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出版界的泰山北斗 5

百年滄桑話翰林 作者:邸永君


民國成立后,元濟婉拒湯壽潛(1857—1917年,進士出身,曾任民國臨時政府交通總長) 邀其出山為官之美意,繼續(xù)致力于商務印書館的出版事業(yè)。為適應建立民國后教育改革的新形勢,元濟組織大量人力編定新式教科書,相繼推出《高等小學用共和國教科書新歷史》六冊、《高等小學用共和國教科書新國文》六冊和《單級教科書》等,其中包括初等小學修身、國文、筆算、珠算等四種,另有《教授法》四種。1909—1911年,由張元濟、高夢旦、莊俞、蔣維喬、杜亞泉等11人,根據(jù)部令編輯了《簡明教科書》、《簡易課本》小學補習教科書。編此課本之原因,一因為宣統(tǒng)元年,將學制改為四年;二因為第一套《最新教科書》,經(jīng)過試驗覺得文字、材料均太深,所以決定修訂。凡認為應當改良的均盡量進行改進。除了文字改淺外,材料均選擇合于兒童心理的,十分注意多用韻文和應用文。修改后的課本普遍稱善。這套課本,初小五種、高小一種、教授法五種。

民國元年(1912年),全國教育臨時會議召開,重點討論教育新學制問題。商務印書館捷足先登,配合學制變革,及時編輯出版《共和國新教科書》,是繼第一部《最新教科書》之后又一部最完善的教科書。不僅宗旨與共和相適應,且文字更淺更短,并增加了圖畫,因而令讀者喜聞樂見。

1914年,由蔣維喬、丁文江、謝觀等25人編成《民國新教科書》、《中等師范學校用書》共39種,商業(yè)學校用書8種。同時,蔡元培將原編《哲學發(fā)凡》改名為《哲學大綱》出版。元培不自滿假,繼編成《簡易哲學綱要》初版后,又經(jīng)修改,去掉《簡易》兩字,更名為《哲學綱要》,作為師范學校用書再次推出。

新文化運動興起,教育界掀起“國語運動”熱潮。元濟組織人力,運用“語體文”(白話文)編寫教材。1920年1月,商務印書館第一套《新法教科書》二十種出版,結束了幾千年來文言文一統(tǒng)教科書的局面,有力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進展。1923年,為適應教育部推行的六三三學制,商務印書館又推出了《新學制教科書》。上述新版教科書,應屬當時最為完善、進步的教材,因而贏得了廣泛的社會信譽和經(jīng)濟效益,奠定了書館的堅實基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