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的教育問題還是教育的中國問題(6)

我們應有的反思 作者:葛劍雄


義務教育需“在同一條起跑線”

學校的公正首先要靠政府,義務制教育是強制的。孩子到了規(guī)定的年齡,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就必須要送孩子上學,在美國,如果孩子不上學是要申請的。對政府也是強制的,政府必須要保證孩子有這樣的機會,比如說這個孩子家離學校很遠,那么就要提供交通工具或者住宿。

教育部早就宣布普九了,我說應該公布國家義務教育最低標準,多少孩子要配一個教師,餐廳要達到什么樣的標準,公布之后讓我們看有沒有做到。像美國、日本,窮鄉(xiāng)僻壤的學校和城市的沒有多大的差別,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好,但是基本設施都是有的。2001年年初我在中國南極長城站時,參觀了毗鄰的智利弗雷總統(tǒng)考察站的小學。這所小學只有十幾名學生,但有兩位由國家派來的專職教師,配了好幾臺電腦,還開通了互聯(lián)網(wǎng),學生們每年還能回國參加活動。當時得知,有兩名學生即將升中學了,政府已決定再派一名老師,同時確定由一位有專業(yè)學位的考察隊員兼任物理教師。

我們說要辦世界一流大學,這是中國夢的一部分,但是如果說要辦成世界一流的義務制教育,絕對可以做到。像上海這樣,義務教育的質量已經是世界一流了,只要在硬件設施上都能達到先進,在地區(qū)、城鄉(xiāng)之間做到均衡,那就是世界一流的義務制教育。即使是現(xiàn)在最貧窮落后的地區(qū),只要中央下決心調動全國的力量,也不難使每一所小學、中學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最低標準。師資數(shù)量或質量不夠,既可在本地培訓,也可以從外地招聘或從發(fā)達地區(qū)輪流服務。如果我們的義務制教育是一流的,那么絕大多數(shù)家庭的孩子就能處在基本相同的起跑線上,今后能不能上大學、如何選擇職業(yè),就靠你自己了。

任何國家的國民素質的提高,任何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的基礎,前提都是從小的家庭教育。根據(jù)我個人的體會,很多規(guī)矩、規(guī)范,涉及信仰的某種行為,最關鍵的是從小的灌輸,習慣成自然。到了大學甚至是高中就根本來不及了,或者已經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了。例如一個人不能撒謊,就是一種習慣,一種自覺的行為規(guī)范,不需要講太多的道理。而如果一個孩子從小養(yǎng)成了撒謊的習慣,長大了是很難糾正的。你告訴他不能撒謊,他會說撒謊的人很多,為什么我不能,甚至根本不相信世界上還有不撒謊的人。你告訴他撒謊會被人瞧不起,他卻認為就是因為能撒謊才顯得有能耐。你說撒謊最終害了自己,他卻覺得不撒謊才會吃虧。有年輕人到外國乘車不買票,人家告訴他查到要罰款,他非但不怕,還通過概率計算得出還是不買票合算的結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