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總督的“養(yǎng)廉銀”與“陋規(guī)”(3)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 作者:張宏杰


第一當然是他個人和家庭的開支。

總督的工資,養(yǎng)活的可不只是他一個人,而是一大家子人。曾國藩個人生活雖然十分儉樸,但是由于家里人口越來越多,幾十口子全靠他一個人養(yǎng)活,這些開支也不是一個小數(shù)。這是第一項,這項開支我們大家都能理解。

第二項開支今天的讀者可能就不太好理解了:曾國藩還要給身邊的工作人員開支。

作為地方上的一把手、一號首長,曾國藩身邊當然要有一個龐大的辦公班子。清代總督衙門中,總督需要供養(yǎng)相當龐大的班子,他們由幕友、書吏、仆役、家丁們組成,負責總督的辦公、保衛(wèi)、出行、勤雜等事務。不過今天的政府之中,上自秘書長下至普通科員皆是國家公務員,薪金由國家負擔。而在清代,這些人都是總督和巡撫私人聘請的,要由督撫自掏腰包。也就是說,督撫衙門中,只有總督和巡撫是國家承認的正式官員,其他人都“沒有編制”,他們的工資,則由督撫自行解決。你愛雇多少人雇多少人,愛開多少支就開多少,國家一分錢不管。

這種狀況今天聽起來無異于天方夜譚,然而在清代,卻是國家定制。這種設計,和京官的薄俸制一樣,也是因為皇帝偷懶,不愿意詳細考慮總督一級的行政經費支出,把這個攤子推給總督自己解決。皇帝省了事兒,卻使總督們背上了沉重的經濟壓力。

這些編外人員工資可不低。就以幕友或者叫師爺為例,他們每個人,年收入至少一千兩。你請上十個八個幕友,一年就得支出一萬兩。此外那幾十上百個書吏家丁,加一起也要將近一萬兩銀子的工資。所以僅工作人員工資這項,曾國藩一年就得支出兩萬多兩。

除了這項不合理支出外,清代的財政制度中居然還有比這更匪夷所思的規(guī)定,那就是總督辦理一些公務,還要自己花錢。

比如,總督每年都要對綠營兵進行檢閱,以保持軍隊戰(zhàn)斗力。既然檢閱,就要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士兵進行獎勵。但是這些錢,清代財政體系中忘了規(guī)定從哪兒出,那就得總督自己出。另外還有一個特別不合理的,就是皇帝與總督的通信費,要由總督自己出。那時候皇帝和總督們之間,要頻繁地遞送奏折,下達諭旨,因為是機密文件,所以要派一個精干的隊伍,專門運送,一年要好幾千兩銀子。這個錢,皇帝不管,總督自己出。

所以這些項加在一起,一位總督一年要花多少錢呢? 兩江總督事情比較多,公務繁重,一年要花六萬兩左右。

我們前面說了,兩江總督的養(yǎng)廉銀是多少?一萬八千兩。也就是說,有四萬多兩的差額。這四萬多兩從哪兒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農民靠種地吃飯,總督們只能靠權力來換取收入。這四萬兩的差額,催生了“陋規(guī)”,也就是下屬各官員和衙門給他的“進貢”。

從“陋規(guī)”這個“陋”字上,可以看出世人對這項收入的道德判斷。人們有一種常見的誤解,認為“陋規(guī)”完全是貪腐的產物,并且都歸入了官員的私囊。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事實上,“陋規(guī)”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上級官員辦公經費不夠,不得不向下級收陋規(guī)。

那么陋規(guī)都有哪些內容呢?

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江西巡撫白潢在奏折中向皇帝匯報當?shù)氐穆?guī)收入,白潢具體列舉了江西省的五項陋規(guī):一是節(jié)禮,下屬官員過年過節(jié)送的錢,每年大約五千兩;二是漕規(guī),糧道衙門所送,每年四千兩;三是關規(guī),轄區(qū)內兩家稅關衙門所送,每年兩千四百兩;四是鹽規(guī),鹽務衙門所送,每年一萬兩;五是錢糧平頭銀,每年八千兩,布政使衙門所送。

從這份清單可以清楚地看出,白潢所收到的“規(guī)禮”由“規(guī)”和“禮”這兩部分組成。所謂“規(guī)”,是由下屬部門以部門名義送的錢,而所謂“禮”,則是官員們以個人身份送的。

那么,這些“規(guī)”和“禮”的錢又是從哪兒來的?

我們先來看看“規(guī)”?!耙?guī)”的來源,用今天的話說是各部門的 “亂收費”,過去則叫“耗羨”或者“加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