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一位院士
2002年到香港讀博士以后,我接待過不少內(nèi)地的訪問學者和教授。后來去美國做博士后,而后在澳大利亞工作,期間也接待過不少來自國內(nèi)的教授。普遍給我的印象是,接觸的這些教授,還都很容易成為不錯的朋友。我在香港就接待過這樣一位院士,這讓我有機會從一個學生的眼里看到一位院士的真實世界。
話說那是2003年的一個秋天,一個內(nèi)地來訪問的副教授,也是我的一個學姐過來喊我,說,一個院士要過來訪問三個月,你有時間過去幫幫忙,我是不管了,說話的語氣有點生氣。我當時很詫異,問:“這件事院長不是讓您聯(lián)系的嗎?怎么您現(xiàn)在不出頭?要是讓我跑跑腿什么的倒沒問題。”學姐說:“你去吧,這事就交給你了?!蔽倚睦锵胝f您都副教授了,都不受待見,就我這樣的毛頭小子,臟兮兮的工作服,渾身是土,去見人家院士,還不把我一腳踹出來呀!但看著學姐那氣呼呼的樣子,也沒敢多嘴,讓去就去吧。
香港這一點跟國外一樣,凡是請來的訪問教授,大學只負責你每個月的工資,其他有關(guān)租房、吃飯、交通等全自己搞定。見到院士的第一面,給我的感覺沒像學姐說的那樣啊。當時就院士和他夫人兩個人,見我來了,竟然都站起來了,跟我握手。我趕緊解釋,自報身份,說:“我就是這里的一個學生,有什么需要幫忙的您盡管吩咐?!痹菏空f:“沒什么要你幫忙的,我自己全能搞定。”說話的同時,竟然舒展雙臂,做了個擴胸運動,好像是很久沒這么輕松地活動了,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院士看我一直直勾勾地看著他,向我笑了笑,說:“你們在香港讀書也不容易,周末來我這里吧,李老師(院士夫人)給你們包餃子吃?!蔽倚睦锵胝f,這有點過分吧,院士請我吃餃子!然而,恭敬不如從命,這個機會千載難逢!
后來跟院士接觸多了,發(fā)現(xiàn)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大院士,就一活潑開朗的小老頭兒!說話風趣幽默、不拘小節(jié),但充滿智慧。有一次,我向院士請教,說:“您作為這個領(lǐng)域的著名教授,著作等身,為國家在這個領(lǐng)域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您一定有什么成功的秘訣,能跟我們年輕人分享一下嗎?”院士說:“談不上為國家有多大貢獻,也談不上什么成功。我這個人并不聰明,這不是謙虛,是事實。但我有個優(yōu)點是很努力,而且從不放棄。我?guī)У膶W生,我都這么要求他們。我對他們的要求是,不要天天讓我去push(推動)你們,而是要你們來push我,能做到這一點,說明你真的進入狀態(tài)了?!比缓?,院士跟我說:“我聽說香港的教授,很喜歡push你們學生。從現(xiàn)在開始,你按照我教你的辦法,反過來,去push你的教授,看他們?nèi)绾螒獙?。當然這種push不是盲目的,而是要有充分的準備,無論做實驗,還是做模擬,凡事要有本事想到教授前面去。在科研面前大家本來就是平等的,教授除了經(jīng)驗多一些外,不見得比學生高明多少,尤其是到博士生這個階段?!碧孤实刂v,院士這段話,對我的影響真的很大,因為我真的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了。后來,無論是在香港、美國還是澳大利亞,很多朋友無不玩笑、無不認真地說,你慢一點行不行?你這么搞,給大伙壓力太大,你還讓不讓別人活了?
說起來也是有緣分,自從在香港和院士分別后,到2007年我去美國做博士后,在首都國際機場,我和院士竟然不期而遇,當時院士要去美國開會。我跟院士講了我的情況后,他很高興,他說,去美國做博士后不錯,能開闊眼界。我抓住機會跟他請教:“我現(xiàn)在有個毛病,就是只想做實驗,不愿意寫論文,這是怎么回事?”院士說:“實驗要做,論文更要發(fā)。論文是非常重要的,誰知道你水平高低,還不是通過高水平論文體現(xiàn)出來?,F(xiàn)在像你們這樣的海外人才,如果要想申請國內(nèi)的杰出青年基金,如果我做評委,要是申請者在本領(lǐng)域頂級SCI期刊沒有個20篇,我一般不會考慮。另外,我提醒你,既然是做博士后,不見得一定跟你的博士期間做的完全一樣,你最好保持兩個你最擅長的方向,這樣兩條腿走路,對你日后的發(fā)展非常重要?!?/p>
再后來是兩年前,回國一趟,大學的校園里又遇到院士。當時,院士已經(jīng)是70多歲的老人,精神依然非常矍鑠,每天竟然騎著自行車上下班。那天正好是中午,幾個師弟和我一起去食堂吃飯,遠遠地我就看見院士騎著自行車過來了。院士竟然認出了我,一個利索的急剎車,下來跟我握手,我趕緊上去,雙手握住,竟一時不知說什么好。當時一聊竟聊了十多分鐘,看得我那些師弟目瞪口呆。后來,看到院士騎車走遠,一個師弟湊上前緊握著我的手,說:“師兄,從現(xiàn)在開始,我正式對你崇拜得五體投地,連大院士都跟你握這么長時間手,這種待遇太過分了!這么著吧,中午我安排一下,你那份牛肉面我請了!”我一把甩開他,說:“整半天,敢情我就值一碗牛肉面?。≡趺匆驳猛饧右粋€茶蛋,這才說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