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長征到延安后即認識到這個問題。一方面他個人發(fā)憤苦讀;另一方面有如前述,號召全黨加強馬克思主義學習,把黨變成一個大學校。為了解決理論脫離實際的缺點,學會運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與方法來認識中國革命問題,便發(fā)動整風運動,在全黨范圍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結(jié)合研究現(xiàn)實實際和黨的歷史學習理論。他在整風準備動員時講: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要與中國的革命實際相結(jié)合,我們一定要借“箭”,“箭”就是馬列主義,過去光讀書本,孤立地學習,脫離實際,無法懂得馬列主義。
當時在延安參加整風學習的干部有1萬多人,以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主成立的高級學習組,最初是100多人,后來擴大到250到300人。全國各地的高級學習組由中央管理和指導,延安的高級學習組由政治局和中宣部負責。通過整風運動,許多過去沒有讀過馬列本本的干部包括高中級干部,這次集中地認真地讀了中央規(guī)定的理論書籍;過去讀過馬列本本的一些領(lǐng)導干部,這次懂得了怎樣運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與方法來認識中國革命問題。因此,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有了很大的飛躍。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曾說:從擔負主要領(lǐng)導責任的觀點上說,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tǒng)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zhàn)斗力量,并加速我們戰(zhàn)勝日本帝國主義的工作。延安整風運動對于實現(xiàn)這個目標,起了決定性作用。
第二,它基本弄清了黨的歷史問題的路線是非,使全黨對過去的發(fā)展歷程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初步地達到了思想的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