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婚姻比喻成一條大河,那么這條大河通常有時激流澎湃,有時細流涓涓;有時,它在歡樂地歌唱,而有時,它需要跨越暗礁險灘;有時,它雨水豐盛,但有時,它可能因為缺乏滋潤而面臨枯水期。
當枯水期來臨時,行駛在婚姻河流上的夫妻們,會發(fā)現自己好像失去航向的船夫,手足無措,不知把婚姻這條船劃向何方。所以,這時候,掌握一些劃行技巧,讓婚姻重新起航便顯得尤為重要。
婚姻的N年之癢:我們?yōu)楹纹v不堪
許多結婚多年的夫妻,起初可能深深相愛。新婚伊始,丈夫可能每天對工作心不在焉,他最盼望的事情可能是早點下班,然后飛奔回家。在那里,迎接他的有新婚妻子嬌美的笑臉,他們走進家門后,會先來一個深情的擁抱,熱吻,然后兩個人手拉著手一起去做晚飯。
這樣的夜晚常常被柔情蜜意籠罩著。
但后來,丈夫可能有了自己的公司,他的工作越來越忙了,他開始很晚回家,即使回家,也是倒頭便呼呼大睡。妻子依然每天堅持等他回來,但她等不到他的擁抱和熱吻。丈夫太忙了,這種愛的儀式已經被他忽略了。夫妻關系開始變得冷淡,彼此不愿意親近對方,每周兩次以上的性生活可能變成了半個月不到一次,丈夫的脾氣可能變得焦躁、易怒,妻子的心可能變得抱怨、壓抑,兩個人的心開始彼此向對方關閉。
他們不知道這是為什么,直到有一天,一方主動向另一方提出離婚,他的理由或許是他已經在這份關系里感受不到激情,他厭倦了,他想重新去生活,當然,他向她聲明,這并不代表他在外面有人了。
這是典型的婚姻枯水期現象——“無話、無性、無愛”的三無狀態(tài)。
婚姻是一條流動的河。
心靈講師黃煥祥和麥基卓在《懂得愛》這本書中指出,婚姻關系會帶來熱情、共鳴、親密、分享、接納、著迷、上癮,也帶來依賴、憤怒、嫉妒、哀傷、冷漠、厭煩和彼此的控制。
婚姻關系的發(fā)展階段呈現浪漫期、權力爭奪期、整合期、冷漠期、分離期、超越期、承諾期和共同創(chuàng)造期的螺旋式生命循環(huán)。所以,結婚多年后,婚姻進入枯水期是婚姻的正?,F象。它常常是婚姻的必經階段。
其次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導致了婚姻枯水。
也許,深入那些所有的婚姻內部,我們會發(fā)現,激情的淡化是男人女人結婚后的宿命。想要一對夫妻過了很多年后,依然保持一夜三四次的激情,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家庭道德與責任感要求人們忠實于一夫一妻制,而激情本質上是一種化學變化,是生物的,與它相連的是人們對性的喜新厭舊的天性。人們總是在這種二律背反中唱著無可奈何的挽歌,一遍遍地在性的欲望和道德之間掙扎。
之所以進入枯水期,首先是性激情的淡化。
我們在結婚起初,常常愛著對方自己身上缺少的那部分。比如男人愛女人的溫柔體貼,女人愛男人的陽剛。但一旦結婚后,隨著天天朝夕相處,女人的溫柔體貼在男人看來,可能變成了婆婆媽媽;男人的陽剛在女人看來,可能變成了粗心和大男子主義。
于是,心底彼此開始產生疑問:那個人是自己一直渴望尋找的理想對象嗎?
于是,抱怨,爭奪,渴望改造對方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成為大多數夫妻的常態(tài)。當矛盾越來越多時,有的夫妻終于承受不住失望,于是分手;有的夫妻經過整合后,重新妥協著相處。
最后是太多現實磨難因素導致了婚姻枯水。
婚姻是社會的,愛情是心靈的。一對男女結婚后,與契約一起締結的還有他們對于現實生活的考驗。如何共同承擔經濟壓力?要不要孩子?什么時候要孩子?雙方的老人如何對待?等等。這些因素的磨難和共同承擔,有時會讓夫妻雙方加深信任感,但有時,它是夫妻矛盾的源頭。
最關鍵的是,大多數男女常常缺乏正常處理矛盾的能力。在矛盾面前,他們無法建設性地讓它成為深化夫妻感情的契機,而是成為危機的導火索,感情冷漠的階梯。一旦這些矛盾愈來愈深,那么婚姻便進入枯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