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提到威尼斯,很多人都會想起那個吝嗇的商人和那座夢幻的水上城市,殊不知威尼斯的繪畫也是獨具特色,自成一派。來自盧浮宮的藝術著作《阿波羅藝術史》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威尼斯派畫作的風格與特色。
威尼斯派的起源
雖然在15世紀和16世紀之間,威尼斯曾產生了像羅姆巴迪(Lombardi,生卒年不詳)那樣優(yōu)秀的雕刻家,當談到威尼斯學派這問題的時候,我們所想到的總是她的畫家們,所以我想單從畫家這方面談起。
曼特尼亞,《勝利花園》1499—1502,布面蛋彩,54.6厘米×70.7厘米,巴黎盧夫爾博物館
維發(fā)瑞尼
在15世紀中葉發(fā)展起來的威尼斯派是從兩個較早的學派發(fā)展出來的。其中的第一個是以穆拉諾島為中心的,在那兒早就有一個受到西挨那影響的俾臧興作風在流行著。到了15世紀中葉,這學派出類拔萃的大師屬于維瓦里尼家族;維瓦里尼家族最出色的人物阿爾維斯(Alvise Vivarini,1450—1503)似乎曾做過洛倫佐·洛托(Lorenzo Lotto,1480—1556)的老師。
第二個原始的威尼斯派是由雅科波·貝利尼(Jacopo Bellini,1400—1470)所創(chuàng)設的。雅科波是翁布里亞畫家秦梯利·達·法布里阿諾(Gentileda Fabriano,1370—1427)的學生;可是,他似乎從真正的威尼斯派之母的帕多瓦派那里受到了更多的影響。
威尼斯的國際交通和優(yōu)雅的社會生活
威尼斯是在意大利諸城中治理得較好的一個城。她與東方的交易使她變得富足而昌旺;戰(zhàn)爭和她沒有關系。在她的勢力范圍內,宗教是受到尊敬的,可不像在別處那么專制;就是在13世紀,威尼斯起來反對異教審判,并把懲罰異教徒的權限留給她自己的官員而拒絕從羅馬派來的僧侶的時候也還是一樣的。她的社會生活發(fā)展到很是舒適的地步;威尼斯人愛享樂,愛穿漂亮的衣服,愛和善的集會,愛盛大的競賽,在競賽會上所有標致的人物都聚攏來了。這種趨向反映到威尼斯的繪畫上,那是愉快的,清澈的,充滿了樂趣的生活,它歡喜描寫像秦梯利·曼特尼亞在威尼斯所做的那有名的繪畫上所描繪那華麗的儀仗,或是神圣或非神圣的社交的集會。所謂神圣的集會,就是所謂“神圣的談話”,這是一種威尼斯所特有的構圖,其中的男女使徒和圣經上的人物都是為了歡喜相會才會合的,此外并沒有其他的目的。
佐爾佐內,《野外演奏》1509,布面油畫,105厘米×137厘米,巴黎盧夫爾博物館
非神圣的集會,例如佐爾佐內(Giorgione,1477—1510)的《野外演奏》,此畫現存盧夫爾博物館,是在豐茂的風景中的一群裸體的女子和音樂家。這種集會當然從不曾在威尼斯舉行過;可是,談話派的畫家們是不管事實如何的,他們只想畫美麗的人體和漂亮的衣服,以適合他們那種把自由快樂的生活和光華燦爛的風景背景對照起來的理想,在這一點上,他們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