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精神的內涵
(代前言)
錢學森同志是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和光輝典范。在漫長的科學生涯中,錢學森以滿腔愛國熱情,無私奉獻、求真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團結協作、甘為人梯,為中國國防科技事業(yè)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杰出貢獻,建立了不朽功勛,在中國科技界樹起了一座豐碑,被譽為“人民科學家”。
一、赤膽忠誠的愛國情懷
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無限忠誠、無比熱愛,是錢學森愛國主義情懷的核心要素和突出寫照。錢學森一生始終將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相結合,將個人選擇與社會需要相統一,將個人追求與時代主流相契合。學生時代,他勤學精進,志在報國,樹立了航空救國理想;留美期間,他潛心研攻,志在興國,下決心學成返國服務;回國以后,他獻身國防,志在強國,成就了“兩彈一星”偉業(yè)。
錢學森不辱使命、不負重托,赤膽忠心,為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祖國強盛和人民幸福鞠躬盡瘁,貢獻了畢生心智。他以熾熱的愛國情懷和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以實實在在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效國之行,向祖國和人民遞交了一份完美的人生答卷。
二、以身許國的奉獻精神
無私奉獻、忘我工作是貫穿錢學森一生的品質風范,是他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動力之源。錢學森以國憂為己憂,以國富為己任,以國強為己榮,他對祖國科技事業(yè)的投入,達到了超凡脫俗的境界。他毅然舍棄專業(yè)研究,投身祖國國防科技事業(yè);他淡然面對榮譽地位,科學大師風范可見一斑;他始終關心科教事業(yè),傾心謀劃國家長遠發(fā)展。
錢學森數十年如一日,將自己的知識與智慧全部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奉獻給了祖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開創(chuàng)了舉世矚目、石破天驚的中國航天事業(yè),捍衛(wèi)了國家的安全,推動了民族的振興,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并從整體上大幅推進了中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贏得了世人的敬仰和愛戴,不愧為中國科學界的一面旗幟。
三、嚴謹求實的科學品質
嚴謹求實是科學精神的本質和客觀要求。錢學森自學生時代起就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以嚴謹的態(tài)度對待學業(yè)。無論是留學階段還是學成回國后,錢學森一直提倡學術民主,反對學術專權,敢于挑戰(zhàn)權威。他一直堅持學術標準和科學規(guī)范,對待科學問題一向嚴謹、嚴肅、嚴格,并將這種優(yōu)良作風與優(yōu)秀品質傳授給年輕科技工作者和學術新秀,保持著一位杰出科學家崇高的學術操守和價值判斷。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錢學森始終堅持科學標準,對待學術實事求是;一直緊跟科技前沿,科學追求永無止境;致力培養(yǎng)科技帥才,唯愿事業(yè)后繼有人。
四、開拓進取的創(chuàng)新意識
錢學森勇于探索,開創(chuàng)科學技術新的領域。他總結近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規(guī)律,由此提煉概括出技術科學思想與方法。他將技術科學思想方法推廣到其他工程領域,創(chuàng)建了“工程控制論”和“物理力學”兩門新的技術科學。
錢學森善于攻關,不斷攻克國防科研難關。在主持中國航天技術研發(fā)過程中,他創(chuàng)造性地將技術科學思想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確立結合航天和國防建設需要開展科研的指導原則,突破了大量的關鍵技術,為許多重大航天項目的成功實施奠定了理論基礎。
錢學森敢于突破,構建現代科學技術體系。晚年,錢學森運用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敏銳的洞察力,廣泛吸收現代科學技術各個領域的知識,融會貫通,提出綜合集成方法,構建了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結構,為祖國科技事業(yè)嘔心瀝血。
五、集智攻關的協同精神
“偉大的事業(yè)孕育偉大的精神?!贝罅f同是航天傳統精神和“兩彈一星”精神的核心凝聚,是中國航天事業(yè)成功的法寶。作為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錢學森一直大力提倡團結協作、發(fā)揚技術民主、敢于承擔責任,并成為協同精神的自覺倡導者和踐行者。他在總結中國航天成功實踐的基礎上,提煉出從航天系統工程拓展到社會系統工程的總體設計部思想及解決開放復雜巨系統問題的方法論基礎——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方法,并由此開創(chuàng)了系統工程中國學派。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晚年錢學森潛心學術研究,在構建現代科學技術體系過程中,通過與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學術同仁不斷通信,凝聚了一大批不同領域、不同學科、不同研究專長的專家學者,共同推動和促進學術協同創(chuàng)新。他以一位老科技工作者的身份為增強理論自信、推進協同創(chuàng)新殫精竭慮,厥功至偉。
六、甘為人梯的教育擔當
教育強國,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授人以漁,是錢學森歷來積極倡導并身體力行的。錢學森一向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他當年回國所干的第一件要事,就是盡快培養(yǎng)導彈和宇航方面的專業(yè)人才,并為之殫精竭慮。他撰寫的《導彈概論》和《火箭技術概論》教材,帶領學子們進入神秘的航天領域。在錢學森的大力倡議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終于成立,他不僅擔任近代力學系主任,而且親自講授“星際航行概論”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國家培養(yǎng)了數萬名高素質科技人才,其中不乏院士和將軍,錢學森功不可沒。作為大科學家,錢學森還以博大的胸襟,盡力幫助困難學子和青年才俊。愛心昭昭,情懷甸甸。
直到晚年,他最牽掛和思慮的仍然是教育和人才。他對前來探望的國家領導人反復提起的是如何大力培養(yǎng)杰出的科技人才,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發(fā)人深思。
錢學森甘為人梯的教育擔當,體現了他始終將祖國強大、中華復興、民族振興放在第一位的愛國情懷??胺Q典范,令世人敬仰。
錢學森是科學家精神的自覺踐行者。習近平同志曾指出,我們要“學習錢學森同志的光榮感。他把群眾的口碑當作自己無上的光榮”。誠如錢學森本人所言:“我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后對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滿意的話,那才是最高的獎賞。”錢學森精神是錢學森以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為最大光榮的真實寫照,成為他留給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值得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全體中國人民永遠學習并不斷發(fā)揚光大。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也是錢學森逝世十周年?;仡欏X學森光輝燦爛的科學人生及其超凡脫俗的人格魅力,揭示錢學森精神的深刻內涵,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恒久的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