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枯樹賦

庾信詩文選譯(修訂版) 作者:許逸民 譯注


枯樹賦

唐張《朝野僉載》卷六說:“梁庾信從南朝初至北方,文士多輕之。信將《枯樹賦》以示之,于后無敢言者。”可見這篇《枯樹賦》是庾信步入北朝文壇的敲門磚,也是構(gòu)成他后來文學(xué)領(lǐng)袖地位的奠基石。通篇借殷仲文立言,以枯樹自比,由“此樹婆娑,生意盡矣”引出話題,多方譬說,啟人聯(lián)想,至“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一語雙關(guān)作結(jié)。妙在樹與人之間,似又非似,合亦非合,寫樹則窮形極物,寫人則悲感淋漓,不僅淘洗胸中塊壘,而且曲盡儷偶巧藝。庾信在南朝的早作如《春賦》等,多事白描,暮年所作如《哀江南賦》等,善運(yùn)典故。這篇賦作于入北初年,在手法上又恰好是白描與用典兼蓄并重,因而可以說它是庾信創(chuàng)作生涯處于轉(zhuǎn)捩期的一篇代表作。

殷仲文風(fēng)流儒雅[1],海內(nèi)知名。世異時(shí)移,出為東陽太守[2]。常忽忽不樂[3],顧庭槐而嘆曰:“此樹婆娑[4],生意盡矣[5]!”

至如白鹿貞松[6],青牛文梓[7],根柢盤魄[8],山崖表里[9]。桂何事而銷亡[10],桐何為而半死[11]?昔之三河徙植[12],九畹移根[13]。開花建始之殿[14],落實(shí)睢陽之園[15]。聲含嶰谷[16],曲抱《云門》[17]。將雛集鳳[18],比翼巢鴛[19]。臨風(fēng)亭而唳鶴[20],對月峽而吟猿[21]。

乃有拳曲擁腫[22],盤坳反覆[23],熊彪顧盼[24],魚龍起伏。節(jié)豎山連[25],文橫水蹙[26],匠石驚視[27],公輸眩目[28]。雕鐫始就,剞劂仍加[29],平鱗鏟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錦,片片真花,紛披草樹[30],散亂煙霞。

若夫松子、古度[31],平仲、君遷[32],森梢百頃[33],槎枿千年[34]。秦則大夫受職[35],漢則將軍坐焉[36]。莫不苔埋菌壓,鳥剝蟲穿?;虻痛褂谒?,或撼頓于風(fēng)煙[37]。東海有白木之廟[38],西河有枯桑之社[39],北陸以楊葉為關(guān)[40],南陵以梅根作冶[41]。小山則叢桂留人[42],扶風(fēng)則長松系馬[43]。豈獨(dú)城臨細(xì)柳之上[44],塞落桃林之下[45]。

若乃山河阻絕[46],飄零離別[47]。拔本垂淚[48],傷根瀝血[49]?;鹑肟招?sup>[50],膏流斷節(jié)[51]。橫洞口而欹臥[52],頓山腰而半折[53]。文斜者百圍冰碎[54],理正者千尋瓦裂[55]。載癭銜瘤[56],藏穿抱穴[57]。木魅閃睒[58],山精妖孽[59]。

況復(fù)風(fēng)云不感[60],羈旅無歸[61],未能采葛[62],還成食薇[63]。沉淪窮巷[64],蕪沒荊扉[65],既傷搖落[66],彌嗟變衰[67]?!痘茨献印吩疲骸澳救~落,長年悲[68]。”斯之謂矣。乃歌曰:“建章三月火[69],黃河萬里槎[70]。若非金谷滿園樹[71],即是河陽一縣花[72]?!被复笏抉R聞而嘆曰[73]:“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74]!”

【翻譯】

殷仲文英俊多才,溫文爾雅,聲名傳遍天下。當(dāng)晉朝末年世道時(shí)局發(fā)生變化的時(shí)候,把他外放為東陽太守。他因此而感到很不得志,常常怏怏不樂,曾顧視庭前的槐樹而嘆息說:“這棵樹的枝干分散剝落,看來是毫無生機(jī)了!”

譬如白鹿塞堅(jiān)貞的古松,雍州南山神奇的梓樹,根深葉茂,氣勢磅礴,與山崖內(nèi)外結(jié)成一體。但桂樹卻枯死了,梧桐也凋敗了,這又是因?yàn)槭裁茨??原來它們?dāng)初是從很遠(yuǎn)的地方(三河),從很廣闊的園田里移植而來的。它們雖然在漢魏帝王的建始殿前開花,在睢陽梁孝王的東苑里結(jié)果。它們雖然能隨風(fēng)發(fā)出嶰谷樂器般的聲響,枝條拂動(dòng)而形成《云門》似的舞姿;雖然有鳳凰攜帶幼雛聚集于樹上,有鴛鴦圍繞左右比翼雙飛,不過它們臨風(fēng)懷想,難以忘記故鄉(xiāng)的鶴鳴;對月嘆息,又好像是聽到了三峽的猿啼。

也有些彎曲結(jié)疤,上下纏扭的樹木,樹干粗短得如同蹲在地上的熊虎,枝條柔弱得好像出沒嬉水的魚龍。然而這樣無用的樹木卻被用來制作山形的斗拱,藻繪的梁柱,使匠石看了大吃一驚,公輸見了迷惑不解。初步雕鑿成型后,竟還要用刻刀做進(jìn)一步加工,或雕上有鱗有甲的祥龍,或刻成有角有牙的瑞獸。一層層燦爛如碎錦,一片片嬌艷如真花。色彩紛呈的花草樹木,散布成一團(tuán)團(tuán)的云霞。

說到松子、古度、平仲、君遷這類樹木,茂盛挺拔,動(dòng)輒有百頃之多,砍倒復(fù)生,往往有千年的樹齡。有的樹在秦朝曾受封過大夫的官職,有的樹在漢朝曾與將軍的名字連在一起。但不論是哪種樹,它們無不受到苔蘚和蕈菌的遮壓,無不受到鳥雀和害蟲的剝啄。在霜露的侵襲下它們不得不低眉垂首,在風(fēng)煙的圍剿中它們又不得不震顫乃至倒仆。東海一帶有座神廟前種著白皮松,西河地區(qū)有棵枯干的桑樹被奉為社神。北方用楊葉作為關(guān)塞的名稱,南國又用梅根稱呼冶鑄的場所?;茨闲∩降霓o賦講過桂枝遭人攀折,劉琨的《扶風(fēng)歌》也寫過在松樹下系馬。又何止是在細(xì)柳設(shè)立過城防,在桃林修建過關(guān)塞。

至于山水隔絕,流落在異地他方。被移動(dòng)的大樹流著眼淚,受傷的樹根鮮血淋漓。枯死的空心老干時(shí)常起火,斷裂的節(jié)疤處樹脂橫溢。有的樹歪歪斜斜地橫臥在山洞口,有的樹從中間攔腰折斷仰倒在半山坡。紋理偏斜的極粗的樹像冰塊一樣破碎了,紋理端正的極高的樹也像瓦片一般斷裂了。樹身上下長滿疙瘩腫瘤,樹身內(nèi)外滿是鳥窩蟲穴。叢林中有樹怪出沒閃爍,山野里有鬼魅游蕩作祟。

更何況像我這樣機(jī)運(yùn)不佳,生逢國難,出使不歸,羈旅異朝的人。身居陋巷,荒草掩門??吹讲菽镜牡蛑x自然會(huì)傷心,看到草木的衰老枯死更要哀嘆不已?!痘茨献印氛f:“樹葉落了說明一年又要過去了,這是使老年人最感傷心的事?!边@些話所說的意思正和我現(xiàn)在的心情是一樣的啊。于是我作歌唱道:“建章宮的棟梁毀于大火,黃河里的木筏爛在水中。如果不像金谷園中的柏樹那樣人去園空,也會(huì)像河陽縣里的桃花那樣枯萎不存?!被复笏抉R聽了我的歌恐怕還會(huì)大發(fā)感慨:“當(dāng)年栽種的柳樹,繁茂可愛?,F(xiàn)在看到它們枯敗凋零,不能不令人凄傷。在短短的時(shí)間里樹都老得不成樣子了,人又怎么能經(jīng)受得了年齡的催迫!”


注釋

[1]殷仲文:字仲文,陳郡(今河南淮陽)人。少有才藻,美容貌。為新安太守。元興元年(402年),桓玄入建康(今江蘇南京),仲文棄郡投玄,被用為咨議參軍。二年,桓玄廢晉安帝,立國號楚,仲文以佐命(輔政)親貴。三年,桓玄敗,仲文隨玄西走,至巴陵(今湖南岳陽),叛玄,因奉二后(永安皇后何氏、皇后王氏)投義軍,而為鎮(zhèn)軍長史,轉(zhuǎn)尚書。義熙三年(407年),與桓胤、駱球等謀反,被劉裕所殺?!稌x書》卷九十九有傳。風(fēng)流:英俊。儒雅:風(fēng)度溫文爾雅。

[2]東陽:今浙江金華。

[3]忽忽:恍忽,失意的樣子。殷仲文復(fù)歸晉朝,自認(rèn)為素有名望,必當(dāng)朝政,結(jié)果只做到大司馬咨議,而且和他平日所看不起的謝混等人比肩同列,所以常感到怏怏不得志。后來又出為東陽太守,就更加怨憤。見《晉書》本傳。

[4]婆娑(suō唆):本指舞蹈時(shí)婉轉(zhuǎn)傾側(cè)的樣子,引申為人的偃息縱弛之貌,這里用來形容槐樹枝干分散剝落?!妒勒f新語·黜免》:“桓玄敗后,殷仲文還為大司馬咨議,意似二三(反復(fù)無定),非復(fù)往日。大司馬府聽(廳)前有一老槐,甚扶疏(繁茂分披)。殷因月朔,與眾在聽(廳),視槐良久,嘆曰:‘槐樹婆娑,無復(fù)生意!’”

[5]生意:生機(jī)。

[6]白鹿:指白鹿塞,在今甘肅敦煌。其地多古松,常有白鹿棲息樹下。見《十三州志》。貞松:松歷寒不凋,故喻其品格為堅(jiān)貞。

[7]青牛文梓:秦文公時(shí),雍州南山有文梓樹,樹中有神,伐樹斷,有一青牛出,逃入澧水中。見《錄異記》(《初學(xué)記》卷八引)。

[8]盤魄:同“磅礴(pánɡ bó旁泊)”,盛大。

[9]表里:內(nèi)外。

[10]銷亡:枯死?!稘h書·外戚傳》載,李夫人死后,武帝思念不已,作賦傷悼說:“秋氣憯以凄淚兮,桂枝落而銷亡。”

[11]半死:凋殘。漢枚乘《七發(fā)》:“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其根半生半死,冬則烈風(fēng)、漂霰、飛雪之所激也,夏則雷霆、霹靂之所感也。”

[12]三河:漢時(shí)稱河?xùn)|、河內(nèi)、河南三郡為三河,相當(dāng)今河南西北部、山西南部地區(qū)。

[13]九畹:《楚辭·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笔€為“畹”,“九”為虛數(shù),泛指多。

[14]建始:建始殿在洛陽,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所建。

[15]?。╯uī雖)陽:今屬河南商丘,漢梁孝王劉武于此建東苑,方三百里。

[16]嶰(xiè械)谷:傳說在昆侖山北,黃帝曾派伶綸至此地取竹制作樂器。這里指樂曲。見《漢書·律歷志》。

[17]云門:黃帝時(shí)的舞曲。見《周禮·大司樂》。

[18]集鳳:鳳鳥來集?!抖Y瑞命記》:“黃帝時(shí),鳳蔽日而來,止帝園,食常竹實(shí),棲常梧桐,終不去?!睒犯呸o《步出夏門行》:“鳳凰鳴啾啾,一母將九雛?!?/p>

[19]巢鴛:鴛鴦筑巢其上。《列異傳》載,宋康王欲奪韓憑妻,逼死韓憑,妻跳臺自殺,分別埋之,兩冢各生梓樹,根交枝錯(cuò),合為一體,有鴛鴦雌雄各一棲其上,晨夕不去。

[20]風(fēng)亭:這里指晉陸機(jī)、陸云的故鄉(xiāng)華亭(今上海松江區(qū))。陸機(jī)兄弟被成都王司馬穎殺害,遇害前陸機(jī)嘆道:“華亭鶴唳(lì力),有可復(fù)聞乎!”參見《哀江南賦》“華亭鶴唳,豈可復(fù)聞乎”句注。

[21]月峽:明月峽,巴郡三峽(明月峽、廣德峽、東突峽)之一,在今重慶市東北八十里,峽壁有圓孔,形如滿月。見《華陽國志》、《益州記》。吟猿:巴東三峽(廣溪峽、巫峽、西陵峽)水路艱險(xiǎn),行人至此往往起懷鄉(xiāng)之感,有漁歌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币姟端?jīng)注·江水》。這里合二事而用之。

[22]擁腫:同“臃腫”,樹木癭節(jié)多而不平。《莊子·逍遙游》:“吾有大樹,人謂之樗(chū初,臭椿樹),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拳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途(道路),匠者不顧。”

[23]盤坳(ào奧):盤曲扭結(jié)的樣子。

[24]彪:小虎。

[25]節(jié):柱上的斗拱,雕成山形,故又稱山節(jié)。

[26]文:彩繪,指梁上短柱繪有水草花紋,也稱藻文。蹙(cù促):緊湊,這里指水紋皺在一起。

[27]匠石:木匠名石。《莊子·人間世》載,有個(gè)叫石的木匠到齊國去,路上見到一棵被奉為神樹的大櫟(lì力)樹,連看也不看,因?yàn)樗罊禈淠举|(zhì)極差,沒有大用途。這里反用其意。

[28]公輸:春秋時(shí)魯國的能工巧匠,姓公輸名班,也稱魯班。

[29]剞劂(jī jué基決):雕刻用的彎刀。

[30]紛披:散亂的樣子。

[31]松子:指松樹,子可食。一說作“松梓”,松樹與梓樹。晉左思《吳都賦》:“木則楓柙、豫樟,栟櫚、枸桹,綿杬、杶櫨,文欀、楨橿,平仲、君遷,松梓、古度。”古度:樹名,不華而實(shí),子從皮中出,大如石榴。

[32]平仲:樹名,實(shí)白如銀。君遷:樹名,實(shí)如瓠形。

[33]森梢:枝柯挺拔的樣子。

[34]槎枿(chá niè茶聶):樹木砍后再生。斜砍為槎,斬而復(fù)生為枿。

[35]大夫受職:秦始皇東封泰山,風(fēng)雨驟至,避于松下,封此松為五大夫。見《史記·秦本紀(jì)》。

[36]將軍坐焉:東漢馮異不與諸將爭功,獨(dú)坐于大樹下,軍中稱為“大樹將軍”。參見《哀江南賦》“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句注。

[37]撼頓:搖撼倒地。

[38]東海:東部近海地區(qū)。白木之廟:相傳密縣(今山東昌邑市東南密城)東三里有天仙宮,是黃帝葬三女處,其地植白皮松,疑指此廟。

[39]西河:黃河上游地區(qū)??萆V纾耗项D(今河南項(xiàng)城市西南)人張助在田中見李核,隨手種在桑樹中空的土中,后桑中生李樹,傳言樹有神,遠(yuǎn)近前來祭祀。見干寶《搜神記》。社,祭土地神的地方。

[40]北陸:北方。楊葉為關(guān):取楊葉為關(guān)名,不知具體指何處。

[41]南陵:泛指南方。梅根作冶:煉銅鑄錢的地方取梅根為名,疑指今安徽池州市貴池區(qū)東北梅梗鎮(zhèn),六朝時(shí)稱梅根冶。

[42]小山:淮南小山,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姓名不詳,今存辭賦《招隱士》,內(nèi)中說“叢桂生兮山之幽”,“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43]扶風(fēng):指《扶風(fēng)歌》,樂府詩篇名。晉劉琨《扶風(fēng)歌》有“系馬長松下”的句子。

[44]細(xì)柳:在今陜西咸陽市西南渭河北岸。西漢文帝時(shí),周亞夫駐軍于此,稱細(xì)柳營。

[45]桃林:約當(dāng)今河南靈寶以西、陜西潼關(guān)以東地區(qū)。春秋時(shí)晉文公命詹嘉守桃林之塞,即指此地。

[46]阻絕:阻斷。

[47]飄零:流落。

[48]拔本:拔起樹根。

[49]瀝血:滴血。《三國志·魏書·武帝紀(jì)》裴注引《世說》及《曹瞞傳》,曹操在洛陽起建始殿,伐龍濯祠樹而血出;又使蘇越徙植梨樹,傷根盡出血。

[50]空心:樹枯朽心空。

[51]膏:指樹脂。

[52]欹(qī七):傾斜。

[53]頓:倒下。

[54]文:同“紋”,指樹紋。百圍:形容粗大。一說合抱為圍,一說徑尺為圍,一說五寸為圍。

[55]千尋:形容高大。八尺為尋。

[56]癭(yǐnɡ影):樹表層的疙瘩。

[57]藏穿:指蟲穴。抱穴:指鳥窩。

[58]木魅:樹怪?!侗阕印さ巧妗罚骸吧街杏写髽?,有能語者,非樹能語也,其精名曰云陽,呼之則吉?!薄¢W睒(shǎn陜):閃爍。

[59]山精:山妖?!缎杏洝罚骸吧骄缛?,頭長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晝藏?!毖酰鹤魉?,擾亂。

[60]風(fēng)云:喻際遇。感:感應(yīng)。

[61]羈(jī機(jī))旅:寄居作客。

[62]采葛:喻出使?!对姟ね躏L(fēng)》有《采葛》詩,舊序稱“《采葛》,懼讒也”。漢鄭玄箋:“喻臣以小事使出。”庾信《擬詠懷》之二十一:“避讒猶采葛,忘情遂食薇?!边@里指避讒出使西魏,江陵陷,遂留在長安。

[63]食薇:周武王滅殷,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野草)而食,有人告訴他們薇也屬周朝所有,他們便寧肯餓死。見《史記·伯夷傳》。這里指在北朝做官。參見《哀江南賦》“讓東海之濱,遂餐周粟”句注。

[64]窮巷:陋巷,平民所居。

[65]荊扉:柴門。

[66]搖落:凋謝?!冻o》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p>

[67]彌:更加。嗟(jiē接):嘆息。

[68]“淮南”句:見《淮南子·說山訓(xùn)》,今本作“見一葉落,而知?dú)q之將暮……故桑葉落而長年悲也”?!痘茨献印酚址Q《淮南鴻烈》,是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蘇非、李尚等所寫的雜家著作,主要闡述道家思想,間糅陰陽、儒、法諸家思想。長年:指老年人。

[69]建章:漢武帝建建章宮,在未央宮西,建武二年(26年)毀于火。三月火:指火勢大。《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載,項(xiàng)羽至咸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70]槎(chá查):木筏。傳說黃河與天河相通,有人乘浮槎上犯牽牛、織女星。見《博物志》卷十。參見《哀江南賦》“星漢非乘槎可上”句注。

[71]金谷:指金谷園,晉石崇的別墅,在今河南洛陽。石崇《思?xì)w引序》稱園內(nèi)有“柏木幾于萬株”。參見《春賦》“金谷從來滿園樹”句注。

[72]河陽:今河南孟州市西北。晉潘岳為河陽令,命滿城栽桃樹。參見《春賦》“河陽一縣并是花”句注。

[73]桓大司馬:指東晉桓溫,字元子,北征前秦還,封南郡公,加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稌x書》卷九十八有傳。按,桓溫為桓玄父,死于寧康元年(373年),早在桓玄篡晉之前,與殷仲文顧槐而嘆并非同時(shí),庾信在這里對舉殷、桓的話不過是假設(shè)之詞。

[74]“昔年”六句:依依,茂盛的樣子?!妒勒f新語·言語》篇:“桓公北征,經(jīng)金城(今江蘇句容市北),見前為瑯玡(僑置郡,寄居今江蘇句容市境)時(shí)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zhí)條,泫然流淚?!边@里說“漢南”(漢水之南)、“江潭”(江漢一帶)乃是賦家的寓言,非實(shí)指其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