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戲子由

蘇軾詩文選譯(修訂版) 作者:曾棗莊 等譯注


戲子由

此詩即作于蘇軾出任杭州通判的這年年底。一年多以前,他的弟弟蘇轍也因與王安石意見不合,出任陳州(今河南淮陽)州學教授。這首詩的前十六句刻畫蘇轍雖然處境艱難,但心胸坦蕩,氣節(jié)軒昂,“頭雖長低氣不屈”;中間十句寫自己雖然生活優(yōu)裕,畫堂高坐,但卻“居高志下”,“氣節(jié)消縮”;最后四句合寫他們的共同之處,都以文章馳名,卻無用武之地。詩雖題為“戲”,但內(nèi)容卻很嚴肅,富有政治色彩,不僅有對蘇轍的親切安慰和高度贊揚以及作者的自我解嘲和深沉感慨,而且還對王安石變法的某些措施進行了辛辣的諷刺。這首詩以對比鮮明為突出特征,如“畫堂五丈容旌旄”與“宛丘學舍小如舟”,“重樓跨空雨聲遠”與“斜風吹帷雨注面”,“坐對疫民更鞭箠”與“門前萬事不掛眼”,“居高志下真何益”與“頭雖長低氣不屈”等等,都是以相反的事,突出他們共同的不得志之情。

宛丘先生長如丘[1],宛丘學舍小如舟。常時低頭誦經(jīng)史,忽然欠伸屋打頭。斜風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任從飽死笑方朔[2],肯為雨立求秦優(yōu)[3]?眼前勃溪何足道,處置六鑿須天游[4]。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終無術(shù)[5]。勸農(nóng)冠蓋鬧如云[6],送老齏鹽甘似蜜[7]。門前萬事不掛眼,頭雖長低氣不屈。余杭別駕無功勞[8],畫堂五丈容旌旄。重樓跨空雨聲遠,屋多人少風騷騷。平生所慚今不恥,坐對疲民更鞭箠。道逢陽虎呼與言[9],心知其非口諾唯[10]。居高志下真何益,氣節(jié)消縮今無幾。文章小技安足程[11],先生別駕舊齊名。如今衰老俱無用[12],付與時人分重輕。

【翻譯】

宛丘先生,身長像孔丘,

宛丘學舍,低狹如小舟。

平時低著頭誦讀經(jīng)書史籍,

忽然打呵欠,伸懶腰,就被房頂碰著頭。

斜風卷起窗簾,雨點打在臉上,

你雖不以為意,旁人為你愧羞。

任憑脹得要死的矮子譏笑你的貧困吧,

你豈肯像秦國的雨中衛(wèi)士,向優(yōu)旃求救?

眼前房子矮小,家人吵嚷,不值得一談,

要擺脫六情干擾,須向宇宙神游。

你讀書萬卷而不讀當今的法令,

想輔佐君主,終于沒有本領(lǐng)。

勸農(nóng)使鬧鬧嚷嚷,像亂擁的烏云,

你卻靠齏菜鹽巴打發(fā)日子,自甘貧困。

門前萬事你都不放在眼里,

頭雖長低卻不肯屈服于人。

我這位杭州通判沒有任何功績,

高大雄麗的州府可插五丈大旗。

重重樓閣橫空,雨聲都聽不清楚,

屋多人少,只覺得涼風習習。

高坐華堂,輪番鞭打疲憊的百姓,

平生慚愧的事,今天卻不以為恥。

路上碰見陽虎式的人同我說話,

明知他一派胡言,還只好點頭稱是。

身居高位而志氣低下,還有什么用處,

一生所重的氣節(jié),如今已所剩無幾。

文章不過是雕蟲小技,哪里值得效法,

你我過去枉自以文章并稱。

如今都衰老了,成了無用的人,

只好讓人們?nèi)サ噍p量重,隨意品評。


注釋

[1] 宛丘先生:指蘇轍。陳州,古稱宛丘。蘇轍當時任陳州州學教授,故蘇軾戲稱他為宛丘先生。丘:孔丘。據(jù)《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長九尺六寸,大家都稱他為長人。蘇轍個子也較高,蘇軾《次韻和子由聞余善射》有“觀汝身長亦堪射”句,故這里以“長如丘”相戲。

[2] 方朔:東方朔(前134—前93),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惠民)人,漢武帝時為太中大夫,以滑稽聞名。據(jù)《漢書·東方朔傳》載,他曾對漢武帝說,自己個子高大,俸祿卻與矮子一樣,矮子飽得要死,自己餓得要死。句中的“飽死”指“飽欲死”之人,即矮子。

[3] 秦優(yōu):秦國藝人(優(yōu))旃(zhān沾),也很矮小。據(jù)《史記·滑稽列傳》載,秦始皇在雨天舉行宴會,優(yōu)旃很同情那些在雨中執(zhí)勤的衛(wèi)士,故意大聲對他們說:你們個子高大有什么用,還要淋雨!秦始皇聽后就讓衛(wèi)士輪番執(zhí)勤。句中的“雨立”即指雨中執(zhí)勤的衛(wèi)士。此二句以“飽欲死”的矮子、優(yōu)旃比喻被重用的小人,突出蘇轍人窮志不窮的氣節(jié)。

[4] “眼前勃溪”二句:勃溪:指家庭中的爭吵。六鑿:指喜怒哀樂愛惡六情。天游:心游天外,不為人世情欲所擾?!肚f子·外物篇》:“室無空虛,則婦姑勃溪;心無天游,則六鑿相攘?!边@兩句承“宛丘學舍小如舟”,意思是說,眼前屋室雖小,家人爭處,但不值一提,只要心游天外,就可不為六情所擾。

[5] “讀書萬卷”二句: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碧K軾反用其意,說蘇轍雖讀書萬卷,但由于不讀今天提倡的法律,終于無法使當今皇帝成為堯舜一樣的圣君。致:使……到達(成為)。

[6] 勸農(nóng)冠蓋:勸農(nóng)使的冠服車蓋,代指勸農(nóng)使。熙寧四年朝廷曾派劉彝等八人到各地督察農(nóng)田水利賦役。蘇軾在《上神宗皇帝書》中曾說這類欽差大臣朝辭朝廷,情態(tài)即異;暮宿州縣,威福便行。弄得“公私勞擾,民不聊生”。

[7] 齏:切碎的腌菜或醬菜。齏鹽合用指粗劣的菜肴。韓愈《送窮文》:“太學四年,朝齏暮鹽。”這句是寫蘇轍自甘淡泊生活。

[8] 余杭:即杭州。別駕:官名,漢代輔助刺史的官吏。蘇軾當時任杭州通判,通判是協(xié)助知州的官吏,故蘇軾自稱余杭別駕。

[9] 陽虎:即陽貨,春秋后期季孫氏家臣,專擅魯國國政。他想見孔子,孔子不愿見。據(jù)《烏臺詩案》所載蘇軾供詞,這里指當時推行新法的監(jiān)司張靚、俞希旦。

[10] 諾唯:即唯唯諾諾,表示恭順。

[11] 文章小技:杜甫《貽柳少府》:“文章一小技,于道未為尊?!背蹋盒Хā?/p>

[12] 衰老:當時蘇軾僅三十六歲,蘇轍三十三歲,可見并不算老。這里自稱“衰老”,是對朝廷不重用他們的憤慨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