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立志為培根之學(xué)(3)

王陽明大傳:知行合一的心學(xué)智慧 作者:【日】岡田武彥


后世大患,尤在無志。故今以立志為說,中間字字句句,莫非立志。蓋終身問學(xué)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若以是說而合精一,則字字句句皆精一之功;以是說而合敬義,則字字句句皆敬義之功。其諸“格致”、“博約”、“忠恕”等說,無不吻合。但能實心體之,然后信予言之非妄也。

守文啟程之時,王陽明另作五言長詩《守文弟歸省攜其手歌以別之》(《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以祝福弟弟旅途順利,同時也叮囑他應(yīng)謹言慎行,切勿懈怠學(xué)問之事。詩中流露出的殷殷囑托之意、濃濃手足之情,令人感動不已。

爾來我心喜,爾去我心悲。

不為倚門念,吾寧舍爾歸?

長途正炎暑,爾行慎興居!

涼茗勿頻啜,節(jié)食但無饑。

勿出船旁立,忽登岸上嬉。

收心每澄坐,適意時觀書。

申洪皆冥頑,不足長嗔笞。

見人勿多說,慎默真如愚。

接人莫輕率,忠信持謙卑。

從來為己學(xué),慎獨乃其基。

紛紛多嗜欲,爾病還爾知。

到家良足樂,恰顏報重闈。

昨秋童蒙去,今夏成人歸。

長者愛爾敬,少者悅爾慈。

親朋稱嘖嘖,羨爾能若茲。

信哉學(xué)問功,所貴在得師。

吾匪崇外飾,欲爾沽名為。

望爾日造造,圣賢以為期。

九兄及印弟,誦此共勉之!

王陽明為王華長子,是正室鄭夫人所生,他下面還有弟妹四人。二弟守文為王華續(xù)弦趙氏所出,大弟守儉、三弟守章為妾室楊氏所出。王陽明唯一的妹妹也為趙氏所出,后來嫁給了王陽明的愛徒徐愛。由于王陽明婚后一直無子,同時守儉、守章也均無子,所以王陽明四十四歲那年,其父便把王陽明表弟守信之子正憲過繼給他,正憲時年八歲。

在王陽明諸多兄弟中,守文最好學(xué)。因此,王陽明為他特作《示弟立志說》一文,向其闡述立志對于學(xué)問的重要性。日本學(xué)者三輪執(zhí)齋(日本江戶中期著名王陽明學(xué)者)非常重視這篇文章,特將此文抄錄于《標(biāo)注傳習(xí)錄》的中卷之后。吉村秋陽(日本幕府末期心學(xué)家)之子吉村斐山更以此文為基礎(chǔ),創(chuàng)作了《入學(xué)志殻》一書。

東正堂認為,此篇文章為初學(xué)者指明了求學(xué)之路,堪稱《王文成公全書》中少有的佳作。由于此文專為守文而作,由此可知守文決非資質(zhì)平庸之輩(《陽明先生全書論考》卷十四《年譜一》)。

王陽明所倡導(dǎo)“立志”說的終極目的就是成圣,此為學(xué)問之根本。若不以此為本,就算學(xué)業(yè)再精通,也終將一事無成。王陽明認為,成圣之道即在于存天理、去人欲。若要達到此目的,首先要求教于先賢,其次要遵從古訓(xùn)。

王陽明也說,立志并非易事,由初學(xué)至最終悟道,無不以立志為先。立志無關(guān)乎時間、地點,關(guān)鍵要有堅定、專一、恒久的意志力。志若立,則理自明,私欲萌動盡除。因此,我們必須常以立志自省責(zé)身。

此外,王陽明也多次向其他子侄闡述立志的必要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