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記 又到了要寫后記的時候了,非常時期的非常后記。 說到后記,往往就是一些與此著出版相關的交代。我想說明三點 : 一、我何以要研究袁瑞良? 可以說,我是跟蹤袁瑞良最緊、關注最多、評論最勤的一個學者。那么, 我何以要跟蹤與研究袁瑞良呢? 這關系到我的學術敏感與研究價值問題。 袁瑞良,乃當今賦壇的奇跡;袁賦乃當今辭賦中不容置喙的翹楚。 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看法。作家陳祖芬在給筆者的電郵里說 :“作家 見到賦市長袁瑞良,可能懷疑自己是不是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有一次開會, 蘇童說現(xiàn)在中國真正寫賦的人不超過十人,袁瑞良便是一個。大家點頭, 我只有點頭的份?!标愖娣沂侵袊膲虾苡袑W養(yǎng)的重量級作家,蘇童也 是中國文壇上家喻戶曉的當紅作家。他們是從創(chuàng)作方面來說的。而龔克昌、 許結、吳功正等人對袁賦的評價,則代表了一部分文化學者對袁瑞良賦 的看法。 袁瑞良現(xiàn)已在《光明日報》、《文匯報》、《文學報》等報刊發(fā)表辭賦作 品近八十篇,在上海文匯出版社出版辭賦專著《神州賦》、《南通游記》、 《閱江樓賦》等?!渡裰葙x》是袁瑞良的代表作,屬于當代大題材、大手筆、 大氣派的精品力作,僅其一部,便足以鶴立當下。筆者不敢說“在中國辭 賦史上絕無僅有”,也不能說后無來者,說句俏皮話真可謂是“吉尼斯之最"。 后 記1巴 28 7 我之所以研究袁瑞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我聽不得那 些根本就沒有讀過或者沒有讀懂其賦的人而對其賦妄說短長。也就是說, 我之所以用成書的方式來研究袁瑞良,具有以正視聽的血性之勇的成分。 二、我何以要這樣結構? 袁瑞良賦的最突出特點是壯大之美。這是對漢賦精髓的一種自覺傳 承,也是盛世精神的本質(zhì)反映。特別是他的《神州賦》,系列賦寫黃山、 黃河、長江、長城,聯(lián)章協(xié)奏,氣勢磅礴,四個十賦的組合,共四十篇, 外在包裝極其精致,特形版式,傳統(tǒng)線裝,內(nèi)頁文字繁體豎排,宣紙印 刷,與金聲玉振、精工繁富的內(nèi)容相得益彰,收到了表里璧合的美學效果。 本書研究的視域集中在他的《神州賦》上。 《大風起兮》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總論,宏觀作論,放在大背景里 考察 :一是放在上下兩千年的賦史中考察,二是放在當下波瀾壯闊的新 興的辭賦運動中考察??疾煸鹆汲霈F(xiàn)的意義,考察袁瑞良賦的文學史 意義,并從審美品格、文體特征等多視角考論,比較全面地認識袁瑞良 其人,正解袁瑞良其賦。 ‘ 第二部分,是鑒賞性的,是個案研究,是細讀,是導讀性質(zhì)的解析。 因此,便多了點瑣細,條分縷析,層次歸納。對袁瑞良賦的主題,往往 不予集中揭示,一則是其每一賦的主題具有多重性,情理兼具,宏旨深義, 再則是有意為讀者留得空間而讓其思而得之。 第三部分,是資料性的,是袁瑞良辭賦作品發(fā)表后的反響。這一部 分,集中選載了四次袁瑞良作品研討會,上海兩次,南京一次,北京一次。 這幾次會議,陣容簡直是豪華之極,即便是當下最走紅的作家也未能享 有這樣的待遇。選載這些會議的實況記錄,目的在于讓讀者看到袁瑞良 賦的影響,也對此著閱讀有所參閱,與筆者所論互補,并能夠從接受學 的角度,再現(xiàn)袁賦接受的現(xiàn)實,為其他人提供點研究資料。 28 8 /大風起兮…………袁瑞良賦體文學論 三、我何以成書這么順? 《 大風起兮 》的成書 ,似乎是I臨時動議的。那時,我們?nèi)齻€人聚首: 袁瑞良、周建忠、我。周建忠教授直接促進我寫一本袁瑞良賦研究的書, 而在具體的寫作與出版過程中,更是得助于周教授的鼎力支持。 ’ 書 稿初成,中國辭賦研究會的兩個當家人龔克昌、許結教授慷慨序書, 助我行色。 最最讓我需要真誠致敬的是我的夫人丁錦云。我可以認真地說,沒 有她,就沒有我今天的學術狀態(tài)與高度,就不可能在短時間里寫成這么 多的文章包括這本新著。然而,就在我收到《大風起兮》的校對稿時, 我的小丁則在體檢中發(fā)現(xiàn)“解釋不清" 的病兆。這突如其來的殘酷一擊, 讓我一周之內(nèi)“減肥" 六斤,人都落了“架"。在夫人復查期間,我以校 對書稿來轉(zhuǎn)移注意力,在驚魂不定中完成了此著校對的全部工作。因此, 我在此后記的開頭說“非常時期的非常后記"。 。 國運興盛,賦家云起。當下辭賦發(fā)展風起云涌。然而,對現(xiàn)代辭賦 的研究,卻極其薄弱。像我這樣貿(mào)然而有專著性質(zhì)的研究,恐怕還算是 第一部吧,第一部現(xiàn)代人研究現(xiàn)代人辭賦創(chuàng)作的專著。筆者之所以不揣 淺陋而有獻芹,是因為我也深愛上了辭賦創(chuàng)作與研究。若此研究,能夠 對當下辭賦發(fā)展起到一點點的推波助瀾的作用,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同時,也以我的微薄之奉,答謝所有的真摯助我者。并以此獻給我 的至愛,虔誠祈禱她及早完全走出病厄的陰影。 王志清 匆匆于三養(yǎng)齋 20 1 0 年 1 1 月 6 日 后 記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