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期中國文學史編纂研究(1900-1910)/文脈流變與文化創(chuàng)新》采用文獻學與文藝學相結合、文本細讀與比較分析相結合、歷史社會學與文學政治學相結合的方法,試圖將黃人《中國文學史》、林傳甲《中國文學史》、來裕恂《中國文學史稿》等20世紀初期編纂的中國文學史置于彼時文治背景下,考察20世紀初期的中國文學史編纂如何借用“文學史”框架梳理歷代文學的衍變,如何藉此尋求中國文學史的編纂與傳統(tǒng)學術、西學知識的有效銜接。尤其是,著重探討20世紀初期的中國文學史編纂與近代學制改革、學術變遷大勢、古典目錄學傳統(tǒng)及西學思潮之間的關系,乃至彼時編纂者的知識結構與心態(tài)轉變所帶來的諸多個性編纂旨趣。這將有助于探討20世紀初期的中國文學史編纂如何通過改良傳統(tǒng)學術維系彼時的“人倫道德”,進行民智啟迪,以便客觀還原20世紀初期的中國文學史編纂如何在“西學”與“中學”的兩難境地中艱難抉擇。此類討論不僅能夠拓展20世紀中國文學史編纂研究的深度與廣度,而且有助于探討20世紀初期的政治改革與學術變遷之間的關系,以客觀認識20世紀初期社會變革與國家發(fā)展的若干歷史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