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算盤打得精。
沒了自行車,需用車時就攛掇妮可去向安子借,不是都說借書能借出一段姻緣嗎?那借自行車指不定也能借出一段佳話來。
佳話迅速到來了。
那天,妮可要出門買菜,我們連哄帶騙讓她洗干凈了臉、梳了頭,并換上一條小碎花裙子,然后成功地忽悠她去找安子借車。
大家擠在門口目送她出門,還沖她深情揮手,搞得妮可一腦袋問號。
她出門沒到十五分鐘就回來了,我們都好生奇怪,怎么個情況?安子沒把車借給你?
她傻呵呵地說:是啊,他沒借給我……
哎喲!怎么個情況?
妮可傻呵呵地說:安子聽說咱家的自行車壞了,就把他家的自行車送給我了。
送?
好吧,送就送吧,我們追問:然后呢,然后你怎么說的?妮可說:然后我說我們家還缺打氣筒。
我們追問:然后呢,然后他怎么說的?
妮可傻呵呵地說:然后……他把打氣筒也送給我了。
你怎么不說你們家還缺個男朋友?!
安子的自行車是老式28錳鋼,妮可腿短,騎出100米歪把三四回,我們怕她摔死,一周后替她把車還了回去。
我們還是時常去安子家蹭飯,安子還是經(jīng)常跑到我們客棧來編人生感悟,編完了就高聲朗誦,每回妮可都給他沖一杯豆奶喝。
妮可和安子沒發(fā)展出什么下文來,他倆之間的緣分,或許只限于一杯純白色的豆奶。是為一憾。
失去安子的音訊已經(jīng)很久了,六年?七年?我記不清了。
輾轉(zhuǎn)聽說他回到內(nèi)地后,安居在一個叫豐都的小城,收斂心性娶妻生子,撰文為生。
仙足島的歲月已成往昔,如安子那般仗義的江湖兄弟如今寡鮮。如今是自媒體為王的年代,人們懶得付出和交流,只熱衷于引領(lǐng)和表達,微博和微信上每天都可以刷出成堆的心靈雞湯人生感悟,無數(shù)人在轉(zhuǎn)發(fā),卻不知有幾人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我亦俗人,有時也轉(zhuǎn)發(fā)一些人生感悟,有時一邊讀一邊想,個中某些金句,會不會出自安子的筆端。
也不知他現(xiàn)在過得好不好,多年未見了,有些許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