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詩三百首》指導大概 (17)

詩詞修養(yǎng) 大師談 作者:王國維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這些都用否定語作骨子,所以都比較明快些。這些詩也有所含蓄,可是強調(diào)。七絕原來專為歌唱而作,含蓄中略求明快,聽者才容易懂,適應需要,本當如此。弱調(diào)的發(fā)展該是晚點兒?!灰娪诒緯娜?,一首也是強調(diào),二首是弱調(diào)。十一首中共有九首強調(diào),可算是大多數(shù)。

當時為人傳唱的絕句見于本書的,五言有王維的《相思》,七言有他的《渭城曲》,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和《長信怨》,王之渙的《出塞》?!断嗨肌返溃?/p>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芙蓉樓送辛漸》道: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除《長信怨》外,四首都是對稱的口氣?!踔疁o的“羌笛”句是說“你何須吹羌笛的《折柳詞》來怨久別?”——那不見于本書的高適的“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一首也是的這一首本是一首五古的開端四語,歌者截取作為絕句。歌辭用對稱的口氣,唱時好像在對聽者說話,顯得親切。絕句用對稱口氣的特別多;有時用問句,作用也一般。這些原都是樂府的老調(diào)兒,絕句只是推廣應用罷了。——風調(diào)轉(zhuǎn)而為才調(diào),奇情壯采依托在艷辭和故事上,是李商隱的七絕。這些詩雖增加了些新類型,卻非七絕的本色。他又有《夜雨寄北》一絕: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翦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也是對稱的口氣。設(shè)想歸后向那人談此時此地的情形,見出此時此地思歸和想念的心境,回環(huán)含蓄,卻又親切明快。這種重復的組織極精煉可喜。但絕句以自然為主。像本詩的組織,精煉不失自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朱寶瑩先生有《詩式》中華書局版,專釋唐人近體詩的作法、作意,頗切實,邵祖平先生有《唐詩通論》《學衡》十二期,頗詳明,都可參看。

(本文原為朱自清為蘅塘退士之《唐詩三百首》所撰“導讀文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