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皋野鶴,湘上閑云(1)

樓外尋夢:紅樓女性賞析(初編) 作者:宋歌


二、九皋野鶴,湘上閑云

洪秋蕃說:

湘上閑云,故湘云以名。(《紅樓夢資料匯編》,中華書局2005年1月版)

壽鵬飛說:

史湘云……寓史筆之意也,故姓史。史筆宜直,故湘云一生心直口快。直道寡偶,故湘云早寡。直筆無慮觸時忌,不能暢所欲言,故湘云口吃。又湘云叔名史鼎,寓鼎革之義,著者自言為鼎革后之野史氏也。(《紅樓夢資料匯編》,中華書局2005年1月版)

張曉琦說:

湘云畫冊上“幾縷飛云,一灣逝水”,有水有云,正是湘云之名的象征,而“飛云”“逝水”,正是世事變幻、人非物換、生命不再的消亡之象。(《紅樓謎話》,2000年版)

這些說法雖有牽強和強作解人之嫌,但似乎也可以打開我們的思路,在研究湘云時給我們一把鑰匙。在通讀有關(guān)湘云的故事之后,這些分析也給我們諸多有益啟示,順著他們指出的方向,我們研究分析下去,竟也有曲徑通幽的感覺。

湘云雖說是侯門之女,但她畢竟很早死了父母,她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孤兒。缺少雙親之愛的孩子是孤獨的。雖然也有其他親人的呵護,但缺少慈母目光的撫慰,她的心境仍然是凄冷的。她可能也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物質(zhì)的享用是不會匱乏的,這對一個成長中的孩子來講,也十分重要;但給予她靈魂營養(yǎng)的人畢竟很少,所以在思想上她是“營養(yǎng)不良”的,有些言行很不符于“婦德”?!把?guī)成圓,依矩成方”,這一切對湘云來講都談不上,所以才養(yǎng)成了她我行我素的性格。當在她孤守一隅的時候,她的感覺便像一只籠中之鳥,強烈地希望飛出去,尋找一片屬于自己的自由天空。所以她一到大觀園,便一掃心中的郁悶和孤獨,可以隨便談笑、可以隨便來去,像一個男人一樣,一股和風(fēng)一般在姊妹中刮來刮去。她心中的安恬適意,也給他人帶來和暖溫馨。

尤其是她那種不拘禮法的魏晉風(fēng)度,引來周邊人們的善意笑聲;與此同時,她內(nèi)心也獲得了最大的滿足,當她在大觀園中昂首雄視、到處行走的時候,她可能會這樣發(fā)問:難道女人就應(yīng)該像捧心西子一樣,在人前必須輕聲細步、俯首低眉、比男人低一頭嗎?她內(nèi)心的答案是相反的,所以她才那么喜歡“女扮男裝”——這才是她一味追求豪爽的原因。只有這時她才會暫時忘掉身世的不幸,踏著笑聲過好每一時每一刻,使她像一只水邊的野鶴一樣飛來飛去,“鳴于九皋,聲唳于天”,給這個世界,也給她自己帶來快樂。

我們?yōu)槭裁窗严嬖埔暈橐苞Q閑云?除了她的態(tài)度以外,更重要的倒是她的那份心境,那份“亭角尋詩滿袖風(fēng)”的瀟灑,那份“心靜眾事不躁”的修養(yǎng)。大觀園中,只有湘云能夠做到這一點,寶釵不能,黛玉不能,其他人也不能。因此,我們才對湘云刮目相看,認為她是大觀園中唯一悠閑自在的人。

但湘云也有不自在的時候,那就是每當她不得不暫時離開大觀園的時候。她不愿意離開這里,但又必須離開這里,她要回到史府的高門深院中去,在長夜昏暗的燈光燭影里做著永遠也做不完的針線活。那一條條無盡頭的長線似乎已織成了一張網(wǎng),把她纏在里面,使她疲憊的身軀再也無力掙扎了。這個野姑娘被生活之網(wǎng)緊緊地束縛住了。所以每當家人來接她,她都要流下離別的眼淚,并嗚咽著一再叮囑:早早派人把她接回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