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鵲橋會(4)

從清晨到日暮 作者:弋舟


牛皮

天帝通過夢境才洞察到外孫女的離經(jīng)叛道,說明天庭是一個疏于管理的散漫之地,不像人間的老爺明察秋毫,把一切搞得井井有條。

七月七日黃昏,織女立在自家破敗的草屋前,雙手插在腰間,與同村的某個鄉(xiāng)婦對罵(生育后的織女,心態(tài)得以調(diào)整,死心塌地地干好自己的人間角色)。突然烏云襲來。牛郎正坐在田頭有滋有味地欣賞著妻子的英姿,看到織女隨著一團(tuán)烏云飛到了天上,不由大驚失色。牛郎拔足欲追,但作為凡人,他離地的愿望只能實現(xiàn)在雙腳跳起那樣的一個高度。牛郎眼睜睜地看著織女消失,坐在田里放聲大哭。這時身旁那頭特異的牛精發(fā)話了,其聲調(diào)消極得令人不忍聆聽。一想到要重新回到頭頂花布的日子,這頭牛精決心:毋寧死。牛精沉痛地說:“宰了我吧,用我的皮當(dāng)作披風(fēng),你就可以飛上天去?!迸@陕劼牶敛贿t疑,進(jìn)屋捉刀。手起刀落之際,牛血噴濺了他一頭一臉。牛精死得相當(dāng)干凈利索,沒有給牛郎制造什么麻煩。

一翻雜耍般的技術(shù)操作后,牛皮褪去,牛郎顧不得洗滌血污,熱氣騰騰地直接披在身上(相悖的是,在一些西方的古老傳統(tǒng)中,牛皮是用來綁死囚的)。然后,牛郎用一根扁擔(dān)、兩只大籮筐,挑起一雙嗷嗷待哺的兒女。這樣,牛郎不但顯得鐵血豪邁,而且具有了俠骨柔情。如此形象,絕對足以飛翔。離地而起的瞬間,牛郎瞥見倒斃在地的牛精沒皮少肉,睜著一雙不肯瞑目的大眼睛。

牛精在故事中的地位不可動搖,它在生前扮演了導(dǎo)師的身份,死后,其皮可供飛翔。

天帝的仁慈

沒有人注意到天帝的仁慈。人們對于神祇的德行總是寄予太高的期望。其實,作為眾神的統(tǒng)治者,在洞察了外孫女的天外之戀后,天帝只是捉回織女,而未懲罰牛郎——如果不把分離算作懲罰的話(這對于牛郎亦不過分,因為愛上一個仙女的代價就是承受分離)——已經(jīng)是格外的仁慈之舉了。偏偏牛郎無知亦無畏,堅持一個追趕不動搖,竟然一身牛血地追上天來鬧事。牛皮披風(fēng)神奇無比,眼看就要趕上織女了。正在希望之際,一道天河橫空出世,擋住了追趕者的步伐。那是王母用頭上的金簪(首飾即武器)劃出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分界。牛郎絕望地跪伏在天河岸邊,意氣風(fēng)發(fā)的神采蕩然無存——他的身邊缺少了一頭英明的導(dǎo)師??椗谔旌恿硪贿叴沸仡D足,號啕慟哭,大牙都露了出來,完全是人間婦女悲痛至極時的表現(xiàn)。

故事在這里有了戲劇性的發(fā)展。坐在籮筐里的那對小兒女令人不可思議地行動起來,他們用水瓢(可能是籮筐中的舊物,或者是憑空而來)煞有介事地舀向滔滔而過的天河之水。

天帝再一次顯示了他的仁慈。他暫時忘了這兩個重孫血統(tǒng)上的混雜,將這雙小人(神)的游戲之舉賦予了可貴的情感含義,從而感動了自己。即時,萬千烏鵲飛臨,密密匝匝地擠作一團(tuán),用身體在天河上搭起一座橋梁——軟乎乎的、難看的通道。

宋代羅愿《爾雅翼》卷十三記載:“涉秋七日,鵲首無辜皆禿,相傳以為是日河鼓(即牛郎)與織女會于漢(天河)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蓖耆梢詫⑦@些鵲兒當(dāng)作一群阿諛讒佞的精靈。它們乖巧地揣摩到了天帝瞬間的柔情,于是奮不顧身地獻(xiàn)媚來了,甚至不惜被踩得毛禿羽落。

習(xí)俗

南朝《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七日,世謂織女牽牛聚會之日,是夕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p>

牛郎織女一年一度,踩著萬千烏鵲于迢迢銀河之上會面。人間編織出有關(guān)他們的傳說,所有的溢美之詞,都只是為了:乞巧。

這就是習(xí)俗的由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