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 4

閑情記美 作者:資中筠


追求“真、善、美”而厭惡“假、惡、丑”應該是普遍的人性。不過在閱歷太多、入世太深之后,可能審美神經就會麻木。然而我在知命之年開始逐漸蘇醒之后,這條神經卻日益敏銳。似乎對虛偽、惡俗、權勢的暴虐、草民的無告,以及種種非正義的流毒惡習的容忍度比較小。許多當代國人見怪不怪,不以為意,一嘆了之,甚至一笑了之之事,我常覺得難以忍受,有時真想拍案而起,盡管許多事與我個人風馬牛不相及,若不是現代資訊發(fā)達,我完全可能渾然不知。收于《感時憂世》卷中的許多文字都是如鯁在喉,不得不吐之言。事實上,時格勢禁,并不能盡吐。而這種憂憤之思越到近年越強烈,從文章的年序中顯示出來。近年來,有不少差不多同齡的舊雨新交都表示與我有共鳴。盡管經歷不盡相同,而還原底色卻有相似之處。也許因為我們青少年時受過同樣的道德文章的熏陶(與后來各自的專業(yè)和道路無關),有比較強烈的正義感,當時所見到的社會黑暗面已讓我們覺得不可容忍,向往美好、公平、正義的新社會,而且也曾經多次為之升起希望,所以對于方今現實與當初理想的鮮明對比感受特別敏銳。至于當年的“士林”風尚比之今日,只能說是“曾經滄海難為水”了! 

我的專業(yè)屬國際政治學科,重點是美國研究。過去我出文集一向把專業(yè)與業(yè)余分開,因為我認為學術論文與專著都是面向業(yè)內讀者的,且體例與隨筆類文章也不大一致。此類文章曾單獨集結出版,名《資中筠集》。這一次自選集把某些專業(yè)學術文章也包括在內,大部分集中在《坐觀天下》卷,也有少數收入其他卷。這樣做的考慮是:這一套集子以自己的思想為脈絡,國內、國外,大事、小事難以截然分開,某些自己特有的心得和觀點在不同類型的文章內都有表述。從多年來得到的反饋來看,我發(fā)現自己的專業(yè)著述影響所及,“圈外”竟比“圈內”更明顯。方今我國讀者對外部世界的興趣日增,國際問題研究不是專業(yè)者的專利。我的文風大多“實話實說”,學術論文也不似高頭講章,少“學術腔”,對普通讀者可能也還有可讀性。不怕落敝帚自珍之譏,在重新通讀自己二十、三十年前的一些文章時發(fā)現雖然時過境遷,卻基本上沒有過時。因為我的取向是從大歷史角度研究世界,不拘泥于一時一事,并且更多著眼于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不論是對美國,或是對其他國家(例如所謂“大國崛起”)都是如此。有些預測性的看法證諸后來的發(fā)展,既有錯判的,又有證明預見的,都保留原貌,立此存照。有的觀點為我首先提出,現在已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盡管仍有爭議,例如美國對外行霸權,對內行民主,并行不悖;例如衡量美國興衰的趨勢不以GDP占世界份額為依據,而是創(chuàng)新能力、對人才的吸引力和全球優(yōu)秀人才的實際流向;有些史料鮮為人知,如聯合國成立的起源和最初的主要爭議、臺灣問題之由來,等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