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你而立的世界
當(dāng)人選擇并確立自己的本質(zhì)時,他的世界也同時成立。一個人選擇了英雄的本質(zhì),他就成了一個英雄,他的世界也就成了刀光劍影的沙場、凱旋的廣場、鮮花的海洋與紀(jì)念碑的群峰;他選擇做一個棋手,世界就是一盤殺不完的棋局,即使是吃飯睡覺的時候,棋子仍然在他的想象中紛飛;他選擇做一個流浪漢,世界就是一個無家可歸的地方;他選擇做一個僧侶,世界就是一座輝煌的寺廟。依他不同的選擇,他的本質(zhì)得以成立,世界也得以成立。至于那些與人的選擇無關(guān)的事物,都?xì)w入一種遙遠(yuǎn)的背景慢慢地淡去。世界與人本身都起源于人的舉意、謀劃與狂想。如果一個人認(rèn)定人的本質(zhì)在于吃食,他的一切行為都會圍繞著吃食展開,而他體會到的存在的意思也只是食物的滋味了,為他而成立起來的世界也就是一張宴席。食味就像蒙汗藥一樣籠罩著他的感覺,宴席也像山峰遮住了生存的曠野,他會對宴席之外的空間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果一個人選擇成為一個登徒子,認(rèn)為生存的意趣在于性愛,他生活中一切都將被歸結(jié)到色情上來,而世界對于他來說就是一張床,溫馨柔軟滋生淫夢的大床。云雨之情也像巫山云霧一樣遮住了他生存的天空。存在的這種邏輯纏繞就像是一條蛇,它從你身邊走過,你不去惹它,它也不會來纏你;你若惹了它,它就會緊緊咬住你不放,讓你中了它的邪。人一不小心就會被蛇咬住,脫不開身。實際上也是如此,人通常被自己制作的圈套套住,然后被懸掛起來。
這種邏輯纏繞所形成的怪圈,在埃舍爾的繪畫中得到富有想象力的表達(dá)。在《畫畫的雙手》中,這只手畫出了那一只手,而那一只手同時也畫出了這只手。在《瀑布》中,沿著梯級的水槽,水繞了一圈之后,又回到原來的出發(fā)點重新開始。在這種纏繞中,人不過是在與自己兜圈子。
這種邏輯纏繞根源于人是自己存在的當(dāng)事人,是自己意志行為的承擔(dān)者。在人的生活中,人本身既是給予者,又是接受者;既是造物主,又是所造之物。用通俗的話說,就是自作自受、自受自作。一旦心中起意,為某種情欲觀念所附體,沉迷于某種事物現(xiàn)象,人就依照這種觀念或事物的傾向去行動,該觀念或事物也就獲得了主體性,反過來占據(jù)了人的存在。在這種情形下,人會把一切經(jīng)驗納入這種支配自身的邏輯中去加以體認(rèn)、領(lǐng)會、捉摸、理解、轉(zhuǎn)換。這種狀況就像一個圈套,人是很容易被繞在里面,像捉迷藏一樣?,F(xiàn)在,哲學(xué)家們已經(jīng)深深意識到人的意向、信念對人的經(jīng)驗的構(gòu)造作用,這種作用使人存在的現(xiàn)實變得魔幻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曹操,曹操就到。我們總是看到我們渴望或害怕看到的東西,就像我們總是看到我們能夠看到的東西一樣。所有的所指都是能指。就像有人說的,如果沒有玻璃杯和水的概念,我們甚至不可能獲得一杯水的經(jīng)驗。
人是最容易為自己的意志與愿望所蒙蔽和欺騙的。精神分析心理學(xué)的實踐表明,在人的心靈中,信念和愿望都會滋生出虛幻的現(xiàn)實,行走在這種魔幻現(xiàn)實中的人,會喪失對真實的記憶和領(lǐng)受能力。弗洛伊德的研究表明,愿望達(dá)成夢幻,偏執(zhí)誘發(fā)狂想,一旦迷失并困在其中,走不出來,就成了精神病患。正如弗洛伊德所言,世俗生活中,精神病癥狀幾乎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罷了。因為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不能無依無傍地生存,總是要抓握住什么東西才會覺得活得實在,總要憑借什么才覺得有了尊嚴(yán),總要倚靠什么東西才有了歸宿感,不然就暈暈乎乎的沒有了方向,蒼蒼皇皇的沒有了主張,疲疲沓沓的沒有了支柱,落入消極頹廢懈怠之中不能自拔。
心的執(zhí)著,一方面造成心靈的遮蔽,導(dǎo)致陰暗、昏沉、曖昧,使人的存在失去澄明;另一方面則是自我束縛,使人喪失自由和自在。任何情欲的糾纏和觀念的僵持都會把自己的生命束縛,而人常常就是如此作繭自縛的,只是繭的質(zhì)地有所不同罷了。人們通??偸菬嶂杂谠诓煌睦O之間進(jìn)行比較選擇,企圖找到一張值得將自己自由剝奪的高貴的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