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由墨西哥導(dǎo)演吉爾莫?德爾?托羅拍攝的《潘神的迷宮》(El laberinto del fauno,2006),與這部影片的風(fēng)格氣質(zhì)頗有相似之處。墨西哥曾經(jīng)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佛朗哥掌權(quán)之后實行大肆搜捕鎮(zhèn)壓,許多西班牙人跑到了原先的殖民地尋求庇護。1964年出生的導(dǎo)演稱西班牙內(nèi)戰(zhàn)對他有不小的影響,在他的周圍的人當中,包括參與這部影片制作的人員當中,就有不少西班牙流亡人士或他們的子女。
影片同樣采取了一個小女孩的視角,她叫奧菲利亞。她所面臨的世界也是一分為二,一半是現(xiàn)實的,另一半則是想象的。而這部影片中的想象世界,是以看得見的方式出現(xiàn)的,即魔幻的方式。奧菲利亞在兩個世界之間穿梭來往。導(dǎo)演本人曾用“童話”來形容這部影片的類型,但其中暴力血腥的鏡頭,令影片在美國放映時被評為R級,即17歲以下觀看需有成人陪同。
故事背景也是20世紀40年代初期的西班牙。奧菲利亞隨再婚的母親,前往繼父所在的軍營。她的繼父是佛朗哥的一名上尉,駐扎在西班牙北部山區(qū),任務(wù)是“剿匪”—消滅共和軍的殘余部隊。此人生性殘暴,濫用權(quán)力,虐殺無辜,將他的兵營弄成一個地地道道的地獄。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女管家,一位干練的高個子女人,卻是共和軍游擊隊的臥底。兵營的醫(yī)生是她的同情者。他們將抗生素偷偷弄出來給山上游擊隊的負傷者,這點小小的縫隙更讓人感到透不過氣來。
比較起可怕的人間世界,奧菲利亞踏入的魔幻世界更加令人歡迎,真正的妖怪遠遠沒有那位上尉來得恐怖。每回奧菲利亞被那只蜻蜓般的精靈帶走,盡管不知去向,卻讓人感到足夠的信任和放心。那位有著一雙長長犄角的農(nóng)牧神(潘神)是這樣自我介紹的:“我的老名字只有風(fēng)和樹能念出來,我是高山和森林和大地?!卑缪葸@位農(nóng)牧神的演員需要化妝五個小時,比那位科學(xué)怪人每天化妝三個半小時還要麻煩。
在魔幻世界里,奧菲利亞需要經(jīng)受考驗。僅僅是因為吃了兩顆不該吃的葡萄,她幾乎失去了魔法的保護。這些歷險,與現(xiàn)實世界正好有一種匹配:當奧菲利亞在樹洞中艱難行走尋找那只癩蛤蟆時,地面上兇殘的上尉正在帶人追蹤森林里逃亡的游擊隊員。奧菲利亞相信可能的世界,相信正義、善良;上尉除了崇尚兇殘,別的什么也不信?,F(xiàn)實世界本身的分裂,是影片擁有兩個世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