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千古興亡多少事”(3)

部級領(lǐng)導(dǎo)干部歷史文化講座:傳統(tǒng)文化中的治國理政智慧 作者:國家圖書館


項羽在他被圍困的時候沖出去殺了很多人,大呼“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劉邦與韓信交流時說:“丞相數(shù)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辭謝,因問王曰:“今東鄉(xiāng)爭權(quán)天下,豈非項王耶?”韓信就問劉邦,“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毙旁侔葙R曰:“惟信亦以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喑叱咤,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dāng)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guān)中而都彭城;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逐其故主而王其將相,又遷逐義帝置江南;所過無不殘滅,百姓不親附,特劫于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其強易弱。”韓信分析了勇悍、仁慈、強大,劉邦與項王誰更高一籌?劉邦默然良久,承認(rèn)均不如項羽。但是韓信分析了“項王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什么叫匹夫之勇,婦人之仁?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把吃的喝的分給別人。但是如有臣下有功當(dāng)封爵者,官印都已經(jīng)做好了他舍不得給別人,所以是婦人之仁。放逐義帝,失天下之心。他放逐義帝,在政治和道義上失分,任人唯親,不能團結(jié)諸侯,火燒阿房宮,殘暴不仁。韓信分析了項羽這三個弱點。所以講政治主要是講人心。西漢學(xué)者揚子說:“天曷故焉!”項羽失敗,天有什么責(zé)任?司馬溫公說“何預(yù)天事”,跟天有什么關(guān)系?所以項羽死時都不知道他怎么敗的。劉邦很清楚贏在人才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