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由來》是達爾文第二重要的著作,其全名為《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Relation to Sex)。它簡直就像是兩本書無意間被捆綁到了一起:書中大概三分之一的內(nèi)容在講人類進化,在這一部分,達爾文主要思考了能證明人類是由長得像猿一樣的祖先進化而來的證據(jù),并用部分章節(jié)分析了人類的心理、道德及社會功能的進化;余下的三分之二則以達爾文所說的“性選擇”(sexual selection)為主題。性選擇是達爾文用以解釋所有生物性差異的理論:為什么雄性往往比雌性更好斗,為什么某些物種的雄性具備諸如亮麗羽毛這樣的裝飾物?在性選擇部分,達爾文非常詳盡地分析了一長串非人物種,完全未提及人類的進化。他只在該書最后用很少的篇幅對這兩個主題做了聯(lián)系。他認為性選擇也許能解釋人類在膚色和容貌上的種族差異。一些評論家認為,最后用以連接兩個主題的部分,只不過是為了將兩本完全不同的書聯(lián)合起來而已;另一些評論家則表示,我們應當認真考慮達爾文的這一設計,并看到兩個主題本質(zhì)上的統(tǒng)一性。不過,這并不是我在這里要試圖解決的問題。在本章及接下來的兩章中,我將分別從原著中節(jié)選部分內(nèi)容,前兩部分講述人類進化,彼此聯(lián)系緊密,最后一部分關于性選擇,與前兩者幾乎毫無聯(lián)系。
當兩個居住在同一片地區(qū)的原始人部落開始進行競爭的時候,如果(其他情況與條件相等)其中一個擁有更大數(shù)量的勇敢、富有同情心、忠貞不貳的成員,隨時準備著彼此告警,隨時守望相助,這個部落就更趨向于勝利而征服另一個。讓我們牢記在心,在野蠻人的族類之間無休無止的戰(zhàn)爭里,忠誠和勇敢是何等無可爭辯的至關重要的品質(zhì)。紀律良好的軍隊要比漫無紀律的烏合之眾為強,主要是由于每一個士兵都對同伴懷有信心。……自私自利和老是爭吵的人是團結(jié)不起來的,而沒有團結(jié)便一事無成。一個富有上述種種品質(zhì)的部落會擴大而戰(zhàn)勝其他的部落,但在時間向前推進的過程中,我們根據(jù)過去一切的歷史說話,也會輪到這個部落被另外一個具有更高品質(zhì)的部落制勝。社會與道德的種種品質(zhì)就是這樣傾向于緩緩地向前進展而散布到整個世界。
但我們不妨問一下,在同一個部落的界限以內(nèi),多數(shù)的成員又是怎樣取得或被賦予這些社會與道德的品質(zhì)的呢?而衡量它們好而又好的標準又是怎樣提高的呢?在同一個部落之內(nèi),更富有同情心而仁慈的父母;或?qū)ν閭冏钪艺\的父母,比起自私自利而反復無常、詭詐百出的父母來,是不是會培養(yǎng)更多的孩子成人,這件事極可以懷疑。任何寧愿隨時準備為同伴犧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愿出賣他們的人——而這在野蠻人中間屢見不鮮——往往留不下什么孩子來把他的高尚的品質(zhì)遺傳下來。最為勇敢的一些人,由于在戰(zhàn)爭中總是愿意當前鋒、打頭陣,總是毫不吝惜地為別人冒出生入死的危險,平均地說,總要比其他人死得多些。因此,若說賦有這些美德的人的數(shù)量,或他們那種出人頭地的優(yōu)異的標準能夠通過自然選擇,也就是說通過適者生存的原理,而得到增加或提高,看來是大成問題的。
在同一部落之內(nèi),導致有這種天賦的人在數(shù)量上增加的種種情況雖然過于復雜,難以一一分析清楚,但其中有些可能的步驟還是可以追溯一下的。首先,當部落成員的推理能力和料事能力逐漸有所增進之際,每一個人都會認識到,如果他幫助別人,他一般也會受到旁人的幫助,有投桃,就有報李。從這樣一個不太崇高的動機出發(fā),他有可能養(yǎng)成幫助旁人的習慣。……但是促使一些社會德操發(fā)展的另外一個強大得多的刺激,是由同輩對我們的毀譽所提供的。……因此,愛譽和惡毀之情在草昧時代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