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要相信外國的文藝

假作真時 作者:黃昱寧 著


要相信外國的文藝

苗煒

大概是2004年或是2005年吧,看到市面上有一本雜志叫《譯文》,我立刻就成為它的忠實讀者。那本雜志用《外國文藝》的刊號,但不像《外國文藝》或《世界文學》那樣嚴肅,我在上面看到美國名媛葛洛利亞·范德比爾特的回憶錄,講她怎么睡馬龍·白蘭度,還看到菲利普·羅斯的小說《垂死的肉身》?!蹲g文》雜志每年都辦一次卡西歐翻譯大賽,獎品是卡西歐電子詞典。有一年,英語組的題目是一篇叫《光學》的小說,我認真讀了原文,又在幾期后看到評審談瀛洲先生的翻譯范文,一字一句地對照,字詞間都有細碎的光芒。我相信,翻譯是一種非常好的寫作訓練,幾乎是最好的,要準確、流暢,要對應,要有節(jié)奏感,紀律嚴明,又有足夠的發(fā)揮空間。

黃昱寧當時擔任《譯文》雜志的副主編,我知道她是青年翻譯家。雜志是雙月刊,不緊不慢地出著,忽然就聽到雜志要停刊的消息。我找到黃昱寧的電話,打過去問:“聽說你們雜志要停刊,是缺錢嗎?我們這些讀者可以湊湊。”這當然有點兒心血來潮,我盤算,出這樣一本雜志,花不了多少錢,當時還沒有眾籌這個概念,但身邊的確有幾個讀者愿意出錢。黃昱寧說,不是錢的事,是刊號的事??傊?,這本深受文藝青年喜愛的雜志還是停掉了。

《譯文》是借用了《外國文藝》的刊號,我好久沒看過《外國文藝》了,但還保留著幾本老的《外國文藝》雜志,有一本,全文刊發(fā)馬爾克斯的《迷宮中的將軍》,還有一本刊登著卡爾維諾的《分成兩半的子爵》。雜志在譯作編輯成書出版之前,先把文本刊出來,這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而喜歡外國文學的讀者想先睹為快,想看到世界上最棒的小說是什么樣子,這也是《譯文》這類雜志存在的價值。那次“眾籌”之后,我算是結(jié)識了黃昱寧。后來,承蒙她看得起,拉著我參加了幾次圖書推廣活動,一起談談讀書的體會。每年冬天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上海譯文的編輯都來北京,辦兩個沙龍,吃一頓火鍋。

我上學的時候,學的是“中文”,后來好多年,都算得上是一個文學愛好者,但以我的經(jīng)驗來看,要好好地欣賞虛構(gòu)作品的精妙,還是應該讀英語系,或者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英國的哲學家懷特海說,天國的語言將是中文、希臘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和英文,天國的圣人們將愉快地注視著這些金色的語言對永恒生活進行的表述。我相信,教我們發(fā)揮想象力、擁有道德感并寫出好小說的,是卡夫卡,是喬治·艾略特,是納博科夫。這是傳統(tǒng)所在。這樣來說,黃昱寧從事翻譯多年,一直是麥克尤恩、亨利·詹姆斯耳提面命,喬治·斯坦納和特里林加持,這樣的學生,寫出來的東西,得好成什么樣子。

黃昱寧的確翻譯了麥克尤恩和亨利·詹姆斯的小說,但她并不承認,好的翻譯者就是好的寫作者。言下之意是,好的翻譯者,她認了;好的寫作者,她還在學習。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本書,一半是黃昱寧讀書及翻譯過程中的隨筆,另一半是她所寫的回憶文章。我們可以觀察,一個受外國文藝滋養(yǎng)的寫作者如何在閱讀中進步,又如何用中文寫作。當然,她的小說也值得期待,一個微胖的文學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