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瞿秋白給楊之華的信(2)

中共元勛家書品讀 作者:李揚 唐洲雁


楊之華之前也有過一次婚姻。丈夫沈劍龍是浙江蕭山大戶人家的子弟,他儀表堂堂,崇尚新潮。對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青春煥發(fā)的楊之華一見傾心。楊之華對他也有好感,雖然楊家起初并不支持,但在沈家以及女兒的堅持下,他們也同意了。沈劍龍的父親沈玄廬是當?shù)氐拈_明士紳,為他們在沈家花園舉辦了盛大婚宴?;楹?,楊之華和丈夫在農(nóng)村辦了一所新式小學,自任教師,獨立生活。不久楊之華成為一個孩子的母親,但丈夫的所作所為讓她失望,他與朋友跑到上海,在十里洋場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中沉溺忘返。楊之華于是決心出走,追求自己理想的新生活。

1923年底,楊之華考入了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正是在那里,她結識了瞿秋白。起初,他們的接觸僅在課堂和課后的學習上,楊之華為瞿秋白授課時所表現(xiàn)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yǎng)和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所折服,而瞿秋白也對這位刻苦求知的學生很有好感,耐心地為她解釋各種疑難問題。在對革命事業(yè)的共同追求中,他們彼此更多地了解,建立起同志式的友誼。瞿秋白非常同情她的遭遇,鼓勵她拋開家庭的束縛,把目光放在無產(chǎn)階級和整個婦女界的解放事業(yè)上。在瞿秋白等人的幫助下,1924年楊之華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楊之華在上海大學和王劍虹是同學與好友,王劍虹患病期間,她曾幾次去看望。王劍虹去世后,她又去安慰瞿秋白,以極大的同情心幫助他料理一些家務,使他精神上的痛苦得到某種程度的減輕??墒遣痪?,當她發(fā)現(xiàn)瞿秋白有愛她的跡象時,便在暑假返回鄉(xiāng)下老家,主動回避了。她意識到,盡管自己在感情上與沈劍龍產(chǎn)生了裂痕,但畢竟還是有夫之婦。不料,瞿秋白很快找到了楊家,向楊之華公開了自己的愛情,以及解決問題的一攬子辦法。楊之華對此很受感動,心靈中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他們請來了沈劍龍,三人推心置腹,文明協(xié)商,經(jīng)過多次討論,最后達成協(xié)議。他們在《民國日報》上同時發(fā)表了兩個啟事:一是沈劍龍、楊之華的離婚啟事,一是楊之華、瞿秋白的結婚啟事。這消息,成了當時上海破天荒的新聞。

瞿秋白和楊之華是夫妻與戰(zhàn)友的雙重結合,他們的愛,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業(yè)之上,婚后十余年中,不論遇上什么樣的困難和逆境,都能始終如一,堅貞不渝,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加強烈。

1928年4月,瞿秋白赴莫斯科,籌備召開中共六大,隨后在莫斯科郊外主持召開中共六大?!傲蟆敝螅那锇桌^續(xù)留在莫斯科,擔任中共駐共產(chǎn)國際的代表團團長,直到1930年8月回國。而這段緊張的生活影響了他本來虛弱的身體,他舊病復發(fā),甚至半夜從床上掉到地板上,半晌爬不起來。當時的楊之華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他多次寫信,勸丈夫安心養(yǎng)病。但瞿秋白仍念念不忘工作。寫這封信時的瞿秋白,正身處蘇聯(lián)庫爾斯克州利哥夫縣瑪麗諾休養(yǎng)所。除了革命任務,對妻兒的牽掛與柔情也溢于言表。妻子的信使他獲得莫大的慰藉,“我像飲了醇酒一樣,陶醉著”。還有對女兒的掛念,“我心上極其歡喜,我歡喜她,想著她的有趣齊整的笑容”,讀來無不讓人為之動容。這些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革命家對生活、家庭的熱愛,也使其形象在讀者心中更加豐滿起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