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篇(5)

小書館·學詩淺說 作者:瞿蛻園 周紫宜


這詩很像是有感于晉室諸王之將亂天下而作,末句點明悲憤之意,而全詩多用對句,排比工整,辭藻豐富,秀色可餐一句更為千古傳誦。陸氏當然是六朝詩的開山祖。

潘岳的文章較陸機更為明秀,詩以悼亡之作為最出色。情景交融,也是后世詩家所奉為矩范的。舉一首為例: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黽勉(勉力)恭朝命,回心反出役。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悵恍如或存,周遑忡驚惕。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春風緣隙來,晨霤?溜?承檐滴。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西晉還有一個詩人左思,家數與潘陸稍有不同,他是以雄勁頓挫見長的,詠史詩是他寓意所在。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

陶潛

東晉一代,除郭璞以游仙詩得名外,沒有杰出的詩家,直到晉宋之間,陶潛以超卓不凡的胸襟,掃除俗套,自成一格,情真語淡,不在于求好而自然無不好。在詩家之中,他是千古獨步的。后世詩家得到他的一點余味,已經卓然可傳。

從表面看他的詩,似乎首首都是空的。但若知道他的身世和當時的局勢,就可以推測他的隱衷,有激越悲憤的地方,并不是一味嗜酒閑居,蕭然世外,安貧樂道。所以讀陶詩需要全面深入,看似容易而其實極不容易。在這里只舉出《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一首:

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開春理常業(yè),歲功聊可觀。晨出肆微勤,日入負耒還。山中饒霜露,風氣亦先寒。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遙遙沮溺心,千載乃相關。但愿長如此,躬耕非所嘆。

就這一首詩來看,陶詩的妙處完全在于真實樸素,不假雕飾。以畫來比,漢魏詩像線條粗重設色板滯的古畫,陶詩像純用墨筆的白描,幾乎看不出筆墨痕跡。陶氏以后的謝、鮑各家有點像大青綠山水畫,而唐代的王維出現(xiàn)以后,又盛行文人畫的淺絳法。

不過詩文風格之變遷總不是突然發(fā)生的,詩家的作品也不是永遠出于固定模型的。陶詩一面結束了漢魏詩的局面而開辟了廣闊新穎的法門,同時也暗中為后起的宋、齊以至唐的詩派作過渡的鉤聯(lián)。陶詩雖是以白描為主,而白描之中又有些色澤之滋潤。形式上雖以單行為主,(如上面所引一首)而未嘗不兼用駢偶來調劑。即如他的《九日閑居》詩:“露凄暄風息,氣澈天象明。往燕無遺影,來雁有余聲。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辈皇且呀浵袼巍R以后的詩,甚至于像唐詩嗎?又如《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夙晨裝吾駕,啟涂情己緬。鳥弄歡新節(jié),冷風送余善。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不是特別近于謝靈運的詩派嗎?又如《與殷晉安別》詩:“良才不隱世,江湖多賤貧。脫有經過便,念來存故人。”這不宛然又是六朝末期的句法嗎?至于《贈羊長史》詩:“紫芝誰復采?深谷久應蕪?!焙喼备翘圃娭械拿?。如果單指出這句說是陶詩,會沒有人肯信的。

因此,可以斷言:陶詩之所以卓絕千古,是因為吸收了前人的長處,又運用了當時的語法,并且預為后來詩家的先導。他是包羅眾長,不專一轍的。雖然陶詩的特色在一淡字,然而并不是枯干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