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的內心也有過搖擺。她畢竟是結了婚的人,這樣大剌剌地展示自己的裸體,對丈夫也是一種不尊重。
換作別人,也許會勃然大怒,會禁止潘玉良的言行,會斷了她的學畫生涯。但潘贊化畢竟不同,他雖然理解不了這種人體藝術,卻能理解潘玉良學習的熱情。
他對潘玉良說:“你有你的道理,你追求的是有意義的事業(yè),我聽你的!”
丈夫的理解讓潘玉良苦悶的心情得到一絲寬慰,也讓她的求學之心更加堅定。
流言蜚語中,校長劉海粟建議她去法國學習西畫。
潘玉良心動了,她去征求潘贊化的意見。潘贊化經過一番考慮,順從了她的意愿,將她送上了去巴黎的加拿大皇后號郵輪。
不得不佩服潘贊化的心胸,作為丈夫,不是每個男人都能容忍妻子與自己長期分離,容忍妻子比自己出色。此時的潘玉良如魚得水,如虎添翼,他明知她要去更廣闊的天地遨游,他還是選擇了支持。他之于潘玉良,更像是伯樂與千里馬。
正是這份知遇之恩,才讓潘玉良戀戀不忘,守著懷念與感恩,獨自走過了寂寞的后半生。
潘玉良到法國后不久,因國內政局不穩(wěn),潘贊化失去了海關監(jiān)督之職,經濟一下子緊張起來。又加上國內外通訊時斷時續(xù),潘玉良一度收不到任何家信和津貼,她常常是餓著肚子上課。
有一次,她連著四個月沒有收到潘贊化的匯款,生活十分窘迫,接連幾天都餓著肚子。終于,她在課堂上暈了過去。
教授和同學們都很同情她的際遇,商量著給她湊錢,這時郵遞員到了,高喊著:“中國的張玉良女士,你的匯票!”
同學們圍攏來一看,是歐亞現(xiàn)代畫展評選委員會寄來的錢,附言寫著:“潘張玉良女士,你的油畫《裸女》榮獲三等獎,獎金五千里爾?!笨恐@筆錢,潘玉良撐過了那段難熬的日子。
1928年,潘玉良坐上了回國的郵輪。
船在吳淤口港靠岸,潘贊化早早地等在那里,久別的兩人終于重逢。
受校長劉海粟之邀,潘玉良接受了上海美專的聘書。兩個月后,她在上海舉辦了“中國第一個女西畫家畫展”。
兩百多幅作品震驚了世人,她高超的畫技讓大家耳目一新,連連稱贊,連徐悲鴻也向她伸出橄欖枝,邀請她到自己所在的“中大”執(zhí)教。
她就像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一下子照亮了中國的畫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