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輯天地生人(十三)

燕居道古 作者:黃惲


在北大,知堂的身份有些尷尬,他是浙籍,卻屬于新派教授。他是不講林損那種國學的,但他在感情方面傾向于同屬于舊派的國文系主任馬裕藻,與馬氏關系很密切。當時,新派教授胡適與馬裕藻關系比較緊張,兩人作為新舊派別的主將,早存芥蒂,積不相能。作為文學院院長的胡適,為了推行自己的教育和學術理念,一直希望驅(qū)馬,以新派教授知堂取而代之。在胡適看來,知堂也算新舊兩派都可以接受的人物,浙籍為馬氏的同鄉(xiāng),而新派又是胡適的陣營。作為胡適夾袋里的人物,知堂卻有些騎墻,他既不想得罪自己的好朋友馬裕藻,也不想得罪文學院院長胡適。

在當時,胡適雖然暴得大名,虎虎生風,但很受學生的非議,有很多學生國學淵深,看不起胡適的學問,甚至當胡適整理國故,也還有很多學生對他持懷疑態(tài)度。而馬裕藻呢,作為北大的浙籍,蔡元培、蔣夢麟等雖然對外表示開放的心態(tài),但仔細分析北大國學門教授的組成,還是能看出他們對家鄉(xiāng)浙江的傾斜。這也難怪,作為浙江人,總對浙江的人才知道得更多,那么汲引更多的浙籍也是必然的事情。馬裕藻為人和藹,對學生關懷備至,甚得國文系師生的擁戴,他在國文系的潛勢力不容小覷?;谶@樣的觀察,知堂知道,如果自己取代馬裕藻,很可能成為胡適的犧牲品,既背叛自己的朋友,也首當其沖地成為國文系學生發(fā)難的對象。因此,他拒絕了胡適的提議。胡適這一手段行不通,就嘗試另一辦法,即提出文史合并說,意在把國文系和歷史系合并,擠掉馬裕藻的系主任位置,說起來,胡適也算處心積慮了。

這時候,林損跳了出來。林損的主動成了胡、馬之爭的犧牲品,他的脾氣怪僻,說話直率,使氣斗狠固然是他賈禍的原因,更大的原因則是:在胡適看來,既然馬暫時動不了,那么就先斷其臂——林損,也算出了口惡氣。林損善罵,這有點像左宗棠,他罵胡適是家常便飯,在課堂上說說就會來氣,于是就開罵了。這與黃季剛不同,黃季剛是看不起人,自高身價,而林損,在看不起別人之余,還要貶損別人,罵之不足,還要寫詩,總之刻薄非常。這些還不要緊,林損有馬裕藻的庇護,甚至還有蔡元培、蔣夢麟的庇護,所以胡適還是拿他沒有辦法。

然而,后來發(fā)生的一件事,使林損失去了所有人的庇護。

高仁山與李大釗一起為張作霖殺害數(shù)年以后,蔣夢麟迎娶了高仁山的遺孀陶曾谷,這在舊派舊思想的林損看來,很是不能忍受。朋友妻尚不能戲,更不用說是朋友的遺孀了,退一步說,陶曾谷起碼是前同事的遺孀吧。其實,從我們現(xiàn)在的觀念來說,蔣夢麟、陶曾谷當時都是單身,因為愛情而走在一起,是合乎婚姻道德的,但過去不這么看。蔣夢麟的婚姻一直是大家議論的一個熱點,很有人認為蔣夢麟重色不重德,甚至貽患終身,這是后話。在林損眼中,蔣陶這種結(jié)合很不道德,因此書呆子氣發(fā)作,在北大校園里又開罵了。這次罵的不是胡適,卻是代理校長蔣夢麟,據(jù)說詩作得“極為刻骨”,把蔣氏罵得極為不堪,甚至辱及私德。這樣一來,林損就生生把一把保護傘給罵走了,不要說胡適想拿他開刀久矣,現(xiàn)在蔣夢麟也想拔了眼中刺,去之而后快了。于是一年一送的聘書就沒有了,林損這一次,因為得罪代理校長,連馬裕藻也救不了他了。我想,事關蔣夢麟的聲譽,即便是蔡元培也不可能再幫林損了。

沒接到聘書的林損致蔣夢麟的信這樣說:

夢麟校長左右:

自公來長斯校,為日久矣。學者交相責難,瘖不敢聲;而校政隱加操切,以無恥之心,而行機變之巧,損甚傷之!忝從執(zhí)御,詭遇未能。請以此別,祝汝萬春!

林損。

“祝汝萬春”,表面上看看真不錯,其實江浙人知道,這是說“愿你老不死!”,帶有很強烈的詛咒味道。

他致胡適的信中有“遺我一矢”的話,胡適已經(jīng)把刀砍下去了,不需要再遺什么矢了。于是林損就成為沙漠中的勇士,只有荷戟獨彷徨了。他其實很明白自己的處境,所以給蔣夢麟的信中并沒有乞求和哀憐,有的只是指斥、不滿和詛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