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敗楚,秦惠王得楚漢中之地后,又想楚國黔中之地。于是,遣使至楚,說楚懷王道:
“秦王愿以武關(guān)之外之秦地,以易大王黔中之地。”
楚懷王此時因為大敗,乃深恨于張儀。認為楚國之所以有今日之?dāng)?,都是源于張儀當(dāng)初以獻商、於之地于楚來欺騙自己所引起的。因此,當(dāng)聽到秦王之使說愿意以秦國武關(guān)外的土地易換楚國的黔中之地時,便不假思索地回道:
“寡人不愿易地,愿得張儀而獻黔中之地?!?/p>
秦王之使一聽,知道楚懷王這是賭氣之言,此次易地的使命算是到此為止了。于是,只得歸秦覆命。
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一月底,秦使回到咸陽,向秦惠王如實稟報了楚懷王之意。秦惠王感到非常為難,雖然黔中之地對秦國至關(guān)重要,那是扼住楚國咽喉的戰(zhàn)略要地,得黔中之地,就能有效地遏制住楚國的崛起,阻止楚國對秦國的威脅。但是,張儀是秦國之相,為秦國立下的功勞可謂上與天齊,自己再想楚國的黔中之地,也無論如何沒法向張儀開口,說把他交給楚懷王,以換得楚國黔中之地。如果自己對張儀提出這種要求,不僅傷了張儀之心,而且也會大傷秦國滿朝大臣之心的。因為這未免太沒有君臣之情了,以后還有誰會為自己效力呢?
但是,沒過幾天,張儀卻從秦使那里知道了內(nèi)情。遂主動向秦惠王提出,愿意以自己換取楚國黔中之地。
秦惠王心有不忍地勸阻道:
“楚王怒子以商、於之地相欺,正欲食子之肉,寢子之皮,子何以欲往楚哉?寡人不忍也!”
張儀見秦惠王這樣說,覺得秦惠王對自己還是有情有義的。于是,更加堅定了往楚的決心。遂又說道:
“今秦強而楚弱,楚王當(dāng)知之。臣為楚相時,與楚王之寵臣靳尚相善。靳尚則與楚王夫人鄭袖交好。鄭袖所言,楚王皆聽之。況臣乃奉大王節(jié)鉞而使楚,楚何敢加害于臣。若楚王誅臣,而秦得黔中之地,亦臣之大愿也。”
秦惠王見張儀如此一說,更為張儀對秦國的忠誠之心所深深感動。于是,更加不忍讓張儀往楚。
但是,最終秦惠王經(jīng)不住張儀的再三請求,同時也考慮以張儀之智,諒楚懷王不敢,也不至于就將張儀給殺了。于是,允張儀之請,令其持秦王之節(jié)符,出使于楚。
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二月底,張儀到達楚都郢。
楚懷王聞報,立即拘張儀而囚之,并欲殺之。
張儀曾在楚為相近一年,在楚王之朝,與楚國群臣交善者甚多,遂立即獲知消息。
原來在秦國時,張儀以為楚懷王只是說說氣話而已,不至于做出要殺秦王使節(jié)的蠢事??墒?,到了此時,他才知道,楚懷王竟然真的這么蠢。于是,就不免緊張起來。
尋思片刻,張儀覺得還是按照在秦國想到的預(yù)案,去請托楚懷王寵臣靳尚。
卻說靳尚獲知楚懷王要殺張儀的消息,又得張儀托人致送的厚賄之禮,遂立即前往游說楚懷王道:
“大王,張儀乃秦國之相,亦為秦王之使。今大王拘張儀,且欲殺之,秦王必怒。秦王怒而絕楚,楚必孤也。楚孤,天下諸侯必輕楚也。如此,楚之大患必至矣。”
楚懷王默然。
靳尚見此,只得告辭而去。因為他知道,自己雖是楚懷王的寵臣,但是楚懷王深恨于張儀,他也是非常清楚的。再者,楚懷王現(xiàn)在正在氣頭上,話說多了,惹得楚懷王怒起,說不定自己這條小命也難保。
出了楚王大殿,靳尚想了想,覺得還是去找楚懷王寵妃鄭袖為好,讓這個女人去給楚懷王枕邊吹風(fēng),比什么都有用。
于是,靳尚又轉(zhuǎn)至楚王內(nèi)宮,謁見了鄭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