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溫柔與真實(1)

貝尼尼傳:他的人生 他的羅馬 作者:【美】弗蘭科·莫爾曼多


讓我們回到貝尼尼的第一主業(yè),為西皮奧內(nèi)制作不需要支撐的立置式雕塑,《特洛伊勇士和安琪塞斯》(the Aeneas and Anchises),我們聽到巴爾迪努奇稱贊了這件作品偉大的自然主義,此為貝尼尼雕塑一個著名的例證。這位傳記作者描述了貝尼尼在“對自然的模仿”中,怎樣使用了巴洛克藝術(shù)家的語調(diào),我們已經(jīng)能夠看見,“的確他在接近溫柔與真實,甚至在當(dāng)時的年齡(20歲)貝尼尼就已經(jīng)以卓越的審美品味朝向這個目標(biāo)引領(lǐng)著自己?!蓖ㄟ^“溫柔與真實”的評價,巴爾迪努奇認(rèn)為貝尼尼在以出眾的才能用冰冷的大理石捕捉他要表達(dá)的主題—不僅表現(xiàn)實體的真實(比如柔軟的人類肉體),還有內(nèi)在的心理真實,比如通過人物面部流露出來的尖銳而微妙的情感。“Tenero”(溫柔或柔軟),“tenerezza”(敏感或尖銳),都成了關(guān)鍵詞,可以同時表達(dá)實體和情感的意味,屬于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藝術(shù)詞匯表,尤其是他的肖像藝術(shù)。而肖像是年輕的藝術(shù)家在羅馬早年歲月中最首要忙于此的工作,因為他很快就把自己樹立為專為高級教士、王公和各階層貴族服務(wù)的肖像藝術(shù)家中的領(lǐng)軍人物。

這些早年的半身雕像(現(xiàn)存于羅馬蒙塞拉脫的圣母瑪利亞食堂,很少有人看見)中更加成功和著名的一件,是著名的高級教士佩德羅·富瓦·蒙托亞大人(Monsignor Pedro de Foix Montoya)的雕像。他是教皇法庭的法官,那個負(fù)責(zé)簽字的人,蒙托亞是一個冷酷、鎮(zhèn)靜、采取陰郁地禁欲的西班牙人,有著嚴(yán)厲而憔悴的面孔。那種令人望而生畏的儀態(tài),可以把對上帝適當(dāng)?shù)木次纷⑷氩坏貌辉诜ㄍド厦鎸λ恳粋€行為失禮又過度愛開玩笑的公民身上。然而,在描述這位大人的身體特征時并非在對其予以恭維,年輕的貝尼尼成功地捕捉了他的個性和精神特征,如此才華橫溢,以至于最后我們都無法抗拒地走近了這個人物。

與此同時,沒有人,包括蒙托亞本人,抱怨過貝尼尼沒有對自己予以恭維的事實。相反,他們對于這種不妥協(xié)的逼真的最后出品感到驚訝。正像馬費奧·巴貝利尼的那句有名的玩笑話所說,雕像要比這位干枯的西班牙教士本人生動得多:“聽到有人說‘這是蒙托亞變成了石頭’,這時蒙托亞大人本人恰好來到現(xiàn)場,馬費奧主教走到教士跟前以一種開玩笑的口吻碰了碰他說:‘這位是蒙托亞大人的雕像,’然后又轉(zhuǎn)向雕像說: ‘這位是蒙托亞大人?!倍鳛閷σ患惸崮岬裣褡髌匪婕暗纳缃毁Y本的證明,我們還被告知“這個西班牙人付給了他很好的報酬,但是卻把肖像留在了貝尼尼的工作室很長時間而沒有派人來取走。貝尼尼感到很驚奇,對幾個人談起了此事,他們對他解釋說,因為很多紅衣主教和高級教士會在工作室看到這座肖像,這給蒙托亞大人增加了榮耀,因為這些紅衣主教、使臣和高級教士在街上看到他時會停下轎輦跟他談起雕塑,這會叫他感到被奉承的愉快,因為此前他從來沒有什么引人注目之處?!睂γ赏衼喍赃@樣說毫無夸張之處:如果不是貝尼尼的雕塑,他的名字將長久地被湮沒,實際上,他一死就會被遺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