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薦序 人世間,一顆閃閃發(fā)光的露珠

夏目漱石浮世與病榻 作者:[日] 夏目漱石 著,陳德文 譯


推薦序 人世間,一顆閃閃發(fā)光的露珠

翻開這本書,從第一篇開頭開始,就覺得那些事總像在哪兒聽說過一樣,或許是本來就有聽說過一些那樣的事,再看他本人寫一寫,會心里露出笑來,想:哦,原來是這樣啊。原先不知從哪兒看到的事,被聯(lián)系起來了。比如總有一群愛讀書的青年來往著啦,唱歌難聽啦,夜里家里來了小偷啦,給貓做了一個墓啦,從大學辭職去了報社啦??粗@些,會覺得:唷,夏目漱石先生平日里的生活,我也是知道一些的啦!雖說是個了不起的作家,可也是個平凡的人啦!當時他家的女傭,也會有和這差不多的既驕傲又覺得好笑的心情吧。

最可愛的是那篇《火盆》,全篇就寫:早上起來,覺得好冷哦!冷啊,泡茶,小孩哭了,心情不好,不吃早飯了,在火盆上烤手,還是冷,小孩又哭了,沒心情做事了。想想烤火爐要用的炭錢,沒錢,燒不起。手腳麻木,不想工作,但事情堆積如山,欠了好多稿子還沒寫。胃痛,冷,天冷人懶。有人來了,走了,打算去泡澡,又有人來了,好不容易走了,小孩又哭了,還是去泡澡。泡完澡暖和了,繼續(xù)坐在火盆邊,啊,總算有點舒服了,已經是晚上了!大家都睡覺了!——多少人看完不會笑起來:可不是嘛!每天日子就這樣過去了呀!

誰知道到了后半本,變成了令人無法歡笑起來的調子,第二輯《往事漫憶》從夏目漱石再次住院開始,看著身體強健的人,感到羨慕,“自己何時才能有那樣的好身體呢?這一切皆化為過去”,接下來就多是些生病住院的事——

“細思之,我能平安地回到東京實乃天意。要說這是理所當然,也只不過是因為依然活著才會如此大言不慚。頭腦里不要只惦記著活下來的自己,也要想想那些在生命的鋼絲上一腳踏空的人。只有將他們和幸福的自己加以對照,方可感到生命的可貴,才會懂得憐憫之情?!?/p>

“剛過不惑之年不久又從死亡邊緣獲救的我,自然不知道今后還能活多久。細思之,只能活一天算一天,活兩天算兩天。要是頭腦依然好使,那就更加難得?!?/p>

“為紀念弘法大師放焰火的晚上,我把床鋪挪進走廊,躺在上面眺望初秋的天空,直到夜半?!?/p>

“菊雨潺潺,疾病賦我一身閑。色香淡淡,今朝尚無菊花緣?!?/p>

再一想,其實低低的哀歌在前半本里已經響起過。先是一篇《正岡子規(guī)》,嘻嘻哈哈,寫正岡子規(guī)貪吃又任性,愛做漢詩,愛談哲學,還有去廁所會帶上火盆這樣的笑料,字里行間全是親近之情,接著一篇《子規(guī)的畫》,子規(guī)已經亡故,生前病中還畫了插在瓶中的一枝野菊寄給夏目,只有三朵花,八九片葉子,畫得認真、仔細、拙樸,用了極大的耐性,“畫幅懸在墻上,遠遠看去,深感寂寞”。真是寂寞呢……

正岡子規(guī)臥病不起之后畫了許多畫,“寫生都是在枕上完成”,他寫。算了一下夏目從再次住院(1910年)到去世(1916年),也有六年時間。過去的人,常常會見到纏綿病榻好些年的,他們似乎比我們更多更清晰地感受到對面站著死這件事,一邊活著,一邊死去,一邊病著,一邊創(chuàng)作,真是感人。我被那立身于墳墓和浮世之間的達觀和寧靜深深地打動,愈加覺得人生就是譬如朝露,非常短暫,但有些人的那顆露珠就是閃閃發(fā)光的,映著美麗而凄苦的世界。

而我們縱使在幽暗之中,也能藉著那光走下去吧。

顧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