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祭祀當然不止上述那些。從開天辟地、摶土造人的盤古、女媧開始,我們可以往下數(shù)。炎黃二帝最熱,國內有數(shù)處在祭祀;帝嚳、顓頊等在“五帝”中知名度較低的也在安陽開祭,神農、伏羲,堯、舜、大禹、周朝祖先后稷等上古神話傳說中的“圣王”幾乎都有祭壇。其他如文武圣人、藥王、醫(yī)圣、書圣、詩圣,乃至海神媽祖等也會年年享受人間香火。這些祭祀,如果只是民間風尚,雖然有悖于勤儉,但文化多元,似乎不應過多干預。然而,事情并非如此,大多祭祀都是官員在主持、操作,即使有些是民間協(xié)會承辦,其間也有官員的身影。
祭祀泛濫,消耗了多少精力,浪費了多少國帑,至今未見統(tǒng)計,但通過電視所展示的規(guī)模來看,這個數(shù)字絕非小數(shù),應該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古代地方官有義務率領本地鄉(xiāng)紳民眾祭祀與本地有關的鬼神,因為古代專制體制,政教合一,官吏身兼三職,他既是掌握公共權力的官,也是百姓的父母和師長,因此帶領人民祭祀是他的職責。正像逢年過節(jié)大家長帶領本族子弟祭祀祖先一樣?!抖Y記·祭統(tǒng)》開篇就告誡官員:“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禮;禮有五經,莫重于祭?!彼^“教化”正是通過祭祀等一系列有關“禮”的活動實現(xiàn)的。
現(xiàn)代社會的官員的身份變了,他是受人民之托,替大家掌握公共權力的。更重要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引言”中規(guī)定了中國人民要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把中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都是以無神論為其思想基礎的,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政府怎么能把祭祀作為自己的職責呢?古代官員要在祭祀中全面貫徹封建專制的意識形態(tài)的。祭祀可以“見事鬼神之道焉,見君臣之義焉,見父子之倫焉,見貴賤之等焉,見親疏之殺焉,見爵賞之施焉,見夫婦之別焉,見政事之均焉,見長幼之序焉,見上下之際焉”(《禮記·祭統(tǒng)》)??傊饨ㄖ贫葌惱碓诩漓胫卸加谐浞值捏w現(xiàn),對此,我們怎么能熟視無睹呢?
有人說:“現(xiàn)在對祭祀不要那么認真了,無非是把它當作一種文化游戲,它有利于吸引眼球;搞好了可以‘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嘛’?!逼湟夂苊黠@,就是我們雖然不相信這一套,現(xiàn)在不過是操演一下,吸引一下海外對此有興趣的投資者罷了。這更是錯誤的。且不說這樣違反祭祀的根本規(guī)則,因為“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禮記·祭統(tǒng)》);另外,在現(xiàn)代文明中不同的信仰者是懂得互相尊重的。有神論者、無神論者、不同的信仰者之間,在文明社會里都能和諧相處。把事關信仰的祭祀活動當作一種文化手段、把文化當作吸引資本的手段則是對對方信仰的褻瀆。這樣的“文化”是偽文化,偽文化如何能催生正常的經濟呢?這是不證自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