,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有詩名,喜飲酒,其居有水閣,名“浮暉”。李公擇知湖州、蘇軾知杭州期間,與之游,唱酬甚多。
此詩前八句寫賈耘老好奇服、善劍術(shù)、愛垂釣、忘貧賤,筆端人物脫俗可愛。歐陽修《梅圣俞詩集序》云:“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樂于詩而發(fā)之?!辟Z耘老亦不得志,同樣以詩發(fā)抒懷抱,少游在激賞其詩之余,惋惜其才不用。接著寫從不相識到相視莫逆,樽前痛飲到曉,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最后寫分別,“丈夫萬里猶比鄰”,就題目收住,馀味無窮。此詩用柏梁體,句句用韻,一韻到底,別具聲韻之美。
次韻參寥見別
爐香冉冉紆寒穗,篝火熒熒擢夜芒
。
預(yù)想江天回首處,雪風(fēng)橫急雁聲長。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二年(1079)。是年少游如越省親,歲暮,由越返里,途經(jīng)杭州,與參寥作詩贈別。參寥,即道潛,北宋詩僧,本姓何,字參寥,賜號妙總大師。於潛(今浙江臨安)人。自幼出家,與蘇軾、秦觀交好。
前二句寫寒夜敘別。爐香盤穗,說明晤談已久;篝火擢芒,說明夜色很深。后二句預(yù)想江天分別,雪風(fēng)凜冽,雁聲嘹唳,情何以堪。孟浩然《唐城館中早發(fā)寄楊使君》詩:“欲識離魂斷,長空聽雁聲?!痹娙艘嘁匝懵曚秩緞e情,雖不用離愁字眼,但離愁在雁聲中透露出來。全詩句句寫景,于景物中寓情無限。
次韻子由召伯埭見別三首
其一
孤篷短榜泝河流,無賴寒侵紫綺裘
。
召伯埭南春欲盡,為公重賦畔牢愁。
其二
青熒燈火照深更,逐客舟航冷似冰
。
到處故應(yīng)山作主,隨方還有月為朋。
其三
冠蓋紛紛不我謀,掩關(guān)聊與古人游
。
會須匹馬淮西去,云風(fēng)溪遂所求
。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三年(1080)。本年寒食節(jié)前,蘇轍貶監(jiān)筠州酒稅,途經(jīng)高郵,少游款待甚殷,相從兩日后,又相送到邵伯埭。蘇轍作《高郵別秦觀》詩為謝,少游和之。召伯埭(dài),今揚(yáng)州市邵伯鎮(zhèn)。
前二首寫蘇轍身為逐客,少游不以為嫌。“為公重賦畔牢愁”,既寄予同情;有“山作主”、“月為朋”,又給予慰藉。第三首寫自己或閉門讀書,或乘馬訪友,不受仕宦羈紲的閑適心情。
次韻子由題平山堂
廣陵五題
棟宇高開古寺間,盡收佳處入雕欄。
山浮海上青螺遠(yuǎn),天轉(zhuǎn)江南碧玉寬。
雨檻幽花滋淺淚,風(fēng)卮清酒漲微瀾
。
游人若論登臨美,須作淮東第一觀。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三年(1080)。是年春蘇轍有《揚(yáng)州五詠》,所詠為九曲池、平山堂、蜀井、摘星亭、光華塔五處名勝古跡。少游次其韻,此選題平山堂一首。蘇轍,字子由,號潁濱遺老,蘇軾之弟?!斗捷泟儆[》卷四十四:“平山堂在州城西北大明寺側(cè)。慶歷八年二月,歐陽公來牧是邦,為堂于大明寺庭之坤隅,江南諸山,拱列檐下,若可攀取,因目之曰平山堂?!鄙儆巍杜c李樂天簡》:“時復(fù)扁舟,循邗溝而南,以適廣陵,泛九曲池,訪隋氏陳跡,入大明寺,飲蜀井,上平山堂,折歐陽文忠所種柳,而誦其所賦詩,為之喟然以嘆。遂登摘星寺。寺,迷樓故址也,其地最高,金陵、海門諸山,歷歷皆在履下?!?/p>
首聯(lián)寫平山堂高踞蜀岡,佳處盡收眼底。頷聯(lián)寫遠(yuǎn)眺,“青螺”狀山之美,“碧玉”言水之美。一個“浮”字,寫山光縹緲,意境深幽;一個“轉(zhuǎn)”字,寫江流浩蕩,氣象雄渾。頸聯(lián)寫花添美景,酒助游興。尾聯(lián)歸結(jié)登臨之美,少游以“淮東第一觀”加以贊頌。后人將此五字刻石,成為揚(yáng)州大明寺一大人文景觀。
【輯評】
[現(xiàn)代] 金性堯《宋詩三百首》:三、四兩句承上寫景,即是憑欄所見的“佳處”,緊接“破題”。五、六兩句寫風(fēng)雨中登臨之趣,亦即“轉(zhuǎn)”。雨是細(xì)雨,故曰淺淚,風(fēng)是輕風(fēng),故曰微瀾。用字精致,但亦纖巧,正是秦詩的兩方面特點(diǎn)。
[現(xiàn)代] 孫望、常國武主編《宋代文學(xué)史》:秦觀詩中數(shù)量最多的題材是詠寫山水景物和朋輩之間的酬贈唱和。如《與子瞻會松江得浪字》云:“漫然銜洞庭,領(lǐng)略非一狀?;腥珀嚻揭?,萬馬攢穹帳。離離云抹山,窅窅天粘浪?!泵枥L江湖的浩渺景象,境界頗為壯闊。又如《次韻子由題平山堂》:“棟宇高開古寺間,盡收佳處入雕欄。山浮海上青螺遠(yuǎn),天轉(zhuǎn)江南碧玉寬?!庇诟哌h(yuǎn)氣象中,自饒清雋秀逸之致。
和黃法曹憶建溪梅花
海陵參軍不枯槁,醉憶梅花愁絕倒。
為憐一樹傍寒溪,花水多情自相惱。
清淚斑斑知有恨,恨春相逢苦不早。
甘心結(jié)子待君來,洗雨梳風(fēng)為誰好?
誰云廣平心似鐵,不惜珠璣與揮掃。
月落參橫畫角哀,暗香銷盡令人老
。
天分四時不相貸,孤芳轉(zhuǎn)盼同衰草。
要須健步遠(yuǎn)移歸,亂插繁華向晴昊。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三年(1080)。黃法曹,指黃子理,福建浦城人,時為海陵(治今江蘇泰州)司法參軍,掌管司法。建溪,位于福建閩江的北源。
詠梅離不開“影”和“香”,少游此詩亦然?!盎ㄋ嗲樽韵鄲馈?,即“照花前后鏡,人面交相映”(溫庭筠《菩薩蠻》),一為人照鏡,一為花照水,但顧影自憐、孤芳自賞則相同?!霸侣洹倍?,即“暗香浮動月黃昏”,一寫暗香浮動,一寫暗香銷盡,但后者寫花易零落,人易衰老,情感更為深沉。故末兩句有移插梅花之盼,詩人惜花之情可見。
【輯評】
[宋] 惠洪《跋石臺肱禪師所蓄草圣》卷二十七:少游此詩,荊公自書于紈扇,蓋其勝妙之極,收拾春色于語言中而已。及東坡和之,如語中出春色。山谷草圣不數(shù)張長史、素道人,遂書兩詩于華光梅花樹下,可謂四絕。予不曉草字,開卷但見其雷砰電射,揭地祇而西七曜耳。吁哉,異也!政當(dāng)送與龍安照禪師,使一讀之。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四:秦太虛《和黃法曹憶梅花》詩,但只平穩(wěn),亦無驚人語。子瞻繼之,以唱首第二韻是“倒”字,故有“西湖處士骨應(yīng)槁,只有此詩君壓倒”之句,亦是趁韻而已,非謂太虛此詩真能壓倒林逋也。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之句,古今詩人,尚不曾道得到,第恐未易壓倒耳。后人不細(xì)味太虛詩,遂謂誠然,過矣。
[宋] 蔡正孫《詩林廣記》后集卷八:“少游此詩,東坡謂其壓倒林逋。觀其稱許之辭,則愛重之意可見矣?!?/p>
[現(xiàn)代] 徐培均、羅立剛《秦觀詩詞文選評》:在這首和詩中,作者盡情體貼黃子理的心情,以“恨”字統(tǒng)領(lǐng),先寫他念梅,繼寫他畫梅,再寫他戀梅、惜梅,最后以歸家尋梅作結(jié),將黃子理對梅的一往深情寫出,以梅之風(fēng)標(biāo),見人之精神。詩用響韻,雖是古體,卻為整齊七古,讀來瑯瑯上口。特別是首四句中三句用韻,后二句繼而以“恨”字為頂針格,使詩顯得尤為旖旎婉媚,搖曳多姿。
次韻酬徐仲車見寄
渭清非勝涇,蘭芳本無慕
。
我生季葉中,乃與古人遇
。
職當(dāng)供灑掃,匏系愧遲暮
。
來章感存沒,三讀淚如注
。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三年(1080)。徐仲車,名積,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孝行出于天稟。三歲父歿,事母至孝,母亡,廬墓三年。初從胡瑗學(xué)。治平間成進(jìn)士。神宗數(shù)召對,以耳聾不能仕,屏處鄉(xiāng)里。元祐初近臣交薦其孝廉文學(xué),乃以揚(yáng)州司戶參軍、楚州教授,轉(zhuǎn)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有《節(jié)孝集》。以孝行聞名鄉(xiāng)里,被列入《宋史·卓行傳》。
少游另一首詩說:“古人骨已朽,來者復(fù)誰繼?仲車天下士,固非許丞類?!辈虖┮?guī),徐仲車《哭彥規(guī)七首序》稱其“文名冠其東南之秀”,又稱“古人如此稀”。少游此詩表示,生于末世,能與徐、蔡這樣的古人相遇,頗感幸運(yùn)。是年蔡彥規(guī)歿于關(guān)中,徐仲車來詩提及此事,故次韻兼及傷逝?!皝碚赂写鏇],三讀淚如注”,寫心中的古人一存一歿,感人至深。
題東坡墨竹圖
葉密雨偏重,枝垂霧不消。
會看晴日里,依舊拂云霄
。
【總說】
此詩《淮海集》未收。見徐培均先生《淮海集箋注》重印后記。徐先生后記云:“1996年12月21日,我在訪臺期間參觀了故宮博物院。此次展出主題為羅家倫夫人張維楨女士捐贈之文物。我不僅看到了東坡《前赤壁賦》真跡,還意外發(fā)現(xiàn)一幅東坡的《墨竹圖》,右上方為東坡題識:‘元豐三年正月軾為子明秘校?!鋾r當(dāng)在‘烏臺詩案’出獄后不久。子明與晁補(bǔ)之《雞肋集·送梅校理子明通守杭州》所載的梅子明,當(dāng)為同一人。在東坡題識之左而略偏中,有秦觀手書五言絕句一首,每句單行,字為行楷,確如東坡所云‘有二王風(fēng)味’。茲照錄如下(略)?!?/p>
雨霧交加,竹枝低垂。一旦日出云開,竹子精神抖擻,“依舊拂云霄”。詩人寫出了竹子的氣節(jié)。
【輯評】
[現(xiàn)代] 徐培均《淮海集箋注·重印后記》:詩用比興手法,表現(xiàn)了東坡當(dāng)時的遭際。師生情誼,于此可見一斑。
輦下春晴
樓闕過朝雨,參差動霽光。
衣冠紛禁路,云氣繞宮墻。
亂絮迷春闊,蔫花困日長
。
經(jīng)旬辜酒伴,猶未賦長楊
。
【總說】
本詩元豐五年(1082)作。此詩次韻參寥《都下曉霽》。徐《箋》:“是歲少游在京應(yīng)舉,落第后有《謝曾子開書》,云:‘比者不意閣下于游從之間,得其鄙文而數(shù)稱之?!娱_(即曾肇)答書曰:‘參寥至京,……一日出足下所為詩并雜文讀之,其辭瓌瑋閎麗,言近指遠(yuǎn),有騷人之風(fēng)。’可證參寥子是歲亦在京,故少游得以次其韻?!陛傁拢妇┏?。
此詩前六句寫雨后春晴,京城勝致,盡收筆端。末兩句原為“平康在何處,十里帶垂楊”。據(jù)宋羅燁《醉翁談錄》載:“平康里者,乃東京諸妓所居之地也?!惫蕦O莘老有“小子又賤發(fā)”之語。對于前輩嚴(yán)肅批評,少游能虛心接受,后改成“經(jīng)旬辜酒伴,猶未賦《長楊》”,切合落第后的心情,提高了詩的境界。
【輯評】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引《王直方詩話》:參寥言舊有一詩寄少游,少游和云:“樓闕過朝雨,參差動霽光。衣冠分禁路,云氣繞宮墻。乳絮迷春闊,嫣花困日長。平康在何處,十里帶垂楊?!陛防蠂L讀此詩至末句云:“這小子又賤發(fā)也?!鄙儆魏缶帯痘春<?,遂改云“經(jīng)旬牽酒伴,猶未獻(xiàn)長楊?!?/p>
[清] 袁枚《隨園詩話》:李北海見崔顥投詩曰“十五嫁王昌”,罵曰:“小子無禮!”秦少游見孫莘老,投詩曰:“經(jīng)旬牽酒伴,猶未獻(xiàn)長楊。”孫曰:“小子又賤發(fā)!”二前輩方嚴(yán)相似,而考其生平,均非能作詩者。
金山晚眺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氣昏昏上接天
。
清渚白沙茫不辨,只應(yīng)燈火是漁船。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七年(1084)。金山,山名,在江蘇鎮(zhèn)江西北。《方輿勝覽》卷三:“在江中,去城七里。唐李锜鎮(zhèn)潤州,表名金山。因裴頭陁開山得金,故名。”又引周洪道《雜記》云:“(金)山在京口江心上,有龍游寺。登妙高峰望焦山、海門,皆歷歷。此山大江環(huán)繞,每風(fēng)四起,勢欲飛動,故南朝謂之浮玉山?!?/p>
此詩寫登金山觀感。月上弦,水接天,江面茫茫,渚沙雖不能辨,但燈火依稀可見,構(gòu)成了一幅浩渺迷離的晚景圖。詩人善于造景,可見一斑。
【輯評】
[現(xiàn)代] 王興康《宋詩鑒賞辭典》本篇賞析:此詩脫胎于張祜《題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只要稍加比較,就能看出秦詩至少在三個方面與張詩相同:一,時間與地點(diǎn)相同,都是寫鎮(zhèn)江江面的夜間景色;二,描寫手法相同,一用“潮落”、“斜月”來暗示時間的推移,一用“月初弦”來點(diǎn)名時間;三,境界相似,秦詩中的“只應(yīng)燈火是漁船”顯然化用了張詩的“兩三星火是瓜州”以及張繼《楓橋夜泊》中的“江楓漁火對愁眠”。由此可見秦觀這首詩的淵源所自。但張祜詩中有人,且明寫了詩人旅途無歡,觸景生愁,秦詩則沒有直接抒寫詩人的懷抱,而是完全借景抒情,這又是二者的同中之異。
中秋口號
云山檐楯接低空,公宴初開氣郁蔥。
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月明中
。
香槽旋滴珠千顆,歌扇驚圍玉一叢
。
二十四橋人望處,臺星正在廣寒宮
。
【總說】
本詩元豐七年(1084)中秋作。云山閣舊址在今揚(yáng)州瘦西湖五亭橋西北隅。呂公著于元豐七年守?fù)P州。口號,古典詩歌的題名,表示隨口吟成,與“口占”同。始見于梁簡文帝《仰和衛(wèi)尉新渝侯巡城口號》一詩,唐張說、李白、杜甫、王維等均有口號詩。
此詩寫中秋公宴盛況?!罢蘸l捍鼻锷铮ぬ旃拇翟旅髦小币宦?lián),彌見詩人筆力之健舉,前人所謂近“唐句”,誠非虛語。
【輯評】
[宋] 阮閱《詩話總龜》卷十九引《王直方詩話》:呂申公在揚(yáng)州日,因中秋令秦少游作口號。少游有“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月明中”之句。是夜卻微陰,公云:“不著也。”少游乃別作一篇,末云:“自是我公多惠愛,卻回秋色作春陰。”參寥與余言如此。余曰:“此真所謂‘翻手作云’也。”
[元] 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二《秋日類》:《中秋口號》(略)。生日詩、致語詩,皆不可易,為以其徇情應(yīng)俗而多諛也,所以予于生日詩皆不選。少游作此詩,是夜無月遂改尾句云:“自是我翁多盛德,卻回秋色作春陰。”或嘲謂“晴雨翻覆手”,姑存此以備話柄。三四亦響亮。
[明] 胡應(yīng)麟《詩藪》外編卷五:秦觀“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月明中”,張耒“幽花避日房房斂,翠樹含風(fēng)葉葉涼”,……皆七言近唐句,此外不多得也。
[清] 紀(jì)昀《瀛奎律髓》評語:此隨俗應(yīng)酬之詩,不宜入選。又:結(jié)鄙甚,然此種詩,體裁如是。
送喬希圣
翔蓬蒿非所悲,鵬擊風(fēng)云非所喜
。
貴賤窮通盡偶然,回頭總是東海水。
我思田文昔相齊,朱袍照日如云霓。
三千冠佩醉明月,清歌一曲傾玻璃。
如今陳跡知何在?但見荒冢煙蕪迷
。
又思原憲昔居魯,門戶東西閉環(huán)堵。
杖藜對客騁高談,自覺胸襟輩堯禹。
如今寂寞已成塵,空有聲名掛千古。
送君去,何時回?世間如此令人哀
。
我徒駐足不可久,笑指白云歸去來。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七年(1084)。喬希圣,名執(zhí)中,高郵人。初,入太學(xué),補(bǔ)五經(jīng)講書。后登進(jìn)士第,調(diào)須城主簿。元祐初為吏部郎中,進(jìn)中書舍人,遷給事中、刑部侍郎。紹圣初以寶文閣待制知鄆州。見《宋史·喬希圣傳》。徐《箋》:“據(jù)少游元豐八年《上王岐公論薦士書》云:‘比者,先人之友喬君執(zhí)事,奉使吳越,道過淮南,具言常辱相公齒及名氏,屬喬君喻意,使進(jìn)謁于門下?!嗽姰?dāng)為送喬希圣使吳越時作?!?/p>
鯤鵬雀,大小懸殊,各有天地,不同悲喜。詩人用莊語開篇,寓有深意。“貴賤窮通盡偶然,回頭總是東海水”,為一篇之警句,又回應(yīng)上句。接著寫田文相齊之顯赫,原憲居魯之簡陋,俯仰之間,或?yàn)殛愛E,或已成塵,所謂“世間如此令人哀”,從而產(chǎn)生了“笑指白云歸去來”。少游有《擬李白》詩,李白的豪放不羈的風(fēng)格以及個性化語言,在這首詩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輯評】
[現(xiàn)代] 錢基博《中國文學(xué)史》第五編:顧觀之策論,最為類軾,而觀之詩詞,則絕異軾。詩律體不如古體,七古不如五古。律詩盡有妍麗,而氣調(diào)少駑。七古綽有氣調(diào),而意思不警。七古唯《贈女冠暢師》、《送喬希圣》、《宿金山》三篇,可誦。
客有傳朝議欲以子瞻使高麗大臣有惜其去者白罷之作詩以紀(jì)其事
與莘老同賦
文章異域有知音,鴨綠差池一醉吟
。
穎士聲名動倭國,樂天辭筆過雞林
。
節(jié)旄零落氈吞雪,辯舌縱橫印佩金
。
奉使風(fēng)流家世事,幾隨浪拍海東岑
。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八年(1085)。據(jù)《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四五載,是年四月王震、滿中奉命使遼。事先曾傳聞由蘇軾出使高麗,后因故未成行。蘇軾蓋世才華,不僅聲聞中國,且名揚(yáng)異邦,頷聯(lián)用唐朝蕭、白的典故,說明蘇軾與其相較,有過之而無不及。頸聯(lián)用蘇姓的典故,既稱譽(yù)蘇軾的雄辯之才,又切合其人之姓。關(guān)于蘇軾奉使未遂事,史失記載,賴少游與孫莘老紀(jì)事,才為后人所知。高麗,今朝鮮。
【輯評】
[宋] 黃徹《溪詩話》卷九:少游贈坡詩云“節(jié)旄零落氈吞雪,辨舌縱橫印佩金”,語太不等。子瞻譏集句云“天邊鴻鵠不易得,便令作對隨家雞”,此詩正類此。
[清] 趙翼《甌北詩話》卷十二:宋人詩,與人贈答,多有切其人之姓,驅(qū)使典故,為本地風(fēng)光者。如東坡與徐君猷、孟亨之同飲,則以徐、孟二家故事裁對成聯(lián),《送鄭戶曹》,則以鄭太、鄭虔故事裁對成聯(lián),又戲張子野娶妾,專用張家事點(diǎn)綴縈拂,最有生趣。自是,秦少游贈坡詩:“節(jié)旄零落氈餐雪,辯舌縱橫印佩金?!鄙焦荣浧略姡骸叭碎g化鶴三千歲(蘇耽),海上看羊十九年(蘇武)?!苯砸郧泻蠟槟苁?,然以蘇武比坡黃州之謫,尚可映帶,蘇秦、蘇耽,何為者耶?
題楊康功醉道士石
黃冠初飲何人酒?徑醉頹然不知久
。
風(fēng)吹化石楚山阿,藤蔓纏身蘚封口。
常隨白鶴亦飛去,但有衣冠同不朽
。
異物終為賢俊得,野老田夫豈宜有。
華陰楊公香案吏,一見遂作忘年友
。
日暮西垣視草歸,往往對之傾數(shù)斗。
大夢之間無定論,啟母望夫天所誘
。
谷城或與子房期,西域更為陳
吼
。
我疑黃冠反見玩,若此堅頑定醒否?
何當(dāng)一笑凌蒼霞,顧謝主人聊舉手。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八年(1085)?!妒┳⑻K詩》卷三十三施元之注:“楊康功,名景略,洛陽人……終龍圖待制、知揚(yáng)州?!碧K軾《與康功》尺牘云:“兩日大風(fēng),孤舟掀舞雪浪中……楊次公惠法醞一器,小酌徑醉,醉中與公作《得醉道士石詩》,托楚守寄去?!卑纯倒υ垢啕?,故稱其為海中仙。參寥有《楊康功待制所藏醉道士石》詩,少游有《題楊康功醉道士石》詩,他們都從楊康功那里見到了醉道士石。
醉道士石原埋沒在楚山,藤蔓纏其身,苔蘚封其口,野老田夫見之也不知為異物。楊康功慧眼識石,最終歸其所有,這真是石頭的幸運(yùn)。詩人寫楊康功以石為伴,對石飲酒,視為忘年之友,寫出他對石的癡迷程度。石若有靈,也要視為知己了。同時詩人把醉道士石同望夫、啟母、谷城、西域諸石聯(lián)想起來,使凝固之石賦予生命,活生生地呈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正如秦元慶所評“妙語幾欲呵活矣”。
【輯評】
[清] 秦元慶本《淮海集》結(jié)三句眉批:妙語幾欲呵活矣。
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其一、其三、其十)
以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
其一
驅(qū)車陟高丘,卻望大梁圻。
馳道入雙闕,勾陳連太微
。
夷門壯下屬,清洛相因依。
美哉吾黨士,皋良可希
!
其三
昔者曾中書,門戶實(shí)難瞰
。
筆勢如長淮,初源可觴濫。
經(jīng)營終入海,欲語焉能暫?
斯人今則亡,悲歌風(fēng)慘澹
。
其十
邢侯秋臥疴,揮毫見深衷
。
賡者二三子,翕然笙磬同
。
不為兒女姿,頗形四方風(fēng)
。
屬有山水念,因之絲與桐
。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八年(1085)。邢敦夫《秋懷詩》,黃庭堅、陳師道均有和作。此選第一、第三、第十首。邢敦夫,即邢居實(shí),字惇夫,或作敦夫,河南原武(今河南原陽)人。邢?。ㄗ趾褪澹┲?。有雋才,元祐三年(1088)卒,年才十九。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四下:“邢君實(shí)敦夫,和叔之子,年十四賦《明妃引》,蘇子瞻見而稱之,由是知名。未幾,和叔貶隨州,敦夫侍行,病羸嘔血?!怨始踩涨侄??!?/p>
第一首寫詩人登高丘,望京城,眼底山川形勝,氣勢壯觀。對舜之賢臣皋、,不恥下交的魏公子,不勝仰慕之情。詩人迤邐寫來,有尺幅千里之勢。第二首懷念曾鞏?!肮P勢”四句,正寫出他“上下馳騁”之氣概?!氨栾L(fēng)慘澹”,充滿了哀悼之意。第三首寫邢敦夫所作《秋懷》詩,能直抒胸臆,“不為”二句,言格調(diào)之高。“屬有”二句,見知音者多。
寄張文潛右史
解手亭皋才幾月,春風(fēng)已復(fù)動林塘。
稍遷右史公何泰,初閱除書國為狂
。
日出想驚儒發(fā)冢,風(fēng)行應(yīng)罷女爭桑
。
東坡手種千株柳,聞?wù)f邦人比召棠
。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八年(1085),詩題一作《次韻參寥寄蘇子瞻時聞蘇除起居舍人》。張文潛,即張耒,字文潛,號柯山,楚州淮陰(今屬江蘇)人。熙寧間進(jìn)士,元祐中官起居舍人。紹圣初、元祐初兩坐黨籍貶官。工詩,為“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有《張右史文集》,別本名《柯山集》。徐《箋》云:“據(jù)題注,本篇似為蘇軾而作。施宿《東坡先生年譜》云:元豐八年‘五月一日,過揚(yáng)州,游竹西寺,尋有旨復(fù)朝奉郎知登州?!辉轮恋侵荩挝囱?,召復(fù)闕。十二月,除起居舍人。’起居舍人,亦稱右史。王文誥《蘇詩總案》卷二十六謂是歲‘八月二十七日,蘇軾過揚(yáng)州訪楊景略,至石塔寺,與無擇別竹西亭下?!^邵伯埭和孫覺《斗野亭》?!癄柡髺|坡必經(jīng)高郵,此詩首句‘解手亭皋才幾月’,似指此時與蘇軾分別,蓋少游應(yīng)試中第后曾回鄉(xiāng)等待授官?!猴L(fēng)’句則指次年(元祐元年)春初也?!庇衷疲骸懊皬V生《后山詩注》《寄張文潛舍人》補(bǔ)箋:按《實(shí)錄》,文潛元祐八年冬,自著作佐郎除起居舍人,即右史也。詩中所云,與少游、文潛之交往不合,故知此詩題誤,當(dāng)從題下注‘一云’?!闭摀?jù)確鑿,分析透辟,當(dāng)從之。
茲再補(bǔ)充二點(diǎn):元豐八年(1075),高太后聽政,政局有利于司馬光為首的舊黨。閱除書而“國為狂”,日出而驚“儒發(fā)?!保哉撍茻o顧忌。元祐八年(1093),高太后去世,政局則不利于舊黨。范祖禹曾慮小人乘間為害,上書力諫,言辭激烈,少游、張耒相互懇勸,言論顯然有顧忌。又蘇軾除起居舍人之前為禮部侍郎,之后為中書舍人,少游均有啟致賀。而張耒除起居舍人,少游無啟致賀。其中《賀中書蘇舍人啟》云:“奸邪聞命,投匕箸以自驚;忠義承風(fēng),引壺觴而相慶?!迸c詩中“日出想驚儒發(fā)冢”、“初閱除書國為狂”語句有關(guān)聯(lián),亦可證此詩為蘇軾而作。此詩少游聽到蘇軾除起居舍人,寫出心中的期待與喜悅。
春日雜興十首(其一、其四、其十)
其一
飄忽星氣徂,青陽迫遲暮
。
鳴飛各有適,赤白紛無數(shù)。
雨砌墮危芳,風(fēng)軒納飛絮。
褰幃香霧橫,岸幘云峰度
。
林影舞窗扉,池光染衣屨。
參差花鳥期,蹭蹬琴觴趣
。
撫事動幽尋,感時遺遠(yuǎn)慕。
秣馬膏余車,行行不周路
。
其四
吳會雖褊小,海濱富奇峰。
天雞一號叫,劍戟明遙空
。
谿谷相徑復(fù),深林杳攢叢
。
猿吟虎豹啼,云氣迷西東。
中有遁世士,超然孤蹤
。
被蘭服明月,起坐松聲中。
夜鍛吸沆瀣,朝琴庇青蔥
。
騎星友元?dú)?sup>,巢許安可同
。
俯眄區(qū)中人,飛埃集毛鋒
。
問津或不繆,從子游鴻蒙
。
其十
藝籍燔祖龍,斯文就淪喪
。
帝矜黔首愚,諸雋出相望
。
揚(yáng)馬操宏綱,韓柳激頹浪
。
建安妙謳吟,風(fēng)概亦超放
。
玉繩帶華月,艷艷青冥上。
奕世希末光,經(jīng)緯得無妄
。
兒曹獨(dú)何事,詆斥幾覆醬
?
原心良自誣,猥欲私所尚
。
螳螂拒飛轍,精衛(wèi)填冥漲
。
咄咄徒爾為,東海固無恙。
鹓鸞日凋滅,黃口紛冗長
。
投袂睇層霄,茲懷誰與亮
?
【總說】
《春日雜興十首》,非一時之作,亦非專詠春日,蓋因詩體皆為五古,故后人編纂時匯為一組。(見徐培均《秦少游年譜長編》卷一)此選第一、第四、第十三首。
第一首作于元豐七年(1084)。徐《箋》:“據(jù)《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四〇載,元豐七年春正月癸丑,呂公著徙揚(yáng)州。少游屢試不第,故投卷以干謁也。詩當(dāng)作于本年暮春?!惫怅幰资牛值搅四捍簳r節(jié)?!坝昶觥倍?,“墮”字寫落花無奈,“納”字狀飛絮多情,詩人惜春之意,溢于言表。“參差”二句,寫與花鳥愆期,同琴觴為伴,作者失意心態(tài),宛然如見。詩人感時撫事,歸結(jié)到“秣馬”二句,所謂“卒章顯其志”(白居易《新樂府序》)。據(jù)少游《上呂晦叔書》:“夫君子以器為車,以識為馬,學(xué)術(shù)者,所以御之耳?!笨梢娫娭兄榜R車”,所指甚明,寓意深刻,即古語所云“先器識而后文藝”,表達(dá)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思想。
第四首似作于元豐年間。吳會,此指江南地區(qū)。此詩前八句寫吳會奇山異水,虎嘯猿啼,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中間八句著重寫遁世士,他佩明月之珠,吸沆瀣之氣,操琴松間,騎星天際,又給人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他筆下的遁世士,似乎有自己的影子。黃庭堅自謂“醉心于《詩》與《楚詞(辭)》”(《與秦少章書》),少游此詩運(yùn)用許多《楚辭》詞匯,足見他亦醉心于《楚辭》。他稱屈原、宋玉之作“原本山川,極命草木,比物屬事,駭耳目,變心意”(《韓愈論》),讀罷此詩,也使人感到駭耳目、變心意。
第十首作于元祐年間。當(dāng)唐初四杰被哂笑“輕薄為文”時,杜甫則指出“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戲?yàn)榱^句》之一)。又當(dāng)李、杜被群兒謗傷時,韓愈則指出“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調(diào)張籍》)。今當(dāng)揚(yáng)馬、建安諸子、韓柳被兒曹詆斥時,少游則指出“螳螂拒飛轍,精衛(wèi)填冥漲。咄咄徒爾為,東海固無恙”。對待前賢,雖然誹謗者代不乏人,但尊重者亦大有其人。屈原曰:“文質(zhì)疏內(nèi)兮,眾不知余之異采?!保ā毒耪隆焉场罚┥儆斡挟惒梢嗖槐蝗酥?,最后他投袂而起,仰望高空,所發(fā)出的“茲懷誰與亮”,千古同慨。
【輯評】
[宋] 呂本中《紫薇詩話》:李尚書公擇,向見秦少游上正獻(xiàn)公投卷詩云:“雨砌墮危芳,風(fēng)輕納飛絮?!痹偃Q賞云:“謝家兄弟得意詩,只如此也?!?/p>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古今詩人以詩名世者,或只一句,或只一聯(lián),或只一篇。雖其余別有好詩,不專在此;然播傳于后世,膾炙于人口者,終不出此矣,豈在多哉?……秦少游有“雨砌墮危芳,風(fēng)軒納飛絮”……凡此皆以一聯(lián)名世者。
[宋] 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十八引《呂氏童蒙訓(xùn)》:“雨砌墮危芳,風(fēng)軒納飛絮”之類,李公擇以為謝家兄弟得意(之作)不能過也。少游過嶺后詩,嚴(yán)重高古,自成一家,與舊作不同。
[清] 王士禛《古夫于亭雜錄》卷四:秦少游五言:“雨砌墮危芳,風(fēng)軒納飛絮?!绷丫湟?。
[現(xiàn)代] 徐培均《淮海集箋注》卷三:其時洛蜀相攻,洛黨程頤云:“某素不作詩,亦非是禁止不作,但不欲為此閑言語。且如今言能詩無如杜甫,如云‘穿花蛺蝶深深見,點(diǎn)水蜻蜓款款飛’,如此閑言語道出做甚!某所以不嘗作詩?!保ā抖踢z書》卷十八)且以為少游《水龍吟》詞中“名韁利鎖”數(shù)句“媟瀆上帝”(見宋陳鵠《耆舊續(xù)聞》卷八)。此詩“兒曹”以下,當(dāng)系有所感而發(fā)。
秋日三首
其一
霜落邗溝積水清,寒星無數(shù)傍船明。
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語聲。
其二
月團(tuán)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
風(fēng)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其三
連卷雌霓掛西樓,逐雨追晴意未休
。
安得萬妝相向舞,酒酣聊把作纏頭
。
【總說】
此三詩元豐年間作于高郵。第一首寫詩人坐船行程中的獨(dú)特感受。少游《與李樂天簡》:“時復(fù)扁舟,循邗溝而南,以適廣陵?!闭?yàn)樵娙擞胸S富的船上生活,故筆下有此傳神之作。第二首寫品新碾之茶,課子讀楚辭,看青蟲吐絲,村居生活既閑適又充實(shí)。第三首詩人把虹霓比作舞女的纏頭,想象豐富,比喻妥帖,正如《藝苑雌黃》所云“語豪而且工”。
【輯評】
(第一首)
[宋] 陳巖肖《庚溪詩話》卷下:晉宋間,沃州山帛道猷詩曰:“連峰數(shù)千里,修林帶平津。茅茨隱不見,雞鳴知有人?!焙笄厣儆卧娫疲骸拜云焉钐幰蔁o地,忽有人家笑語聲?!鄙罎撎枀⒘?,有云:“隔林仿佛聞機(jī)杼,知有人家在翠微?!逼湓茨顺鲇诘篱喽渝憻?,亦可謂善奪胎者也。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六引《高齋詩話》云:東坡長短句:“云村南村北響繅車?!眳⒘仍娫疲骸案袅址路鹇剻C(jī)杼,知有人家住翠微?!鼻厣儆卧疲骸拜云焉钐幰蔁o地,忽有人家笑語聲?!比姶笸‘?,皆奇句也。
[明] 楊慎《升庵詩話》卷六:晉世釋子帛道猷,有《陵峰采藥》詩曰:“連峰數(shù)千里,修林帶平津。茅茨隱不見。雞鳴知有人?!贝怂木涔沤窠^唱也,有石刻在沃州巖。按《弘明集》亦載此詩,本八句,其后四句不稱,獨(dú)刻此四句,道猷自刪之耶?抑別有高人定之耶?宋秦少游詩“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語聲”,道潛詩“隔林仿佛聞機(jī)杼,知有人家在翠微”,雖祖道猷語意而不及。庚溪作詩話,謂少游、道潛比道猷尤為精練,所謂“蘇糞壤以充幃,謂申椒其不芳”也。
[現(xiàn)代] 徐培均、羅立剛《秦觀詩詞文選評》: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三記:“王半山(王安石)‘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秦少游‘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語聲’所祖也。陸放翁(陸游)‘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乃又變作對句耳?!北容^起來,三位宋代詩人的詩作確實(shí)有相通之處,但又各有特色:王詩重繪風(fēng)景,陸詩重明哲理,秦詩則隱哲理于畫景之中,兩不相失,雖難免彼此牽涉滯礙,不如王、陸之作給人印象深刻,但仍稱得上是一首好詩。
詩中所寫,即是作者秋夜泛舟邗溝所見之秀美景色。秋霜過后,邗溝之水特別清冽澄澈,夜里倒影天上星星,閃爍滿溝,這是一個十分奇特的秋夜景象。與滿河的星光相映襯,四周都被菰蒲所圍。明暗對照,水陸有別,作者于黑暗之中,莫辨東西,故而生“疑”。可就在他心疑之際,突然從菰蒲深處傳來笑語之聲。畫面由靜而動,由寂靜而有聲。這后面兩句寫經(jīng)行所聞,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十分傳神。將“笑語”置于“菰蒲深處”,由“無地”之疑慮,到有地之聯(lián)想,宛然見水陸交叉之景,頗有江南水鄉(xiāng)的特色。一抑一揚(yáng),頓挫作勢,富于哲理,耐人咀嚼。
(第二首)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引《王直方詩話》:少游嘗以真字題“月團(tuán)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風(fēng)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一絕于邢敦夫扇上。山谷見之,乃于扇背復(fù)作小草題“黃葉委庭觀九州,小蟲催女獻(xiàn)功裘。金錢滿地?zé)o人費(fèi),百斛明珠薏苡秋”一絕,皆自所作詩也。少游后見之,復(fù)云:“逼我太甚。”
[宋] 蔡正孫《詩林廣記》后集卷八引《雪浪齋日記》:少游詩甚麗,如“青蟲相對吐秋絲”之句是也。
[現(xiàn)代] 徐培均《少游豈盡女郎詩》:在寫景狀物方面,少游也具有特殊的才能。東坡曾稱譽(yù)他說:“少游下筆精悍,心所默識而口不能言者,能以筆傳之?!本褪钦f他有一支奇妙的筆,人們心里覺得美而口頭難以表達(dá)的情與景,他能用筆把它唯妙唯肖地描繪出來?!袝r他能借助客觀景物,把感情寫得細(xì)致入微:“風(fēng)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保ā肚锶杖住分┯袝r他能捕捉一剎那的動作寫出無窮詩意:“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語聲”(《秋日三首》之一);“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冰響一齊飛”(《還自廣陵》其四)。在上述這些例子中,詩人均能抒難言之情、狀難寫之景,并能構(gòu)成情景交融的幽美意境。
(第三首)
[宋] 嚴(yán)有翼《藝苑雌黃》:吟詩喜作豪句,須不畔于理方善。如東坡《觀崔白冬景圖》云:“扶桑大繭如甕盎,天女織綃云漢上。往來不遣鳳銜梭,誰能鼓臂投三丈?!贝苏Z豪而甚工。石敏若《橘林文中詠雪》有“燕南雪花大于掌,冰柱懸檐一千丈”之語,豪則豪矣,然安得爾高屋邪?余觀太白《北風(fēng)行》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秋浦歌》云“白發(fā)三千丈”,其句可謂豪矣,奈無此理,何如少游《秋日》絕句,則可謂語豪而工者也。
幽眠
幽眠起常晚,冬晷復(fù)不長。
中間數(shù)十刻,倏如驚燕翔。
晨飡初云畢,申鼓鳴相望
。
忽忽竟何就?念之動中腸
。
天地一逆旅,死生猶轉(zhuǎn)商。
暫來旋云去,遲速乃所常。
較計亦何補(bǔ),徒然非慨慷。
不如聽兩行,一概付酒觴。
北風(fēng)吹老槐,白日轉(zhuǎn)紙窗。
布衾一覺睡,身世成渺茫。
宿莽冬不衰,蘭茝幽更芳
。
無庸傷局促,速此鬢發(fā)霜。
【總說】
本詩元豐年間作于村居之時?!鞍兹辙D(zhuǎn)紙窗”,言時光易逝,“死生猶轉(zhuǎn)商”,謂人生無常,二個“轉(zhuǎn)”字,用意尤深?!叭赵率乓樱瑲q不我與”(《論語·陽貨》),詩人借幽眠來抒發(fā)人生易老、功名未遂的感慨,同時也表現(xiàn)潔身自好、樂天知命的態(tài)度。
【輯評】
[明] 段雯君本《淮海集》后集卷一徐渭批:句意真率,佳!
[現(xiàn)代] 錢基博《中國文學(xué)史》第五編:(見《田居四首》輯評)
寄曾逢原
孟夏氣候好,林塘媚晴輝
。
回渠轉(zhuǎn)清流,藻荇相因依。
叢薄起疏籟,眾鳥鳴且飛
。
高城帶落日,光景酣夕霏。
即事遠(yuǎn)興托,撫己幽思微
。
超搖弄柔翰,徙倚弦金徽
。
美人邈云杪,志愿固有違。
丹青儻不渝,與子同裳衣
。
【總說】
本詩作于元豐初。其時人稱忠義之臣的曾孝序調(diào)往邊防之地任職,秦觀贈以此詩。曾逢原,名孝序,晉江(今屬福建)人,以蔭補(bǔ)將作監(jiān)主簿,監(jiān)泰州海安鹽倉,因家泰州。累官至環(huán)慶路經(jīng)略安撫使。
孟夏時節(jié),氣候宜人,詩人漫步于林塘,聽渠水淙淙,鳥鳴聲聲;看藻荇相依,落日馀輝。光景酣暢,助詩人之筆墨。彈琴遐想,懷好友于前方。“丹青倘不渝,與子同裳衣”,表現(xiàn)了作者身在鄉(xiāng)村,心馳邊塞,欲與曾孝序同仇敵愾,報效祖國。情緒由平靜轉(zhuǎn)向慷慨,詩的境界也隨之提升。
【輯評】
[明] 段斐君本《淮海集》徐渭眉批:置之陶(淵明)韋(應(yīng)物)集中,不可復(fù)辨。
[現(xiàn)代] 錢基博《中國文學(xué)史》第五編:(見《田居四首》輯評)
[現(xiàn)代] 徐培均《淮海集箋注》:青年時代的秦觀,理想高遠(yuǎn),慷慨豪雋,立志獻(xiàn)身疆場,報效祖國?!S初,當(dāng)史稱忠義之臣的曾孝序調(diào)守邊防之際,秦觀作詩相贈,表示“丹青儻不渝,與子同裳衣”。
- 烏程酒:酒名,產(chǎn)地有二說:一在豫章康樂縣(今江西萬載)烏程鄉(xiāng),一在湖州烏程(今浙江湖州)。晉張協(xié)《七命》:“乃有荊南烏程,豫北竹葉?!崩钌谱ⅲ骸笆⒑胫肚G州記》曰:淥水出豫章康樂縣。其間烏程鄉(xiāng),有酒官取水為酒,酒極甘美?!薄短藉居钣洝肪砭攀模骸鞍础犊尽吩疲骸艦醭淌暇哟?,能醖酒,故以名縣?!?/li>
- 下澤車:指短轂車,便于沼澤之地行駛?!逗鬂h書·馬援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崩钯t注:“《周禮》曰‘車人為車,行澤者欲短轂,行山者欲長轂;短轂則利,長轂則安’也?!?/li>
- 謝公遺埭(dài):指邵伯埭,今揚(yáng)州之邵伯鎮(zhèn)?!短藉居钣洝罚骸啊稌x書》:太元十一年,太傅謝安鎮(zhèn)廣陵,……城北二十里,筑堰名邵伯埭。蓋安新筑,即后人追思安,徳比于邵伯,因以立名?!保ㄉ鄄粗苷俟珚])
- “欲論”句:韓愈《過始興江口感懷》詩:“目前百口還相逐,舊事無人可共論?!?/li>
- “臥聽”句:鐘魚:寺院撞鐘之木,因制成鯨魚形,故稱。此借指鐘聲。古寺:指甘棠廟?!睹饕唤y(tǒng)志》卷十二:“甘棠廟,在府城東北四十五里,晉謝安鎮(zhèn)廣陵有善政,郡人立廟祀焉。”
- 邗(hán)溝:又名邗江,即今江蘇境內(nèi)自揚(yáng)州至淮安這一段運(yùn)河。
- 玉奩(lián):玉鏡,此喻明凈的水面。又少游《題湯泉》之二云:“溫井霜寒碧甃澄,飛塵不動玉奩清?!?/li>
- 水鳥自相依:梅堯臣《和希深晚泛伊川》詩:“水鳥靜相依,蘆洲藹將晚?!?/li>
- 百端:百感,眾多思緒。《世說新語·言語》:“見此芒芒,不覺百端交集。茍未免有情,亦復(fù)誰能遣此?!便迹簯?。
- 開斥:擴(kuò)充,開拓?!稘h書·地理志下》:“武帝攘卻胡越,開地斥境?!鄙唬荷幔?。徐《箋》:“蓋指高郵醴泉寺。少游有《醴泉開堂疏》:‘飛鳥銜花,空存勝景。真珠撒帳,未遇明師。逮軍旅之薦興,獲法筵之初啟?!嗉础_斥僧坊’之意?!?/li>
- 撤:除去。蔽虧:隱蔽。漢司馬相如《子虛賦》:“岑崟參差,日月蔽虧。”
- 荒穢:猶荒蕪。《孔叢子·巡守》:“入其疆,土地荒穢,遺老失賢?!碧諠摗稓w園田居》詩之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庇駣Y:玉鏡,此喻明凈的水面。
- 白鳥:蚊的別名?!洞蟠鞫Y記·夏小正》:“白鳥也者,謂閩蚋也?!彪[幾:靠著幾案?!睹献印す珜O丑下》:“有欲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應(yīng),隱幾而臥。”
- 風(fēng)鐵:即鐵馬,懸掛在檐下的鐵片,風(fēng)吹時互相撞擊發(fā)聲,似今之風(fēng)鈴。宋王安石《和崔公度家風(fēng)琴》之四:“風(fēng)鐵相敲固可鳴,朔兵行夜響行營。
- 數(shù)椽:幾間。枕:臨,靠近。
- 榻:狹長而低矮的坐臥用具。唐白居易《詁陳二》詩:“兩飧聊過日,一榻足容身?!笔捜唬簽t灑,悠閑。唐王績《答程道士書》:“屏居獨(dú)處,則蕭然自得?!?/li>
- 掩關(guān):指學(xué)佛者閉關(guān)靜坐,以求覺悟。唐白居易詩:“何日解塵網(wǎng),此地來掩關(guān)?!眽m境:原為佛教語,佛教以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因稱現(xiàn)實(shí)世界為“塵境”。唐司空曙《寄衛(wèi)明府常見短靴謁裘……》詩:“翠竹黃花皆佛性,莫教塵境誤相侵?!?/li>
- “有時”句:謂讀古人書。與古人游,《莊子·人間世》:“為人之所為者,人亦無疵焉,是之謂與人為徒。成而上比者,與古為徒。”
- 鳴鳩:即斑鳩?!秴问洗呵铩ぜ敬骸罚骸傍Q鳩拂其羽?!备哒T注:“鳴鳩,班鳩也?!睖胬耍╨ánɡ):水的青蒼色。晉陸機(jī)《塘上行》詩:“垂影滄浪泉”。李善注:“《孟子》曰:‘滄浪之水清’。滄浪,水色也?!薄冻o·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li>
- 菡萏(hàn dàn):荷花?!对娊?jīng)·陳風(fēng)·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菡萏?!?/li>
- “此處”二句:唐杜牧《憶齊安郡》:“平生睡足處,云夢澤南州?!痹娨獗敬?。徐《箋》:“杜牧詩作于黃州,謂黃州地僻而不能施展其才華,少游用以自嘲。”
- 李賀,唐詩人,字長吉,系出鄭王后。七歲能辭章。韓愈、皇甫湜始聞未信,過其家,使賀賦詩,援筆輒就如素構(gòu),自目曰《高軒過》。二人大驚,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及暮歸足成之。辭尚奇詭,所得皆驚邁,當(dāng)時無能效者。樂府?dāng)?shù)十篇,皆合之弦管。為協(xié)律郎。卒年二十七。有《昌谷集》。見《新唐書·李賀傳》。
- 魚鱗:喻水面細(xì)碎的波紋。甃(zhòu):井壁,此指池塘之甃石。唐白居易《早春西湖閑游悵然興懷……偶成十八韻寄微之》詩:“小橋裝雁齒,輕浪甃魚鱗?!?/li>
- 梢,樹枝。團(tuán)璧:猶璧月,因璧形如中間帶孔的圓盤,故稱。
- 白
:浮生的水草。唐溫庭筠《西江上送漁父》:“白
風(fēng)起樓船暮,江燕雙雙五兩斜?!?/li>
- 尺鯉:指書信。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li>
- 將雛:攜帶幼禽。宋梅堯臣《依韻和王中丞憶許州西湖》詩:“負(fù)笱漁郎去,將雛燕子秋?!?/li>
- 沈郎:指南朝梁文學(xué)家沈約?!读簳ど蚣s傳》:“初約有志端揆……而帝終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見許,與徐勉善,遂以書陳惰于勉曰:‘……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yīng)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焙笏煲圆賱谙葜^之“沈郎瘦”。病骨:唐李賀《傷心行》:“咽咽學(xué)楚吟,病骨傷幽素。”遲暮:比喻老去?!冻o·離騷》:“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li>
- 盧仝,唐詩人,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初隱少室山,號玉川子。后居洛陽。時韓愈為河南令,敬待之。嘗作《月蝕詩》以刺時政,為韓愈所稱,亦為他人所恨。舊傳因偶留宿宰相王涯家,罹甘露之禍,被誤殺。然據(jù)今人考證,死甘露之變當(dāng)為謬說。有《玉川子詩集》。見《新唐書·盧仝傳》。
- 北窗:唐陶淵明《與子儼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fēng)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li>
- 玉兔:神話中月中的白兔,詩詞中多代指月亮。晉傅咸《擬天問》:“月中何有?白兔搗藥。”
- 三改秋:謂時間已過了三年。
- 衣袂(mèi):衣袖,借指衣衫。袂,袖。
- “一杯”句:唐杜甫《落日》詩:“濁醪誰造汝,一酌散千憂?!贝擞闷湔Z。
- 眼前俗事:唐白居易《府西亭納涼歸》詩:“面上有涼風(fēng),眼前無俗事?!贝朔雌湔Z。擾擾:紛亂貌。
- “何必”句:謂何必追求高官厚爵。黃金印,黃金制作的印章,古時公侯將相所佩。《史記·五宗世家論》:“高祖時諸侯皆賦,得自除內(nèi)史以下,漢獨(dú)為置丞相,黃金印?!蓖ê睿粑幻?,即徹侯,漢時因避諱漢武帝名,改為通侯。
- 杜牧之,即唐詩人杜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大和間進(jìn)士。官至中書舍人。其詩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有《樊川文集》。
- 鼓鼙(pí):軍用的大鼓、小鼓。此代指晚上的風(fēng)聲。
- 霜葉:楓樹等經(jīng)霜的紅葉。唐白居易《秋雨夜眠》:“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眮y工:亂亂的紅色物體,如落花、飄墜的紅葉等。宋歐陽修《蝶戀花》詞:“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li>
- 一段深愁:唐李白《長門怨二首》:“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
- “時節(jié)”句:唐杜牧《惜春》詩:“花開又花落,時節(jié)暗中遷?!?/li>
- 日下:如解為目前、目下,則與上句“眼前”義同,句法上有問題;如解為京都,聯(lián)系末句“杳元消息過江東”,則無不通之處。唐錢起《送恭判官赴蜀》詩:“邊陲勞帝念,日下降才杰?!?/li>
- 杳無消息:沒有一點(diǎn)音信。宋孫光憲《浣溪沙》詞之五:“早是銷魂殘燭影,更愁聞著品弦聲。杳無消息若為情。”
- 系風(fēng)捕影:猶今言捕風(fēng)捉影。語見《漢書·郊祀志》:“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如系風(fēng)捕景(同影),終不可得。”
- “我獨(dú)”二句:唐李白《與韓荊州書》:“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愿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此仿效李白詩句。時蘇軾任徐州通判。
- 英偉:英俊奇?zhèn)??!侗阕印ふ罚骸肮手袝芍苌нh(yuǎn),英偉名儒也。”
- “世有”句:唐杜甫《追酬高蜀州人日見寄》詩:“嗚呼壯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動寥廓?!贝擞闷湔Z。區(qū)域,域中。
- 珠樹:古代神話中珍奇樹木,此代指蘇氏兄弟。《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三株樹在厭火北,生赤水上。其為樹如柏,葉皆為珠?!碧瞥跛慕苤煌醪c其兄勮、弟勔并有才名,被杜易簡稱為“三珠樹”,見《新唐書·王勃傳》。
- “玉?!本洌河魅藲舛然趾耄畈豢蓽y?!赌鲜贰ぶ飚悅鳌罚骸埃ó悾┢饔詈肷睿癖矸寰?。金山萬丈,緣陟未登;玉海千尋,窺映不測?!?/li>
- “一昨”二句:回憶熙寧九年(1076)至湖州訪李公擇之事?!稌x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fēng)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倍赐?,太湖別名,此指湖州。
- 芝蘭:芷和蘭,兩種香草,比喻佳子弟。芝,通“芷”?!妒勒f新語·言語》載謝玄語:“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階庭耳?!?/li>
- “松柏”句:《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毙蠒m疏:“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修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茍容也。”同時黃庭堅《古詩二首上蘇子瞻》之二“青松出澗壑,十里聞風(fēng)聲”,亦以松柏比喻蘇軾,與少游同。
- “故人”二句:清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李公擇自徐過淮上,而少游因攜其書以來,故詩有‘故人持節(jié)’二句?!庇痔K軾有《次韻秦觀秀才見贈秦與孫莘老李公擇甚熟將入京應(yīng)舉》詩,據(jù)此可知,少游謁蘇軾如愿以償,實(shí)出于孫莘老和李公擇的引薦。故人,指李常(公擇)。持節(jié),古代使臣出行,執(zhí)符節(jié)以為憑證。
- “天上”句:謂蘇軾有異才。天上麒麟,《南史·徐陵傳》:“年數(shù)歲,家人攜以候沙門釋寶志,寶志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甭?,徒然,空自。
- “河?xùn)|”句:唐薛收、收族兄薛德音及從兄子薛元敬,俱有文才,因其為蒲州汾陰人,屬河?xùn)|道,時有“河?xùn)|三鳳”之稱。見《新唐書·薛收傳》。
(yuè zhú),鳳凰一類的鳥?!秶Z·周語上》:“周之興也,
鳴于岐山。”
- 俗物:對世俗庸人的鄙稱。
- “北斗”:《新唐書·狄仁杰傳》:“狄公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 八磚學(xué)士:《新唐書·李程傳》:“李程字表臣,襄邑恭王神符五世孫也。……學(xué)士入署,常視日影為候,程性懶,日過八磚乃至,時號‘八磚學(xué)士’?!?/li>
- 五馬使君:太守的代稱。古樂府《日出東南隅行》:“使君從南來,五馬立歭
?!?/li>
- 黃塵:黃色的塵土。唐李賀《夢天》詩:“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壁ぺぃ夯璋得??!对娊?jīng)·小雅·無將大車》:“無將大車,維塵冥冥?!编嵭{:“冥冥者,蔽人目明,令無所見也。猶進(jìn)舉小人,蔽傷己之功德也?!?/li>
- 盈虛:指盛衰、興亡、窮通等,此指仕途窮達(dá)。熙寧四年(1071),蘇軾上書神宗,論朝政得失,忤王安石,自請外調(diào)任地方官。《莊子·秋水》:“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
- 據(jù)龜食蛤(ɡé):謂超然脫世,遨游四方。語見《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盧敖就而視之,方倦龜殼而食蛤蜊?!?/li>
- 游汗漫:作世外之游,極言漫游之遠(yuǎn)。汗漫,漫無邊際。《淮南子·俶真訓(xùn)》:“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蘇轍《次韻秦觀秀才攜李公擇書相訪》詩自注:“秦君與家兄約,秋后再游彭城?!彼^“游汗漫”,即指此。
- 舳艫(zhú lú):船頭和船尾,代指前后相接的船。晉郭璞《江賦》:“舳艫相屬,萬里連檣?!毕喊淼撵F靄。南朝宋謝靈運(yùn)《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林壑?jǐn)筷陨葡际障?。?/li>
- 一抹:猶一片。
- 淮流:淮河的水流。
- 金剎:寶塔,此指佛寺。唐李白《秋日登揚(yáng)州西靈塔》詩:“水搖金剎影,日動火珠光?!?img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3/06/1237294184277.jpg" alt="" />(yīn):城內(nèi)重門,泛指城郭。
- 闃(qù):寂靜。棲止:寄居停留。
- 卞山:即弁山,在湖州城西北。宋嘉泰《吳興志》:“弁山峻極,非清秋爽月不見其頂。”直:真。穹窿:高大貌。
- 苕水:即苕溪,有二源,出天目山之南為東苕,出天目山之北為西苕。兩溪合流,入于太湖。依倚:依傍,依靠。
- 霜檜(ɡuì):經(jīng)霜的檜樹。檜,一種柏科常綠喬木。幼樹葉似針,老樹葉似鱗。郁:叢集茂密?!对娊?jīng)·秦風(fēng)·晨風(fēng)》:“
彼晨風(fēng),郁彼北林。”冥冥:幽深貌。唐張籍《猛虎行》:“南山北山樹冥冥?!?/li>
- 海棕:椰樹的一種。唐杜甫《海棕行》:“左縣公館清江濱,海棕一株高入云。”薿薿(nǐ):茂盛貌?!对娊?jīng)·小雅·甫田》:“或耘或耔,黍稷薿薿?!?/li>
- 廣除:寬闊的臺階。除,臺階。夏陰:夏日的背陰處。
- 飛棟:高聳的屋梁。三國魏曹植《贈徐幹》詩:“春鳩鳴飛棟,流猋激櫺軒?!背校è纔ǐ):早晨的日影。
- 鳧鶩(fú wù):鴨子?!稜栄拧め岠B》:“舒鳧鶩?!惫弊ⅲ骸傍喴??!毙蠒m疏:“野曰鳧,家曰鶩?!?/li>
- 菰:一種生在池沼中的草本植物,嫩莖經(jīng)菌類寄生后膨脹,即茭白。結(jié)實(shí)稱菰米,可食。蒲:香蒲,一種生在水邊或池沼中的草本植物,葉呈狹長線形,嫩芽可食,稱蒲菜。南朝宋謝靈運(yùn)《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
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淺?!?/li>
- 緒風(fēng):馀風(fēng)。《楚辭·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fēng)。”晝焚:白天焚香。唐劉長卿《寄龍山道士許法稜》詩:“林下晝焚香,桂花同寂寂。”
- 夜禮:夜晚禮佛誦經(jīng)。唐白居易《戲贈禮經(jīng)老僧》詩:“香火一爐燈一盞,白頭夜禮佛名經(jīng)?!?/li>
- 泄云:飄散之云。晉左思《魏都賦》:“窮岫泄云,日月恒翳?!卞纾簰咧?,引申為掃。
- 規(guī)荷:圓荷。沚(zhǐ):水中小洲。
- 艅艎(yú huánɡ):本春秋時吳國船名,后泛指大船?!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俺熇^之,大敗吳師,獲其乘舟余皇。”余皇,后世寫作“艅艎”。晉郭璞《江賦》:“漂飛云,運(yùn)艅艎?!?/li>
- 聱牙:徐《箋》:“此指魚類?!杜逦捻嵏ち椤芬魪V洋《嶺南詩》:‘聱牙蠻蜒動成群。’案:‘聱牙’不通?!段倪x·左思〈吳都賦〉》:‘魚鳥聱耴,萬物蠢生?!钌谱ⅲ骸k,眾聲也?!粗隔~鳥,義當(dāng)本此?!庇稚儆巍稖x》:“焦溪乏罥蔓之飾,沸潭謝聱耴之游?!鼻迳睿褐杆?/li>
- 嵚崟(qīn yín):山勢高峻的樣子。漢張衡《思玄賦》:“嘉曾氏之歸耕兮,慕歷阪之嵚崟?!笨兆希褐柑炜铡?/li>
- “此生”句:三國魏曹丕《善哉行》:“人生如寄,多憂何為。”
- “志士”句:《論語·子罕》:“子曰:‘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jīng)于溝瀆而莫之知也?!贝擞闷湟?。溝瀆,田間水道。
- 桑梓(zǐ):桑樹和梓樹,代指故鄉(xiāng)。《詩經(jīng)·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
- 軒楹:軒,窗。楹,廳堂的前柱。
- 太史:官名,史官之長。孤韻:獨(dú)特的風(fēng)度。南朝梁江淹《知己賦》:“聳孤韻以風(fēng)邁,騫逸氣以煙翔。”
- 別乘:別駕的別稱。別駕曾是州刺史的佐吏,此指州府長官的佐吏。唐岑參《送襄州任別駕》詩:“別乘向襄州,蕭條楚地秋?!编u枚:漢鄒陽、枚乘的并稱,兩人皆以文學(xué)才辯著名。唐張說《藥園宴武駱沙將軍》詩:“文學(xué)引鄒枚,歌鐘陳衛(wèi)霍。”
- 窅(yǎo)窕:幽深貌。房櫳:指房屋。晉張協(xié)《雜詩》之一:“房櫳無行跡,庭草萋以綠?!?/li>
- 疏箔:疏簾。宋強(qiáng)至《臨洺驛雨中作》詩:“多情北燕能傍人,如說春心繞疏箔。”
- 妙香:佛教謂殊妙的香氣。唐杜甫《大云寺贊公房》詩:“燈影照無睡,心清聞妙香?!彼亟螅浩剿氐慕髴选x陶淵明《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詩:“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li>
- 窣(sū)堵波:即佛塔。唐黃滔《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釋之西天謂之窣堵波,中華謂之塔。塔制以層,增其敬也。”
- 嵚崟(qīn yín):山勢高峻的樣子。
- 暝色:暮色。南朝宋謝靈運(yùn)《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林壑?jǐn)筷陨?,云霞收夕霏。?/li>
- 爽籟:秋天大自然發(fā)出的各種聲響。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詩:“爽籟警幽律,哀壑叩虛牝?!?/li>
- 微陰:輕微的陰涼。
- 塵想:猶俗念。晉陶潛《歸園田居》詩:“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鼻鍧i:清澈的水波。南朝宋謝靈運(yùn)《過始寧墅》詩:“白云抱幽石,綠篠媚清漣?!?/li>
- 牢愁:憂愁。唐陸龜蒙《紀(jì)事》詩:“感物動牢愁,憤時頻骯髒。”
- “揮箑(shà)”二句:謂相與評論古今之事,分題賦得之韻。箑,扇子。揚(yáng)雄《方言》:“自關(guān)而東謂之箑,自關(guān)而西謂之扇?!庇?,平議。援毫,執(zhí)筆。往古、來今:《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li>
- “愧無”二句:此少游自謙才思不及東坡敏捷??虪T,《南史·王僧孺?zhèn)鳌罚骸熬沽晖踝恿紘L夜集學(xué)士,刻燭為詩,四韻者則刻一寸,以此為率。文琰曰:‘頓燒一寸燭,而成四韻詩,何難之有。’”金玉音,《詩經(jīng)·小雅·白駒》:“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li>
- 繚墻:圍墻。唐杜牧《華清宮三十韻》:“繡嶺明珠殿,層巒下繚墻?!?/li>
- 芰(jì)荷:指菱葉與荷葉。唐羅隱《宿荊州江陵驛》詩:“風(fēng)動芰荷香四散,月明樓閣影相侵?!?/li>
- 瑩:光潔閃亮。中古“瑩”字有平聲、去聲二音,此讀去聲。
- “花氣”句:唐杜甫《即事》詩:“雷聲忽送千峰雨,花氣渾如百和香?!?/li>
- 翡翠:翡翠鳥,一種小型水鳥,羽毛主要是藍(lán)綠色,喙長而直。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十七:“鸕鶿窺淺井,蚯蚓上深堂?!贝擞闷湟狻?/li>
- “蜻蜓”句:唐杜甫《風(fēng)雨看舟前落花戲?yàn)樾戮洹吩姡骸懊鄯浜樾?,偷眼蜻蜓避伯勞?!?/li>
- 葡萄:指葡萄酒。
- “始信”句:唐杜甫《壯游》詩:“越女天下白,鑒湖五月涼?!?/li>
- “落日”句:謂遠(yuǎn)山落日半隱半現(xiàn)。南朝宋謝靈運(yùn)《游南亭》詩:“密林含馀清,遠(yuǎn)峰隱半規(guī)?!边b岑:遠(yuǎn)山。唐韓愈、孟郊《城南聯(lián)句》詩:“遙岑出寸碧,遠(yuǎn)目增雙明?!?/li>
- 芙蕖:荷花。娟娟:美好的樣子。唐杜甫《狂夫》詩:“風(fēng)含翠筱娟娟凈,雨浥紅蕖冉冉香。”
- 麗服:指荷花的花朵。翠衾(qīn):翠被,此代指荷葉。
- 晼(wǎn)晚:太陽將落。《楚辭·九辯》:“白日晼晚其將入兮,明月銷鑠而減毀。”
- “天涯”二句:《楚辭·九章·思美人》:“愿寄言于浮云兮,遇豐隆而不將?!睍x陸機(jī)《擬行行重行行》詩:“驚飆褰反信,歸云難寄音?!贝朔雌湟猓^行云可寄托相思。
- 清賞:清雅的景物。唐李白《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詩:“名山發(fā)佳興,清賞亦何窮。”
- 一何綺:多么綺麗。一何,多么。晉陸機(jī)《擬青青陵上柏》詩:“名都一何綺,城闕郁盤桓?!?/li>
- 美人:此代指荷花。
- 斂袂(mèi):整飭衣袖,表示恭敬。宋刁衎《代意》詩:“蕙時芳夕九回腸,斂袂東窗待曉光。”
- 端如:真如。蕩子:游子?!豆旁娛攀住分骸拔魹槌遗駷槭幾計D?!崩钌谱ⅲ骸啊读凶印吩唬河腥巳ムl(xiāng)土游于四方而不歸者,世謂之為狂蕩之人也?!?/li>
- 顧自:自念。良家子:謂出身良家的子女。隋薛道衡《昭君辭》:“我本良家子,充選入椒庭?!?/li>
- “黃金”句:戰(zhàn)國時燕昭王在易水筑高臺,置千金于臺上,延請?zhí)煜沦t士,見《戰(zhàn)國策·燕策》。此處謂以重金選取美女。燕(yān)趙,指燕、趙之地(今河北北部、山西西部一帶)的美女。《古詩十九首》:“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 搖落:零落?!冻o·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睕b(zhǐ):江中小洲。
- 薄暮:傍晚。
- 詎:豈。
- “傾宮”句:謂全宮之美人究竟誰相似呢?傾宮,全宮。
- “七年”句:徐《箋》:“熙寧四年(1071)孫莘老守吳興時,為初過;熙寧七年之九年李公擇守吳興時,為二過;元豐二年(1079)五月隨東坡、參寥南來,是為三過?!卑?img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3/06/12372886214923.jpg" alt="" />洲,《太平寰宇記》卷九十四:“白
洲,在霅溪之東南,去州一里。州上有魯公顏真卿芳亭,內(nèi)有梁太守柳惲詩云:‘江州采白
,日晚江南春?!蛞詾槊!卑?img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3/06/12372886214923.jpg" alt="" />,一種水中浮草。
- “長與”句:謂從孫莘老、蘇軾等諸公游學(xué)?!稘h書·揚(yáng)雄傳》:“雄以病免,復(fù)召為大夫。家素貧,耆(嗜)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游學(xué),而鉅鹿侯芭常從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碧茝堈f《出湖寄趙冬曦》詩:“何時與美人,載酒游宛洛?!?/li>
- “舊事”句:宋蘇軾《江城子·孤山竹閣送述古》詞:“欲棹小舟尋舊事,無處問,水連天?!贝擞闷湔Z。
- “雨荷”句:宋蘇軾《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之一:“繞郭荷花一千頃,誰知六月下塘春?!辈樯餍小短K詩補(bǔ)注》:“《吳興掌故集》引姜白石云:吳興號水晶宮。荷花極盛。陳簡齋詞云:‘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嗫梢娨??!蓖瑫r賀鑄《浣溪沙》詞云:“重訪舊游人不見,雨荷風(fēng)蓼夕陽天?!迸c秦詩句意相似。
- “若有”句:《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鄙儆畏缕渚洹k悾▃há),即霅溪,在今浙江湖州南。
- “服火齊”句:此以服飾之奇異,喻寄贈對象之志行高潔?;瘕R,火齊珠。漢張衡《西京賦》:“翡翠火齊,絡(luò)以美玉?!崩钌谱ⅲ骸盎瘕R,玫瑰珠也。”冠,此作動詞,戴帽子。切云,切云冠,古代一種高聳的帽子;切云,摩云?!冻o·九章·涉江》:“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li>
- 掄:選擇?!吨芏Y·地官·山虞》:“凡邦工入山林而掄材,不禁?!?/li>
- 忘歸:古良箭名。繁弱:古良弓名。《公孫龍子·跡府》:“龍聞楚王張繁弱之弓,載忘歸之矢,以射蛟兕于云夢之圃?!?/li>
- 中的(dì):射中靶心。《韓非子·用人》:“發(fā)矢中的,賞罰當(dāng)符?!庇猩瘢河猩裰L贫鸥Α斗钯涰f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目關(guān):目及。緡(mín)蒼鱗:釣魚。緡,釣絲,此作動詞。《詩經(jīng)·召南·何彼
矣》:“其釣維何,維絲伊緡?!?/li>
- 俛(fǔ)仰:同“俯仰”。忘賤貧:《楚辭·九章·惜誦》:“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賤貧。”蘇軾被貶黃州后,曾致信給湖州太守刁景純云:“耘老病而貧,必賜清顧,幸甚?!?/li>
- “繄(yī)我”二句:謂過去不相識,好似參辰;一旦相識,視如兄弟???,語助詞,無義?!蹲髠鳌る[公元年》:“爾有母遺,繄我獨(dú)無。”杜預(yù)注:“繄,語助?!眳ⅲ╯ēn)辰,參星和辰星,一在西方,一在東方,出沒各不相見。天倫,天然倫次,指兄弟。《穀梁傳·隱公元年》:“兄弟,天倫也?!?/li>
- 飛光:飛逝的光陰。南朝梁沈約《宿東園》詩:“飛光忽我遒,豈止歲云暮。”
- 痛飲:盡情飲酒。唐杜甫《醉時歌》:“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闭妫罕菊?。
- 文君:指卓文君。據(j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卓文君投司馬相如,“家徒四壁立”,便與相如一起到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文君當(dāng)鑪(壚),相如身自著犢鼻裈,與保傭雜作?!?/li>
- 怒嗔(chēn):發(fā)怒。
- 瓦甌:陶制的小盆子。唐杜荀鶴《溪興》詩:“山雨溪風(fēng)卷釣絲,瓦甌篷底獨(dú)酌時?!敝窆h(zhù):竹筷子。唐白居易《過李生》詩:“白甌青竹筯,儉潔無羶腥。”羞:進(jìn)獻(xiàn)食物。青芹:喻微薄之物,此指簡陋的食物。唐殷堯藩《訪許渾》詩:“為言肯共流連飲,澗有青芹罟有魚?!?/li>
- 徂(cú):及,至?!对娊?jīng)·周頌·絲衣》:“自堂徂基,自羊徂牛?!蓖跻督?jīng)傳釋詞》:“徂,亦及也。”
- 秦:指秦郵,高郵別稱。
- 拏(ná)舟:撐船。唐李賀《白虎行》:“燒丹未得不死藥,拏舟海上尋神仙?!?/li>
- 毫素:筆和紙。南朝宋顏延之《向常侍》詩:“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通殷勤:通心意。漢繁欽《定情詩》:“何以致殷勤?約指一雙銀?!?/li>
- “郢匠”句:言高手在前,難以下筆。郢匠,戰(zhàn)國時楚都郢中的巧匠,名石。斤,斧子?!肚f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yùn)斤成風(fēng),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li>
- “人生”句:此以手臂之屈伸,極言人生之短暫。宋蘇軾《吊天竺海月辯師三首》之二:“生死猶如臂屈伸,情鐘我輩一酸辛?!辈樯餍小短K詩補(bǔ)注》:“《十六觀行經(jīng)》云: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li>
- 斷梗流萍:比喻漂泊不定。
- 行行:表示情況進(jìn)展。晉陶淵明《飲酒》詩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不成?!?/li>
- “丈夫”句: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贝擞闷湔Z。
- “爐香”句:言香煙繚繞如穗狀。紆,屈曲。
- “篝火”句:言篝燈閃射光芒。篝火,即篝燈,謂置燈于竹籠中。宋王安石《寄張先郎中》詩:“篝火尚能書細(xì)字,郵筒還肯寄新詩?!边?,拔。芒,光芒。晉潘岳《射雉賦》:“麥漸漸以擢芒,雉
而朝鴝。”
- “雪風(fēng)”句:唐齊己《楚寺寒夜作》詩:“水寺閑來僧寂寂,雪風(fēng)吹去雁嗷嗷?!贝擞闷湔Z。
- 孤篷:孤舟。短榜:短槳。泝(sù):即“溯”,逆水而上。
- 無賴:指令人討厭的。紫綺裘:唐李白《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詩:“解我紫綺裘,且換金陵酒。”
- 畔牢愁:漢揚(yáng)雄仿《楚辭》所作篇名,已佚?!稘h書·揚(yáng)雄傳》:“又旁《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鳖亷煿抛⒁钇妫骸芭?,離也。牢,聊也。與君相離,愁而無聊也?!碧苿⒂礤a《和蘇郎中尋豐安里舊居寄主客張郎中》詩:“舊隱來尋通徳里,新篇寫出畔牢愁?!?/li>
- 青熒:燈光閃映貌。唐王適《江上有懷》詩:“寂寥金屏空自掩,青熒銀燭不生光?!?/li>
- 逐客:指被貶謫邊遠(yuǎn)地區(qū)的人。此謂蘇轍因其兄蘇軾烏臺詩案陷詔獄,上書以現(xiàn)任官職代贖罪,因此貶為監(jiān)筠州鹽酒稅。唐杜甫《夢李白二首》之一:“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li>
- “到處”二句:宋蘇軾《越州張中舍壽樂堂》詩:“筍如玉箸椹如簪,強(qiáng)飲且為山作主?!薄赌鲜贰ぶx南傳》:“入吾室者,但有清風(fēng);對吾飲者,唯當(dāng)明月?!彪S方,不拘何方,與“到處”意同。
- 冠蓋:古代官吏的冠服和車乘,借指貴官。唐杜甫《夢李白》詩:“冠蓋滿京華,斯人獨(dú)憔悴?!辈晃抑\:不與我合。
- 掩關(guān):閉門。與古人游:謂讀古人書如與古人游。《莊子·人間世》:“為人之所為者,人亦無疵焉,是之謂與人為徒。成而上比者,與古為徒?!?/li>
- “會須”二句:少游準(zhǔn)備訪蘇軾于黃州或滁州,故云。會須,應(yīng)須,含有將然語氣。唐貫休《休糧僧》詩:“會須得此術(shù),相共老山丘?!被次鳎茨衔髀?,今江淮地區(qū)。云
(yǎn),高聳入云的山峰。少游《與李德叟簡》云:“秋間本欲一至黃州,過舒奉見。”又《與參寥大師簡》云:“昨聞蘇就移滁州,然未知實(shí)耗,果然,甚易謀見也。蓋此去滁才三程,公便可輟四明之游,來此偕往,瑯琊山水亦不減雪竇、天童之勝。”
- “山浮”二句:寫金山、焦山與大江景色。周必大《二老堂雜志》:“金山在京口江心,號龍游寺,登妙高峰,望焦山、海門皆歷歷。此山大江環(huán)繞,每風(fēng)濤四起,勢欲飛動,故南朝謂之玉浮山?!鼻嗦荩魃椒?。唐劉禹錫《望洞庭》詩:“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北逃?,喻江水。唐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詩:“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卑刺K軾《蝶戀花·京口得鄉(xiāng)書》詞“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瓊梳擁青螺髻”,與此二句比喻相同。
- 雨檻(jiàn):雨中的欄桿。按,此處的欄桿應(yīng)是平山堂下面的欄桿,與第二句的“雕欄”有別。唐杜甫《水閣朝霽奉簡云安嚴(yán)明府》詩:“雨檻臥花叢,風(fēng)床展書卷?!弊虦\淚:形容雨打幽花的景象。
- 風(fēng)卮(zhī):風(fēng)中的酒杯。卮,一種酒器。
- “須作”句:謂此地應(yīng)當(dāng)視為淮東第一名勝。淮東,淮南東路,宋地方行政區(qū),治所在揚(yáng)州。
- 枯槁:謂窮困潦倒。《莊子·天下》:“雖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舍也?!睍x陶潛《飲酒》詩之十一:“雖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愁絕倒:指黃子理憶梅花為人所不及。絕倒,佩服之極。唐杜甫《蘇端薛復(fù)筵簡薛華醉歌》詩有“何劉沈謝力未工,才兼鮑昭愁絕倒”、“少年努力縱談笑,看我形容已枯槁”之句,此用其語。
- “花水”句:唐杜甫《江畔獨(dú)步尋花七絕句》之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惱,引逗,撩撥。
- 清淚:此指梅花上的雨水。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li>
- “甘心”句:此亦表相見恨晚之意?!短妻浴罚骸岸拍磷粜悄?,游湖州,刺史崔君張水戲,使州人畢觀,令牧閑行閱奇麗,得垂髫者十余歲。后十四年,牧刺湖州,其人已嫁生子矣,乃悵然而為《嘆花》詩曰:‘自是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如今風(fēng)擺花狼藉,綠葉成陰子滿枝?!?/li>
- “誰云”二句:言唐朝名相宋璟雖是鐵石心腸,亦鐘情于梅花。廣平,指宋璟,唐玄宗時名相,耿介有大節(jié),以剛正不阿著稱于世,封廣平郡公。唐皮日休《桃花賦序》:“余嘗慕宋廣平之為相,貞姿勁質(zhì),剛態(tài)毅狀,疑其鐵腸石心,不解吐婉媚辭。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賦》,清便富艷,得南朝徐庾體,殊不類其為人也?!敝榄^,比喻詩文美好。
- 月落參(sēn)橫: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六:“秦少游《和黃法曹梅花》詩:‘月落參橫畫角哀,暗香銷盡令人老。’世謂少游用《古善哉行》云:‘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友在門,忘寢與餐?!础懂惾虽洝份d:‘隋開皇中,趙師雄游羅浮。一日,天寒日暮,于松林間酒肆旁舍見美人,淡妝素服出迎。時已昏黑,殘雪未消,月色微明。師雄與語,言極清麗,芳香襲人。因與之叩酒家門共飲,少頃,一綠衣童來,笑歌戲舞。師雄醉寢,但覺風(fēng)寒相襲。久之,東方已白,起視乃在大梅花樹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顧月落參橫,但惆悵而已?!酥儆螌?shí)用此事?!眳ⅲ撬廾?。
- 暗香:宋林和靖《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绷钊死希骸豆旁娛攀住分唬骸八季钊死?,歲月忽已晚?!?/li>
- “天分”二句:謂時不我待,賞花及時。唐杜甫《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詩:“共指西日不相貸,喧呼且覆杯中淥。”貸,借。轉(zhuǎn)盼,轉(zhuǎn)眼一瞬間。
- “要須”二句:唐杜甫《蘇端薛復(fù)筵簡薛華醉歌》詩:“安得健步移遠(yuǎn)梅,亂插繁花向晴昊。”要須,應(yīng)須,必須。昊(hào),上天。
- “渭清”句:謂渭水自清,非謂勝過涇水之濁。語出《詩經(jīng)·邶風(fēng)·谷風(fēng)》:“涇以渭濁,湜湜其沚?!泵珎鳎骸皼芪枷嗳?,而清濁異?!蔽记?,喻人品之高潔。
- “蘭芳”句:謂蘭花自芳,本與愛慕無關(guān)。蘭芳,亦喻人品之高潔?!冻o·招魂》:“結(jié)撰至思,蘭芳假些。”王逸注:“蘭芳,以喻賢人?!鄙儆巍杜c蘇子由著作簡》:“古語有之:‘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某雖不敏,竊事斯語?!?/li>
- 季葉:猶末世。
- 古人:指徐仲車、蔡彥規(guī)。少游《徐仲車食于學(xué)官吏或以為不可欲罷去之太守不聽禮遇如初感之而作》詩云:“古人骨已朽,來者復(fù)誰繼?仲車天下士,固非許丞類。至行通神明,問學(xué)有根柢?!敝佘嚒都那厣儆翁摗吩娨嘣疲骸白佑眯挠谖?,知者蔡彥規(guī)。彥規(guī)今死矣,誰能述所為?若說子用心,古人如此稀?!?/li>
- 職當(dāng):正當(dāng)。灑掃:灑水掃地?!墩撜Z·子張》:“子夏之門人小子,當(dāng)灑掃應(yīng)對進(jìn)退,則可矣?!?/li>
- 匏(páo)系:比喻拘滯一處。此時少游尚未入仕,故云。匏,即匏瓜,葫蘆的一種,味苦不能食?!墩撜Z·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又少游《書輞川圖后》:“幅巾杖屨,棋弈茗飲,或賦詩自娛,忘其身之匏系于汝南也。”遲暮,年老?!冻o·離騷》:“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li>
- 來章:指徐仲車《寄秦少游太虛》詩中提及蔡彥規(guī)之死。少游《與參寥大師簡》:“蔡彥規(guī)已卒關(guān)中,今歸葬山陽,可傷!朋友凋落如此?!币嗵峒安虖┮?guī)之死。存沒:唐杜甫有《存歿口號》詩,詩中一寫存,一寫歿,此用其意。沒,同“歿”,死。
- 淚如注:形容傷慟之深。《世說新語·言語》:“聲如震雷破山,淚如傾河注海?!?/li>
- 會看:張相《詩詞曲辭語匯釋》:“會,猶當(dāng)也,應(yīng)也。有時含有將然語氣?!碧茥罹拊础冻暧隈€馬》詩:“長得聞詩歡自足,會看春露濕蘭叢?!?/li>
- 拂云霄:唐李白《醉后贈王歷陽》詩:“筆蹤起龍虎,舞袖拂云霄?!?/li>
- 參差(cēn cī):紛亂貌。三國魏曹植《公宴》詩:“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參差?!膘V(jì)光:雨停后的日光。唐錢起《紫參歌》:“春風(fēng)宛轉(zhuǎn)虎溪傍,紫翼紅翹翻霽光。”
- 禁路:猶御道,供帝王車駕行走之路。唐盧綸《酬包佶郎中覽拙卷后見寄》詩:“禁路看山歌自緩,云司玩月漏應(yīng)疏?!?/li>
- 亂絮:紛飛的柳絮。
- 蔫花:殘花。唐韓偓《春盡日》詩:“樹頭初日照西檐,樹底蔫花夜雨沾?!?/li>
- 經(jīng)旬:十天。唐杜甫《江畔獨(dú)步尋花七絕句》之一:“走覓南鄰愛酒伴,經(jīng)旬出飲獨(dú)空床?!?/li>
- 長楊:漢揚(yáng)雄《長楊賦》的省稱。揚(yáng)雄,蜀郡成都人,漢成帝時,客有薦揚(yáng)雄文似司馬相如,侍從郊祠羽獵,至射熊館還,上《長楊賦》。見《漢書·揚(yáng)雄傳》。唐李頎《寄司勛盧員外》詩:“早晚薦雄文似者,故人今已賦長楊?!?/li>
- 西津:西津渡,在鎮(zhèn)江西北九里,與金山隔江相望。初弦:農(nóng)歷每月初七、八的月亮如弓弦,故稱。南朝梁庾肩吾《奉使江州舟中七夕》詩:“九江逢七夕,初弦值早秋?!?/li>
- “水氣”句:唐韓愈《題臨瀧寺》詩:“潮陽未到吾能說,海氣昏昏水拍天?!?/li>
- “清渚”句:言清渚白沙,與月光水光互為映襯,不能分辨。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li>
- 檐楯(shǔn):屋檐和欄桿。楯,欄桿的橫木,泛指欄桿。宋孫覺《斗野亭寄子由》詩:“檐楯斗杓落,簾幃河漢傾?!?/li>
- 旌幢(chuánɡ):旌旗。唐白居易《行次夏口先寄李大夫》詩:“曾陪劍履升鸞殿,欲謁旌幢入鶴樓?!?/li>
- 鼓吹(chuì):鼓吹樂,古代用鼓、鉦、簫、笳等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合奏的樂曲,初用于軍中,后也用于官衙、宮廷。
- “香槽”句:唐李賀《將進(jìn)酒》詩:“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辈?,酒槽,榨酒時用來盛酒的容器。
- 歌扇:歌舞時用的扇子。北周庾信《和趙王看伎》詩:“綠珠歌扇薄,飛燕舞衫長?!庇褚粎玻河魉闹車@著美麗的歌女。
- 二十四橋:《方輿勝覽》卷四十四“揚(yáng)州”:“二十四橋,隋置,并以城門坊市為名。后韓今坤省筑州城,分布阡陌,別立橋梁,所謂二十四橋者,或存或廢,不可得而考?!碧贫拍痢都膿P(yáng)州韓綽判官》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 臺星:三臺星,古以此星象征三公之位?!逗鬂h書·孝安帝紀(jì)論》:“推咎臺衡,以答天眚。”李賢注:“臺謂三臺,天公象也。”廣寒宮:月宮。相傳唐玄宗曾于八月十五日夜游月中,見一大宮府,匾額上題曰“廣寒清虛之府”。見舊題柳宗元《龍城錄》。
- “
(yàn)翔”二句:《莊子·逍遙游》:“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fù)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
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惫笞ⅲ骸案饕缘眯詾橹痢⒆员M為極也?!迸钶铮褐覆輩?。
雀,小鳥。
- “我思”四句:懷戰(zhàn)國時齊孟嘗君事。田文,戰(zhàn)國齊人,號孟嘗君,為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以善養(yǎng)士著稱?!妒酚洝っ蠂L君傳》:“孟嘗君時相齊,封萬戶于薛。其食客三千人?!?/li>
- 陳跡:舊跡,遺跡?!肚f子·天運(yùn)》:“夫六經(jīng),先王之陳跡也,豈有所以跡哉?!?/li>
- 荒冢(zhǒnɡ):荒涼的墳?zāi)?。唐張繼《河間獻(xiàn)王墓》詩:“偶過河間尋往跡,卻憐荒冢帶寒煙?!睙熓彛涸茻熁\罩的草地。
- “又思”四句:懷春秋時孔子弟子原憲事。《莊子·讓王》:“原憲居魯,環(huán)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牗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濕,匡坐而弦。子貢乘大馬,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往見原憲。原憲華冠縰履,杖藜而應(yīng)門。子貢曰:‘嘻,先生何病?’原憲應(yīng)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xué)而不能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迂曞已捕欣⑸!痹瓚?,孔子弟子。環(huán)堵,指狹小的居室?!痘茨献印ぴ烙?xùn)》“環(huán)堵之室”高誘注:“堵長一丈,高一丈,故曰環(huán)堵。”杖藜:拄著藜的老莖做的手杖。堯、禹,上古的圣君。
- “如今”句:唐汪遵《燕臺》詩:“如今寂寞無人上,春去秋來草自生?!?/li>
- “送君”二句:唐劉禹錫《送春曲三首》之三:“春景去,此去何時回?”
- “世間”句: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詩:“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li>
- “笑指”句:謂有歸隱之意。唐呂巖《六言》詩:“古洞眠來九載,流霞飲幾千杯。逢人莫話他事,笑指白云去來。”歸去來,歸去。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li>
- “文章”句:謂蘇軾詩文在域外也有不少人欣賞?!盾嫦獫O隱叢話》前集卷四十一:“子由《奉使契丹寄子瞻》詩云:‘誰將家集過幽都,每被行人問大蘇。莫把文章動蠻貊,恐妨談笑臥江湖?!恕稒璩羌分性娨病!稘扑嗾勪洝吩疲骸畯埵|叟奉使大遼,宿幽州館中,有題蘇子瞻《老人行》于壁間者。聞范陽書肆,亦刻子瞻詩數(shù)十篇,謂之《大蘇集》。子瞻名重當(dāng)代,外至夷蠻,亦愛服如此。蕓叟題其后曰:“誰傳佳句到幽都,逢著行人問大蘇?!薄硕渑c子由之詩全相類,疑好事者改之也。”唐杜甫《南征》詩:“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li>
- 鴨綠:鴨綠江。徐競《高麗圖經(jīng)·封境》:“鴨綠之水,源出靺鞨,其色如鴨頭,故以名之?!辈畛兀阂馔狻L评疃恕豆艅e離》詩之一:“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li>
- “穎士”句:借贊唐代著名文章家蕭穎士贊蘇軾。蕭穎士,字茂挺,唐蘭陵(今江蘇常州)人。開元間登進(jìn)士第,對策第一。官集賢校理。宰相李林甫惡其不附己,數(shù)罷去。倭國遣使入朝,自陳國人愿得蕭夫子為師,中書舍人張漸等諫不可而止。官至揚(yáng)州功曹參軍。后客死汝南逆旅,門人謚曰文元先生。文章與李華齊名。有《蕭茂挺文集》。見《新唐書·蕭穎士傳》。倭國,指日本。
- “樂天”句:借贊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贊蘇軾。樂天,白居易字。雞林,古國名,即新羅。唐元稹《白氏長慶集序》:“雞林賈人求市頗切,自云本國宰相每以百金換一篇,其甚偽者,宰相輒能辨別之。自篇章以來,未有如是流傳之廣者。”
- “節(jié)旄”句:借贊漢代名臣蘇武的氣節(jié)贊同姓的蘇軾。蘇武,字子卿。武帝時出使匈奴,被留。匈奴單于脅迫其投降,武不屈,持漢節(jié)牧羊十九年,“節(jié)旄盡落”。事見《漢書·蘇武傳》。節(jié)旄,旌節(jié)上所綴的牦牛尾飾物。唐盧照鄰《雨雪曲》:“節(jié)旄零落盡,天子不知名。”
- “辯舌”句:借贊戰(zhàn)國時縱橫家蘇秦的辯才贊同姓的蘇軾。蘇秦,戰(zhàn)國時東周洛陽人。初說秦惠王吞并天下,不用。后游說燕、趙、韓、魏、齊、楚六國,合縱抗秦,“佩六國相印”,是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見《史記·蘇秦列傳》。又同書載:“太史公曰:蘇秦兄弟三人,皆游說諸侯以顯名,其術(shù)長于權(quán)變?!?/li>
- “奉使”句:宋蘇軾《次韻孔常父送張?zhí)煊X河?xùn)|提刑》詩:“脫帽風(fēng)流馀長史,埋輪家世本留侯?!保ㄩL史,指唐書法家張旭;留侯,指漢開國名臣張良)此處少游同蘇軾一樣,用前朝風(fēng)流家世,以切合所詠之姓。
- 岑(cén):山峰。南朝宋謝靈運(yùn)《晚出西謝堂》詩:“步出西城門,遙望城西岑?!眳蜗蜃ⅲ骸搬逡??!?/li>
- 黃冠:道士之冠,亦借指道士。
- 徑醉:就醉了。按正常語序,此二字應(yīng)在“頹然”后?!妒酚洝せ袀鳌罚骸埃ù居冢湛謶指┓?,不過一斗徑醉矣?!鳖j然:倒下貌。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 “風(fēng)吹”句:用望夫石的故事詠?zhàn)淼朗渴?。劉義慶《幽明錄》:“武昌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古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yuǎn)赴國難,攜弱子餞送北山,立望夫而化為立石,因以為名焉?!碧仆踅ā锻蚴吩姡骸巴蛱?,江悠悠?;癁槭换仡^。上頭日日風(fēng)復(fù)雨,行人歸來石應(yīng)語。”山之阿,山的曲折處?!冻o·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li>
- “常隨”句:用仙人王子喬的故事詠?zhàn)淼朗渴⑾颉读邢蓚鳌ね踝訂獭罚骸巴踝訂陶?,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桓良日:‘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xí)r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shù)日而去?!?/li>
- “但有”句:謂只留下了衣冠冢?!稘h書·郊祀志上》:“黃帝以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范致明《岳陽風(fēng)土記》:“寶慈觀,乃張真人煉丹飛升之所,弟子葬其衣冠,俗謂之衣冠冢?!?/li>
- “異物”二句:言野老農(nóng)夫不識怪石,終為賢者所得。異物,指珍異的石頭。
- 華陰:楊氏郡望。香案吏:指隨侍帝王的官員。《新唐書·儀衛(wèi)志》:“宰相、兩省官對班于香案前,百官班于殿庭?!?/li>
- 忘年友:不拘年齡輩分而結(jié)成的知心朋友。《南史·何遜傳》:“遜字仲言,八歲能賦詩,弱冠,州舉秀才。南鄉(xiāng)范云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jié)忘年交?!?/li>
- 西垣:中書省。視草:奉旨修正、起草詔諭一類公文。據(jù)《續(xù)資治通鑒長編》載,元豐七年(1084)十月,使給事中朝奉郎、守起居郎楊景略為試中書舍人。
- 大夢:喻指人生?!肚f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后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后知此其大夢也?!?/li>
- “啟母”句:用夏啟母化石的典故詠?zhàn)淼朗渴?。古代神話傳說夏禹妻涂山氏生啟而化為石?!稘h書·武帝紀(jì)》:“朕用事華山,至于中岳,獲駮麃,見夏后啟母石?!鳖亷煿抛ⅲ骸皢?,夏禹子也。其母涂山氏女也。禹治鴻水,通
轅山,化為熊,謂涂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硖?,誤中鼓。涂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方生啟,禹曰:‘歸我子?!票狈蕉鴨⑸?。事見《淮南子》?!?/li>
- “谷城”句:用張良與黃石公的故事詠?zhàn)淼朗渴?。《史記·留侯世家》:“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曰:‘……十三年孺子見我濟(jì)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li>
- “西域”句:用陳
菩薩與迦毗羅仙的故事詠?zhàn)淼朗渴j?img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3/06/12372968671739.jpg" alt="" />(nà),菩薩名,新因明學(xué)之祖。相傳與迦毗羅仙之化石者問答,石為之裂?!遁o行錄》十之一曰:“迦毗羅仙恐身死,往自在天問。天令往頻陀山取馀甘子食,可延壽。食已,于林中化為石,如床大。有不逮者,書偈問石。后為陳
菩薩斥之。書偈,石裂?!?/li>
- 堅頑:猶頑強(qiáng)堅定。唐白居易《微之重夸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羅剎之謔……》詩:“誰知太守心相似,抵滯堅頑兩相馀?!?/li>
- “何當(dāng)”二句:仍用《列仙傳·王子喬》事典。蒼霞,青云。唐韓愈《讀東方朔雜事》詩:“一旦不辭訣,攝身凌蒼霞?!?/li>
- 大梁圻(qí):大梁,即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圻,猶畿,京城四周千里之地。
- 雙闕:指伊闕。闕,城門兩邊的高臺?!端?jīng)注》卷十五:“伊水又北入伊闕,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此借指京都。三國魏曹植《贈徐幹》詩:“聊且夜行游,游彼雙闕間?!?/li>
- 勾陳:即鉤陳,星官名。劉向《說苑·辨物》:“璿璣,謂北辰,勾陳樞星也?!?/li>
- 夷門:戰(zhàn)國魏都城大梁的東門。壯下屬:《史記·魏公子列傳》:“(侯)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市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庇郑骸疤煜轮T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巖穴隱者,不恥下交,有以也?!?/li>
- “皋
(xiè)”句:皋,指皋陶,相傳為舜之賢臣,掌刑法。《尚書·大禹謨》:“禹曰:‘皋陶邁種德,德乃降,黎民懷之?!?img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3/06/12372990512854.jpg" alt="" />,即“偰”,通作“契”,舜之賢臣?!渡袝に吹洹罚骸暗墼唬骸?,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li>
- 曾中書:指宋古文家曾鞏,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人。嘉祐間進(jìn)士,官至中書舍人。工文章,以簡潔著稱。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有《元豐類稿》。
- 門戶:門徑?!墩撜Z·子張》:“譬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瞰:窺視。按,少游《曾子固哀詞》“彼崔蔡之紛紛兮,孰云窺其藩翰”與此句意同。
- “筆勢”四句:徐《箋》:“謂曾鞏文章起源于六經(jīng),終至浩渺如長淮而入于海。”長淮,淮水?!渡袝び碡暋罚骸皩?dǎo)淮自桐柏,東會于泗、沂,東入于海?!庇x濫,即濫觴,指江河發(fā)源處水很小,僅可浮起酒杯。暫,短時間。《說文·日部》:“暫,不久也?!薄盾髯印ぷ拥馈罚骸拔粽呓鲇卺荷?,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風(fēng),則不可涉也?!薄端问贰ぴ杺鳌罚骸盀槲恼?,上下馳騁,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經(jīng),斟酌于司馬遷、韓愈,一時工作文詞者,鮮能過也?!?/li>
- “斯人”句:用唐杜甫《遣興五首》之四“爽氣不可致,斯人今則亡”成句。斯人,此人。按,曾鞏卒于元豐六年(1083),年六十五。
- “悲歌”句:化用唐杜甫《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悵望聊歌紫芝曲,時危慘澹來悲風(fēng)?!?/li>
- 邢侯:指邢敦夫。侯,古時對人的尊稱。臥疴(kē):臥病。南朝宋謝靈運(yùn)《登池上樓》詩:“徇祿及窮海,臥疴對空林。”按,《王直方詩話》云:“惇夫自少便多憔悴感慨之意,其作《秋懷詩》云:‘高歌感人心,心悲將奈何。’其作《棗陽道中》詩云:‘有意問山神,此生復(fù)來否?’已而果卒于漢東?!睗h東,即隨州。
- 深衷:內(nèi)心的情愫。
- “賡者”句:謂賡和者有黃庭堅、陳師道、秦觀等人。賡,賡和,即以詩詞相酬答。二三子,幾個人。唐韓愈《山石》詩:“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li>
- “翕(xī)然”句:謂同聲相應(yīng)。翕然,一致貌?!稘h書·楊敞傳》:“宮殿之內(nèi),翕然同聲?!斌享嗤?,語本《詩經(jīng)·小雅·鼓鐘》:“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泵珎鳎骸绑享?,東方之樂也。同音,四縣皆同也?!?/li>
- “不為”句:化用唐韓愈《北極贈李觀》詩:“無為兒女態(tài),憔悴悲賤貧?!?/li>
- “頗形”句:語出《毛詩序》:“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fēng),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
- 屬(zhǔ)有:正有。屬,適,正?!秶Z·魯語上》:“(魯莊)公曰:‘吾屬欲美之。’”韋昭注:“屬,適也?!鄙剿睿焊呱搅魉那橹隆!读凶印珕枴罚骸安拦那伲驹诟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驹诹魉g娮悠谠唬骸圃?,洋洋兮若江河?!浪睿娮悠诒氐弥??!?/li>
- 因之:托之于。絲與桐:代指琴。古代琴多以桐木配絲弦制成,故云。漢王粲《七哀詩》之二:“絲桐感人情,為我發(fā)悲音?!?/li>
- 解手:分手。唐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兩都相望,于別何有,解手背面,遂十一年?!蓖じ蓿核叺钠降?。
- 遷:晉升。右史:中書省職官起居舍人的別稱。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容齋隨筆》:“起居郎曰左史,起居舍人曰右史,至宋猶沿其稱?!碧喊彩妗4擞谩墩撜Z·子路》:“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li>
- “初閱”句:寫聞對方授職而為之欣喜。徐《箋》云:“閱除書而‘國為狂’,非蘇軾不足以當(dāng)之?!背龝莨偈诼毜奈臅?。唐韋應(yīng)物《始除尚書郎別善福精舍》詩:“除書忽到門,冠帶便拘束?!?/li>
- 儒發(fā)冢:借詩禮之名,行盜墓之實(shí)。語本《莊子·外物》:“儒以詩禮發(fā)冢。大儒臚傳曰:‘東方作矣,事之何若?’”郭象注:“詩禮者,先王之陳跡也,茍非其人,道不虛行,故夫儒者乃有用之為奸,則跡不足恃也?!薄皷|方作矣”,司馬彪注:“日出?!鄙儆问悄耆伦鳌锻醵▏⒄撜Z序》云:“自熙寧初王氏父子以經(jīng)術(shù)得幸,下其說于太學(xué),凡置博士、試諸生,皆以新書從事。不合者黜罷之,而諸儒之論廢矣?!薄叭灏l(fā)冢”,似指此。又是年秋作《登南京妙峰亭》詩:“金鎚初控頤,已復(fù)東方作?!币嘤们f子典故,“東方作”即“日出”。
- 女爭桑:喻新舊黨之爭。爭桑,爭奪桑樹?!妒酚洝翘兰摇罚骸俺酰呉乇傲菏现幣c吳邊邑之女爭桑,二女家怒相滅,兩國邊邑長聞之,怒而相攻,滅吳之邊邑。吳王怒,故遂伐楚,取兩都而去。”
- “東坡”句:蘇軾被貶黃州,營筑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其《醉蓬萊》詞云:“搖落霜風(fēng),有手栽雙柳?!庇制洹缎炀嗤燹o》云:“雪后獨(dú)來栽柳處,竹間行復(fù)采茶時?!碧屏谠斗N柳戲題》詩:“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碧K軾種柳事與柳宗元同。
- “聞?wù)f”句:用召公故事來贊頌蘇軾。召(shào),西周時的召公奭,也稱召伯。棠,棠梨,一種落葉喬木,又名甘棠?!对娊?jīng)·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泵颍骸啊陡侍摹?,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國?!敝艽俟珚]曾在甘棠樹下處理獄訟,后人緬懷他,也愛及其樹。徐《箋》云:“二句謂黃州人民思蘇軾之德,而張耒則無東坡種柳之事?!逼溲陨跏?。
- 飄忽:迅疾貌。晉陸機(jī)《嘆逝賦》:“時飄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將及?!毙菤猓盒撬夼c節(jié)氣,借指時光。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之十九:“冉冉星氣流,亭亭復(fù)一紀(jì)?!贬蓿╟ú):往。
- 青陽:春天?!妒印と室狻罚骸按簽榍嚓?,夏為朱明。”
- 赤白:特指桃花李花,泛指各種花。唐李益《聽唱赤白桃李花》詩:“赤白桃李花,先皇在時曲。”
- 搴(qiān)幃:撩起帳幔。宋梅堯臣《雪詠》詩:“雪色混青冥,搴幃宿酒醒。”
- 岸幘(zè):掀起頭巾露出前額,形容灑脫無拘束。唐韋應(yīng)物《休暇東齋》詩:“岸幘偃東齋,夏天清曉露?!痹品澹籂钊缟椒宓脑啤L贫鸥Α秾τ陼鴳炎哐S主簿》詩:“東岳云峰起,溶溶滿太虛。”
- 屨(jù):鞋子。
- 參差(cēn cī):蹉跎。唐太宗《帝京篇十首》其五:“煙霞交隱映,花鳥自參差?!鄙儆巍端堃鳌吩~:“玉佩丁東別后,悵佳期、參差難又?!?/li>
- 蹭蹬(cènɡ dènɡ):險阻難行,引申為失意潦倒。唐杜甫《上水遣懷》詩:“蹭蹬多拙為,安得不皓首。”琴觴(shānɡ)趣:撫琴喝酒的雅趣。觴,一種酒器,借指酒。《晉書·陶潛傳》:“唯遇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唐白居易《再授賓客分司》詩:“賓友得從容,琴觴恣怡悅。”
- “撫事”二句:寫對時事的感念。撫事,感念時事。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眲佑膶ぃ鹆藢ぴL幽勝之念。唐李商隱《閑游》詩:“尋幽殊未極,得句總堪夸?!边z遠(yuǎn)慕,留下對遠(yuǎn)世美政的追慕。
- “秣馬”句:給車軸涂油脂,給馬匹喂草料。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于盤兮,終吾生以徜徉?!?/li>
- 行行:不停地前行。《古詩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辈恢埽荷裨捴械纳矫?,在昆侖山的西北?!冻o·離騷》:“路不周以左轉(zhuǎn)兮,指西海以為期。”
- 吳會(kuài):東漢分舊會稽郡為吳郡、會稽二郡,并稱吳會,即今江蘇長江以南及浙江大部分地區(qū)。褊小:狹小。《左傳·隱公四年》:“石碏使告于陳曰:‘衛(wèi)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
- 天雞:神話中天上的雞。任昉《述異記》卷下:“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則鳴,天下雞皆隨之鳴?!碧评畎住秹粲翁炖岩髁魟e》詩:“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li>
- “劍戟”句:此以劍戟形容奇峰。唐韓愈《奉和裴相公東征途經(jīng)女兒山下作》詩:“旗穿曉日云霞雜,山倚秋空劍戟明。”
- 徑復(fù):回環(huán)往復(fù)。《楚辭·招魂》:“川谷徑復(fù),流潺湲些。”王逸注:“徑,過也。復(fù),反也。”
- 攢(cuán)叢:叢聚。《楚辭·九章·涉江》:“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猨狖之所居?!?/li>
- “猿吟”句:語出《楚辭·招隱士》:“猨狖群嘯兮虎豹嗥?!?/li>
- “中有”二句:《孔叢子·記義》:“孔子讀《詩》及《小雅》,喟然而嘆曰:‘……于《考槃》見遁世之士而不悶也?!倍菔溃苁离[居。
(bì),閉。
- “被(qī)蘭”句:《楚辭·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薄冻o·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寶璐?!蓖跻葑ⅲ骸霸诒吃槐?。言已背被明月之珠,腰佩美玉,德寶兼?zhèn)?,行度清白也。”洪興祖補(bǔ)注:“《淮南》云:‘明月之珠,不能無颣?!⒃疲骸构庵椋兴圃鹿?,故曰明月’?!?/li>
- 夜鍛:夜里打鐵。此似用三國魏嵇康事,嵇康為竹林七賢之代表人物,《晉書》本傳謂其“性絕巧而好鍛,宅中有一柳樹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鍛”。沆瀣(hànɡ xiè):夜間霧氣凝成的露水,舊謂仙人所飲?!冻o·遠(yuǎn)游》:“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
- 朝琴:早晨撫琴。庇青蔥:被遮蔽在青蔥的大樹下。按,嵇康善鼓琴,此句似亦用嵇康事。
- 騎星:指游仙?!肚f子·大宗師》:“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于列星。”傅說星,在箕宿、尾宿之間,相傳為傅說死后升天而化。南朝梁江淹《秋夕納涼奉和刑獄舅》詩:“騎星謝箕尾,濯發(fā)慚陽阿。”
- 巢許:巢父和許由的并稱。相傳帝堯讓位給二人,不受,皆隱居不仕。漢蔡邕《郭有道碑文》:“將蹈鴻涯之遐跡,紹巢許之絕軌。”
- 眄(miǎn):斜視,引申為一般的看。區(qū)中:人世間。
- “飛埃”句:謂從峰頭下望人間,人影如點(diǎn)點(diǎn)飛塵集聚在毫芒般細(xì)小的物體上。
- 問津:原義是詢問渡口,引申為尋訪。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欣然規(guī)往,未果……后遂無問津者?!笨姡╩iù):同“謬”。
- 鴻蒙: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tài)?!肚f子·在宥》:“云將東游,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背尚⑹瑁骸傍櫭?,元?dú)庖??!?/li>
- “藝籍”句:謂秦始皇焚書。祖龍,指秦始皇?!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三十六年)秋,使者從關(guān)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裴骃集解引蘇林曰:“祖,始也;龍,人君象。謂始皇也?!?/li>
- 斯文:古代指禮樂教化、典章制度?!墩撜Z·子罕》:“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
- 矜:憐憫。黔首:戰(zhàn)國及秦代對平民的稱謂。《史記·秦始皇本紀(jì)》:“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jiān),更名民曰黔首?!?/li>
- 雋(jùn):通“俊”,才德超卓的人。
- 揚(yáng)馬:揚(yáng)雄和司馬相如,皆漢代著名辭賦家。
- “韓柳”句:指韓柳倡導(dǎo)古文運(yùn)動。韓柳,韓愈和柳宗元,皆唐代古文大家。頹浪,衰頹的波浪,比喻衰敗。唐李白《古風(fēng)五十九首》之一:“揚(yáng)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li>
- “建安”句:漢末建安年間,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皆善詩文,風(fēng)格高古遒勁,《文心雕龍·時序》稱之為“建安風(fēng)骨”。少游《徐得之閑軒》詩亦云:“建安自古多俊髦?!?/li>
- 風(fēng)概:風(fēng)度氣概。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始救生人,終明風(fēng)概?!背牛撼啃鄯?。
- “玉繩”二句:謂以上諸人文章與星月爭光。玉繩,星名。青冥:青天。
- 奕世:累世,代代?!秶Z·周語上》:“奕世載德,不忝前人。”末光:馀輝。
- 經(jīng)緯:條理,秩序?!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岸Y,上下之紀(jì),天地之經(jīng)緯也?!笨追f達(dá)疏:“言禮之于天地,猶織之有經(jīng)緯,得經(jīng)緯相錯乃成文,如天地得禮始成就?!睙o妄:本《周易》卦名,此指邪道不行?!盾髯印ぶ婧稀罚骸氨竞鯚o妄之治,運(yùn)乎無方之事,應(yīng)變不失之謂當(dāng)?!?/li>
- 兒曹:兒輩。
- 覆醬:覆蓋醬缸,比喻著作毫無價值,或無人理會?!稘h書·揚(yáng)雄傳下》:“鉅鹿侯芭常從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劉歆亦嘗觀之,謂雄曰:‘空自苦!今學(xué)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醬瓿也?!坌Χ粦?yīng)?!?/li>
- 原心:推究本意。自誣:自欺。唐杜甫《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峽……》詩:“丘壑曾忘返,文章敢自誣。”
- 猥:茍且。私所尚:偏愛自己喜歡的東西。
- “螳螂”句:《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dāng)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li>
- 精衛(wèi):古代神話中銜石填海的鳥。《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炎帝之少女名曰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变闈q:溟海與漲海,泛指大海。南朝宋謝靈運(yùn)《游赤石進(jìn)帆?!吩姡骸颁闈q無端倪,虛舟有超越?!崩钪芎沧ⅲ骸颁椤q,皆海也。”
- 咄咄(duō):感嘆聲,表示責(zé)備。
- 鹓鸞:鳳凰一類的鳥,比喻賢者。唐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戶宅餞崔使君序》:“城池當(dāng)要害之沖,寮寀盡鹓鸞之選。”
- 黃口:雛鳥。劉向《說苑·敬慎》:“孔子見羅者,其所得者皆黃口也。孔子曰:‘黃口盡得,大爵(雀)獨(dú)不得,何也?’”冗長:煩多。
- 投袂(mèi):甩袖,表示激動。南朝梁江淹《雜體三十首·劉太尉傷亂》:“投袂既憤懣,撫枕懷百慮。”睇(dì):望。
- 亮:明白。南朝宋謝靈運(yùn)《游南亭》詩:“我志誰與亮?賞心唯良知。”
- 邗(hán)溝:即邗江,今江蘇境內(nèi)自揚(yáng)州至淮安的一段運(yùn)河,傳為春秋時吳王夫差所開。
- 菰:一種生在池沼中的草本植物,嫩莖經(jīng)菌類寄生后膨脹,即茭白,結(jié)實(shí)稱菰米,可食。蒲:即香蒲,一種生在水邊或池沼中的草本植物,葉呈狹長線形,嫩芽可食,稱蒲菜。
- 月團(tuán):茶餅名。蔡襄《茶錄》:“碾茶先以凈紙密裹捶碎,然后熟碾。其大要旋碾即色白,或經(jīng)宿則色昏矣?!毙履耄杭葱胄?。瀹(yuè):烹茶或泡茶?;ù桑褐覆柰搿?/li>
- 連卷(quán):猶連蜷,長而彎曲的樣子。雌蜺:副虹,雙虹中色彩淺淡的虹。虹現(xiàn)可以預(yù)測晴雨。民諺:“東虹晴,西虹雨?!蹦铣荷蚣s《郊居賦》:“駕雌蜺之連卷,泛天江之悠永?!?/li>
- “逐雨”句:言鵓鳩因晴雨變化而鳴噪追逐。陸佃《埤雅·釋鳥》:“鵓鳩灰色無繡頸,陰則屏逐其匹,晴則呼之。語曰‘天將雨,鳩逐婦’者是也。”
- 萬妝相向舞:無數(shù)盛妝的女子相對而舞。萬,泛言其多。
- 纏頭,古代歌舞藝人表演完畢,客以羅錦為贈,稱纏頭。唐杜甫《即事》詩:“笑時花近眼,舞罷錦纏頭。”《太平御覽》卷八一五引《唐書》:“舊俗賞歌舞人,以錦彩置之頭上,謂之纏頭?!?/li>
- 冬晷(ɡuǐ):冬天的日影?!吨荀滤憬?jīng)》卷上:“冬至日晷長,夏至日晷短?!?/li>
- “中間”二句:此以燕子疾速飛翔比喻時間之迅即流逝??蹋嫊r單位。古代以漏壺計時,一晝夜分為一百刻。倏(shū),迅疾貌。晉陶淵明《飲酒》之三:“一生復(fù)能幾,倏如流電驚?!?/li>
- 飡(cān):同“餐”。
- 申:古人以地支計時,申時為下午三時至五時。
- 忽忽:猶匆匆?!冻o·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兮其將暮。”竟何就:即竟何成。唐韓愈《暮行河堤上》詩:“謀計竟何就,嗟嗟世與身?!?/li>
- 中腸:猶內(nèi)心。三國魏曹植《送應(yīng)氏二首》之二:“愛至望苦深,豈不愧中腸?!?/li>
- “天地”二句:化用唐李白《擬古十二首》之九:“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蹦媛?,客舍,旅館。轉(zhuǎn)商,謂漏壺之箭升降。商,指漏壺中箭上的刻度。《詩經(jīng)·齊風(fēng)·東方未明》“狂夫瞿瞿”孔穎達(dá)疏:“《尚書緯》謂刻為商。”
- 慨慷:即慷慨,為押韻而倒其文;感慨,激昂。晉左思《雜詩》:“壯齒不恒居,歲暮常慨慷。”
- 兩行:謂不執(zhí)著于是非的爭論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肚f子·齊物論》:“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郭象注:“任天下之是非。”又少游《無題二首》亦云:“達(dá)觀聽兩行,昧者乃多態(tài)?!?/li>
- 布衾(qīn):布被。
- 宿莽:經(jīng)冬不死的草?!冻o·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蓖跻葑ⅲ骸安荻凰勒?,楚人名曰宿莽?!?/li>
- 蘭茝(zhǐ):兩種香草名。茝,同“芷”?!冻o·悲回風(fēng)》:“故荼薺不同畝兮,蘭芷幽而獨(dú)芳?!?/li>
- 局促:匆促,短促。唐杜甫《夢李白二首》之二:“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li>
- 孟夏:農(nóng)歷四月。晉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詩之一:“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 林塘:樹林池塘。南朝梁劉孝綽《侍宴餞庾于陵應(yīng)詔》詩:“是日青春獻(xiàn),林塘多秀色。”晴輝:晴天的日光。唐權(quán)德輿《洞庭春溜滿賦》:“接遠(yuǎn)色于青草,散晴輝于白
?!?/li>
- 藻荇(xìnɡ):水藻與荇。荇,一種水生草本植物,葉呈對生圓形。唐溫庭筠《開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不得與鄉(xiāng)計偕……》詩:“躍魚翻藻荇,愁鷺?biāo)缣J?!毕嘁蛞溃夯ハ嘁酪?。南朝宋謝靈運(yùn)《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li>
- 叢薄:叢生草木。《楚辭·招隱士》:“叢薄深林兮人上慄?!焙榕d祖補(bǔ)注:“深草曰薄?!?/li>
- “眾鳥”句:晉陶淵明《詠貧士》詩之一:“朝霞開宿霧,眾鳥相與飛?!?/li>
- “高城”二句:寫日暮時風(fēng)景如畫。南朝齊謝朓《銅雀悲》詩:“落日高城上,馀光入繐帷?!蹦铣沃x靈運(yùn)《石壁精舍還湖中》詩:“林壑?jǐn)筷陨葡际障??!?/li>
- 即事:晉陶淵明《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li>
- 撫己:省察自己。晉陶淵明《歲暮和張常侍》詩:“撫己有深懷,履運(yùn)增慨然。”
- 超搖:心神不寧貌?!冻o·七諫·謬諫》:“心悇憛而煩冤兮,蹇超搖而無冀?!比岷玻好P。晉左思《詠史》詩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li>
- 徙(xǐ)倚:流連徘徊?!冻o·遠(yuǎn)游》:“步徙倚而遙思兮,怊惝怳而乖懷?!毕遥呵傧遥@里用作動詞,彈琴。金徽:借指琴?;?,系琴弦之繩。梁元帝《秋夜》詩:“金徽調(diào)玉軫,茲夕撫離鴻?!?/li>
- 美人:指所懷念之人,此指曾孝序。古人詩中言及美人,不限女子。邈:遠(yuǎn)。云杪(miǎo):云端。
- 丹青:丹砂和青雘,兩種繪畫顏料。不渝:不改變?!对娊?jīng)·鄭風(fēng)·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蹦铣航偂度霐z山棲霞寺》詩:“樵隱各有得,丹青獨(dú)不渝?!?/li>
- “與子”句:化用《詩經(jīng)·秦風(fēng)·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豈曰無衣,與子同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