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多藝的馮夢龍
早歲才華眾所驚,
名場若個不稱兄?
一時名士推盟主,
千古風流引后生。
桃李兼栽花露濕,
宓琴流響訟堂清。
歸來結(jié)束墻東隱,
翰鲙機莼手自烹。
——文并簡《馮猶龍》詩
馮夢龍,字猶龍。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是典型的江南才子,年少即有才情,不治產(chǎn)業(yè),曠達不羈。他雖然在科場上是個失敗者,在文藝創(chuàng)作上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古來多少狀元、榜眼的名字都被人遺忘了,而馮夢龍,一個小小的貢生,卻名留青史。
馮夢龍選擇了一條獨特的道路。他唾棄正統(tǒng)的官樣文章,而致力于“天地間自然之文”,把收集、編訂、創(chuàng)作通俗文學作為自己畢生的事業(yè),這不能不說是有遠見卓識的。在明熹宗天啟年間,他發(fā)奮編書,完成了《喻世明言》(舊題《古今小說》)《警世通書》《醒世恒言》的編纂工作。并評纂《古今譚概》《太平廣記鈔》《智囊》《情史》《太霞新奏》等大型書籍。大力提倡出自田夫牧豎之口的真文學,反對縉紳之士樂道的假文學,他還編印了兩部民間歌曲集《掛枝兒》和《山歌》。收錄了江、浙一帶流傳的民歌八百余首,其中不少是抒發(fā)男女之真情,表達個性解放要求的佳作,其對于當時的影響是絕為偉大的。這些山歌刊行之后,風靡一時,“舉世傳誦,沁人心脾”“真可駭嘆”(沈德符《野獲編·時向小令》)。
馮夢龍還是位長篇小說作家,他寫有《平妖傳》和《新列國志》兩種頗有特色的作品?!镀窖齻鳌肥窃诹_貫中《平妖傳》基礎(chǔ)上增補而成,回目增加一倍,《新列國志》是據(jù)余邵魚《列國志傳》重加輯演的,頗見淹博。
馮氏另一件重要的工作是重訂戲曲。編有《墨憨齋新曲十種》。當時明代傳奇,風格愈趨愈下,“人翻窠臼,家畫葫蘆,傳奇不奇,散套成套”(《曲律序》),馮氏精于昔律,提出“詞學三法”,強調(diào)“調(diào)”“韻”“詞”三者統(tǒng)一,調(diào)嚴韻協(xié),辭藻明白,恰到“本色”好處。被馮氏更定的作品有數(shù)十種之多,至今可考者猶有十七種。其中有不少名作,如湯顯祖《牡丹亭》《邯鄲夢》,李玉《一捧雪》《人獸關(guān)》《永團圓》《占花魁》等,均經(jīng)他親手考定。他自己還寫有《雙雄記》《萬事足》劇本,均嚴守曲律,宜于演出。
我們知道,即使是一位天才,也不是萬能的。馮夢龍是個通俗文學家、戲曲家,他也像其他文人那樣,寫寫詩,有本《七樂齋稿》詩集??墒?,他的詩集失傳了,從近人輯集的二十多首馮詩來看,這些詩作只有文獻價值而無文學價值,請看:
同衾同穴兩情甘,
耽酒如何只損男?
卻笑世人不怕死,
青樓還想藥張三。
真是成何詩語!小說家和詩人很難共棲一身,筆者還是要說:偉大的文章家,有時也可能是個蹩腳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