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提供音樂生命的原動力
北京東四環(huán)外那所小學最里面的三層小樓,是海泉音樂北漂真正開始的地方。
學會編曲后的幾個星期里,海泉編了很多大學時期寫的歌,當實習告一段落,他帶著自己編的曲子回到沈陽后,第一次確定了自己以后能干這事兒,因為這事兒太有意思了。
回到沈陽,他就在籌劃怎么能夠趕緊再去北京,因為接下來,還有一個學期的課程要完成,再到北京也得是半年后的事,除非,他休學。
海泉請家里人一起開家庭會議,說了自己想辦休學的想法,這個念頭在他們那么一個處在正統(tǒng)的軍隊大院的家里,真是個不小的動蕩。母親馬上反對,覺得這是個不可理喻的念頭,其他鄰居家里的孩子,不是考上軍校,就是考上名牌大學,以后不是軍官怎么也能進個不錯的單位。自己兒子本來念的就不是多好的大學,現(xiàn)在居然面臨連畢業(yè)證都沒有的結果,就是為了到北京搞音樂,那根本和沒工作待業(yè)在家沒區(qū)別。姐姐也覺得弟弟這次的決定太過魯莽,還不如利用最后半年,準備準備繼續(xù)考學深造。
這時,父親反倒沒有表態(tài),這位穿軍裝穿了幾十年的詩人,只問了兒子,“你決定以后搞音樂工作,確定不是因為好玩兒,是要認真做一輩子嗎?”海泉認真地點了點頭??吹絻鹤拥臎Q心后,父親說:“不早了,今晚先休息吧,過幾天讓我和你媽再考慮考慮?!?/p>
幾天后,父親給學校的學生處處長寫了封很長的信,信中是懇請學校,能不能酌情讓胡海泉請三個月假,還詳細地介紹了海泉在北京實習的情況??墒?,在學??磥?,這事兒從來沒有過,以前這種情況,就直接辦休學。你請這么多假,到底上不上課?考不考試?學校也是不得已,不能因為一個學生,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一周后,就在父親糾結于應不應該容許兒子休學的時候,事情竟然出現(xiàn)轉機。轉機源自于,海泉在北京編的那幾首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代表學校參加了沈陽音樂學院舉辦的一個在沈高校大學生創(chuàng)作歌手比賽,獲得了第一名。
這事兒在沈陽廣播電視大學可炸開了鍋,這所學校從來沒獲過全沈陽高校的獎,更別說還是第一名。那次比賽雖然名為“創(chuàng)作歌手比賽”,可參賽的大學生,唱得好的不敢唱自己寫的歌,唱自己歌的歌又很一般,現(xiàn)在可以想想,一個叫胡海泉的學生,唱著《愛浪漫的人》、《愛人》這樣的歌,還是自己寫的、自己編的曲,第一名怎么可能會旁落?
第一名,全沈陽高校第一名,讓這個當時連學生宿舍都沒有的學校覺得太有面兒了!于是,破例允許胡海泉請假,可以暫時不辦理休學,因為聽說,人家是要到北京去繼續(xù)音樂“深造”!
如果沒有父親的那封信在先,就算有這個獎,也不知道這個破例會不會發(fā)生,不知道海泉能不能在之后的3個月里,往返于北京和沈陽之間,繼續(xù)他的音樂“深造”。
回想起來,父親幫助他得到實習機會,提前為他“彩排”從北航如何到達實習公司,替他寫信向學校求情,父親的理解和包容,幻化成一次又一次實實在在的支持,給海泉未來的音樂生命,提供了莫大的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