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3)

愛的瘋狂與勝利:莎士比亞導讀 作者:尼古拉斯·羅伊爾


王后不聽從國王的建議,喝下那杯有毒的酒。(“操蛋的破酒!”,這是她在柯蒂斯的《光頭佬哈姆萊特》中,對那杯酒的評價。)喬特魯?shù)屡R死時說:“啊,我的親愛的哈姆萊特!那杯酒,那杯酒;我中毒了。 ”(5.2.263–264)這話顯然是對著哈姆萊特而非克勞狄斯說的。她死了。奄奄一息的雷歐提斯道出哈姆萊特也快死了(“世上沒有一種藥可以救治你,不到半小時,你就要死去”,5.2.268–269),而且“都是[國王]他一個人的罪惡”(5.2.274)。哈姆萊特緊接著刺傷國王,并給他灌了毒酒。接著就是引文的內(nèi)容了。

“這,你個亂倫殺人該死的丹麥奸王!”《第二四開本》用的是“聽”,即“聽我說”。要求他“聽”是比較恰當?shù)?,聽他憤怒地要這個“該死的丹麥奸王!喝干了……”。不過,句首的“這”與“這杯毒酒”中的“這”相輔相成,形成有力的補充,它們都是指示詞,強調(diào)現(xiàn)實感和直接感?!兜谝粚﹂_本》中的版本則多了“殺人”一詞。雖然只是增加一個詞,但這個詞卻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整部戲劇中唯一一刻哈姆萊特當著克勞狄斯的面,親口說出他是兇手。同樣,哈姆萊特在前文的獨白中提到了“亂倫”(1.2.157,3.3.90),但只有這里他是當著克勞狄斯的面說的。在莎士比亞那個時期,與自己弟兄的妻子發(fā)生性關(guān)系,是違反新教和天主教禁令的。《日內(nèi)瓦圣經(jīng)》(1560年初版,公認是莎士比亞最熟悉的《圣經(jīng)》)要求:“不可露你弟兄妻子的下體,這本是你弟兄的下體。 ”(《利未記》 18:16)哈姆萊特的“亂倫殺人該死”讓人想起在第一幕快結(jié)束時,國王的鬼魂首次披露謀殺一事時說的話:“殺人”“亂倫”“淫亂該死”(1.5.25,42,83)確實是國王的鬼魂先講出來的。下一句,“喝干了這杯毒酒”,《第一對開本》用的是 drink off(喝干了),比《第二四開本》中用的 drink of(喝下)更具體、更有表現(xiàn)力、更確定。而舞臺指示“逼克勞狄斯喝酒”(牛津版)實際上在《第二四開本》和《第一對開本》中都沒有出現(xiàn),雖然后兩者中都明顯暗示了這一行為。

哈姆萊特則始終話中有話。他先巧妙地用了個一般疑問句:“你那顆珍珠是在這兒嗎?”就在早些時候,克勞狄斯也提到“珍珠”(union),即那顆丟進酒杯里的貴重珍珠,“他[克勞狄斯]還要拿一顆比丹麥四代國王戴在王冠上的更貴重的珍珠丟在酒杯里”(5.2.218–221),他要“飲酒慰勞哈姆萊特”,祝他在比劍中精力更盛?!兜诙拈_本》沒有體現(xiàn)這個內(nèi)涵豐富的笑話——該版用 the Onixe來指“珍珠”,而不是可做雙關(guān)語理解的 union。1623年版中,哈姆萊特問的“珍珠”(union),也有“結(jié)合”“結(jié)婚”之意,指國王與王后喬特魯?shù)滤篮罂赡芙Y(jié)合在一起。“你那顆珍珠是在這兒嗎?跟我的母親一道去吧!”這里的“跟”看似非常簡單,卻是整部戲劇中最難以捉摸的詞語之一。“跟”是表祈使的動詞,但語氣不明確,是命令(“我命令你跟著”),是請求(“請跟著”),還是表達欲望、祈禱、希望或恐懼?克勞狄斯死前聽到的最后一句話是“跟我的母親一道去吧”;可是跟她去哪兒?哈姆萊特顯然認為克勞狄斯“該死”,但我們不清楚他是否認為地獄里可以“結(jié)婚”(union)。“跟”是《哈姆萊特》中的一個關(guān)鍵詞,劇中有許多“跟”的例子,“跟”著別人,“跟”著尸體——躺在棺材里的奧菲利婭( 5.1.210),此外,還“跟”著鬼魂。在第一幕第四場,當父親的鬼魂出現(xiàn)時,哈姆萊特反復提到他要跟著( 1.4.43,47,54,61)。跟著一個鬼魂是什么意思?這里,“跟”不只是簡單地跟在后面,還有順從與繼承,理解與聽從死者的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