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者托克
我們是在夏塔鄉(xiāng)的一個烤肉攤上遇到托克的。
那是那會兒夏塔鄉(xiāng)唯一的烤肉攤,依著一個黑黝黝的小商店,一進(jìn)商店就可以聞到餅干、酒、鐵锨、繩子、煤油等混合在一起的氣味。生澀而熟悉。
我們進(jìn)店看了一眼,就坐在烤肉攤前等烤肉了——這里只有烤肉的香氣和游蕩的新鮮空氣。不時有騎馬的人路過我們,不時有帶著孩子的哈薩克、柯爾克孜婦女走過塵土的街道,他們的味道也和烤肉的香氣匯在一起,這也就是夏塔鄉(xiāng)向晚的味道了。
夏塔鄉(xiāng)的烤肉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烤肉——我想或者是因?yàn)槿獾男迈r吧,羊是剛剛宰的,如果仔細(xì)看還沒切開的整塊肉,仿佛還可以看到羊的生命在肌肉上微微地跳動。這肉攤也是傍晚時喝酒的人、遠(yuǎn)來的人、無家可歸的人、有家不想歸的人常常來的地方。
托克看到我們時大概已經(jīng)喝多了,雙眼充滿血絲,他一定要拉我們和他們一起進(jìn)小店喝酒。不知道是因?yàn)樗錆M血絲的眼睛,或者是他過于熱情的態(tài)度,讓我們感覺到突?!覀円呀?jīng)是城市人,不習(xí)慣這突如其來的親熱,而且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托克的衣著確實(shí)有些齷齪,我們也不喜歡那個小店的黝黯和氣味。
于是,托克就坐在我們身邊,同樣是異常親熱。
聽小李說我是為寫一本書來的。托克說,他也是從外面來的,是柯爾克孜族,來了十幾年了。他說話時胳臂是搭在小李肩膀上的,看著他倆肩并肩地坐在一起,在夏塔鄉(xiāng)塵土飛揚(yáng)的路上,小李真是干凈得可疑。
“你們想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問我啊,我什么都知道,你們哪兒也不用去了,問我就可以了。”托克說,“我也想寫一本書,我是柯爾克孜人的兒子,我要為他們寫一本書,我在這兒待了很多年了,也想了好多年了,不過,你們要寫,我都講給你們聽?!?/p>
在烤肉的香氣里,托克邊說邊喝著手中瓶里的白酒,一邊還堅持請我們進(jìn)小店和他的同伴們一起喝酒,那堅持不懈的勁頭,好像我們只要愿意進(jìn)小店和他們一起喝酒,就可以走進(jìn)托克想要寫的書里,而且讓他要寫的書成為一種可能。
我無法想象在這樣一個小店和這樣一伙男人一起喝劣質(zhì)白酒,和他們一起東倒西歪,和他們一起想象寫一本書,或者想象愛某個醉者不停地哼著的歌中的美麗姑娘是何等況味。但我也不怕一試,如果小李愿意的話。但小李明顯是客氣而冷漠的,就是喝多了酒的托克也能感覺出來——顧城說,窮有一個涼涼的鼻尖,其實(shí)窮也有一個敏感的鼻尖,如同孩子。
托克蹣跚著走回了小店,他醉著的背影歪歪扭扭融進(jìn)了黝黯的伙伴們中間,仿佛剛剛從文森特·梵高那幅《吃土豆者》中走出來,醉倒。我不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托克會不會想起對我們說的,自己要寫一本書這回事;也不知道在這偏遠(yuǎn)無望的地方,他是否有機(jī)會、有心情再向人說起自己要寫書的事情,是否有機(jī)會說:我知道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