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賊情,定戰(zhàn)略戰(zhàn)術(1)

王陽明大傳: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 作者:【日】岡田武彥


對之前數次剿匪失利進行反思后,王陽明認為,要徹底根除匪患,首先必須全面了解賊匪的情況。王陽明素來通曉兵法,所以深知情報在兩軍交戰(zhàn)時的重要性。

漳州匪首詹師富、溫火燒等人活動甚為猖獗,官府每年都會派兵去湖廣、福建、廣東三省剿匪。然而,由于贛州百姓多被賊人收買,他們將官兵動向及時透露給賊匪,這樣一來,官軍尚未行動,軍事部署就已遭泄露。因此,官軍的征剿行動屢屢受挫。

王陽明上任后發(fā)現,兵營中有一老兵暗通賊匪,此人行事十分陰險狡詐。于是,王陽明將此人招至帳中,聲色俱厲地責問道:有人揭發(fā)你通匪,按律當斬。你若能改過自新,將通匪之人盡數告知本官,本官可赦免你的罪行,你要想清楚!

聽聞此言,老兵稍加猶豫便將通匪之人盡皆告發(fā)了。之后,王陽明調查發(fā)現正如老兵所言。于是,王陽明赦免了他的死罪。

三十六計中有一計為“反間計”,其意為“善用敵之間者,以為己用”。孫子提出,用間有五:“鄉(xiāng)間者,因其鄉(xiāng)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事于外,令吾聞知之而傳于敵間也;生間者,反報也?!蓖瑫r,孫子還指出,“三軍之事,莫親于間,賞莫厚于間,事莫密于間?!?/p>

可見,大軍事學家孫武極為重視間諜在作戰(zhàn)中的作用。此外,孫子也很重視反間(雙面間諜)的作用,他提出“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正因為王陽明充分利用雙面間諜探查到重要敵情,才得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剿匪方案。

基于前幾次剿匪失敗的慘痛教訓,王陽明制定出以下策略:

一、為徹底消除狼達土軍之危害,創(chuàng)建自己的精悍軍隊,以剿匪戡亂;

二、剿滅諸匪切勿大舉進攻,而應各個擊破;

三、于民間建立反間諜的保安機構;

四、妥善處理戰(zhàn)后的各種事務,加強對民眾的教化,以確保社會民生平穩(wěn)過渡。

王陽明于贛州上任十天后即頒發(fā)了《選揀民兵》(《王文成公全書》卷十六)的布告,對當地的民兵訓練事宜做出指示。在布告中,王陽明首先對南贛地區(qū)的治安現狀進行了分析:

是以每遇盜賊猖獗,輒復會奏請兵;非調土軍,即遣狼達,往返之際,輒已經年;糜費所須,動逾數萬;逮至集兵舉事,即已魍魎潛形,曾無可剿之賊;稍俟班師旋旅,則又鼠狐聚黨,復皆不軌之群。

良由素不練兵,倚人成事;是以機宜屢失,備御益馳,征發(fā)無救乎瘡痍,供饋適增其荼毒,群盜習知其然,愈肆無憚。百姓謂莫可恃,競亦從非。

夫事緩則坐縱烏合,勢急乃動調狼兵,一皆茍且之謀,此豈可常之策?古之善用兵者,驅市人而使戰(zhàn),假呂戍以興師。豈以一州八府之地,遂無奮勇敢戰(zhàn)之夫?事豫則立,人存政舉。

近據江西分巡嶺北道兵備副使楊璋呈,將所屬各縣機快,通行揀選,委官統(tǒng)領操練,即其處分,當亦漸勝于前。但此等機快,止可護守城郭,堤備關隘;至于搗巢深入,摧鋒陷陣,恐亦未堪。

關于建立精悍部隊的問題,王陽明也做出了極為周密、詳盡的指示:

為此案仰四省各兵備官,于各屬弩手、打手、機快等項,挑選驍勇絕群、膽力出眾之士,每縣多或十余人,少或八九輩;務求魁杰異材,缺則懸賞召募。

大約江西、福建二兵備,各以五六百名為率;廣東、湖廣二兵備,各以四五百名為率。中間若有力能扛鼎、勇敵千人者,優(yōu)其廩餼,署為將領。召募犒賞等費,皆查各屬商稅贓罰等銀支給。

各縣機快,除南贛兵備已行編選外,余四兵備仍于每縣原額數內揀選精壯可用者,量留三分之二;就委該縣能官統(tǒng)練,專以守城防隘為事;其余一分揀退疲弱不堪者,免其著役,止出工食,追解該道,以益召募犒賞之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