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達記得,那是1939年春,張聞天找他,商談調動工作的問題。張聞天告訴他,毛澤東提名,調他到毛澤東辦公室工作。理所當然,陳伯達以欣喜的心情一口答應下來了。
據(jù)陳伯達回憶,當時調他去,擔任的職務是“中央軍委主席辦公室副秘書長”。中央軍委主席為毛澤東,因此也就是到毛澤東辦公室工作。
辦公室的秘書長為李六如。李六如是毛澤東的老朋友,早在1921年便經(jīng)毛澤東、何叔衡介紹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時,曾任國民革命軍第2軍第4師黨代表……后來,在1957年,他把自己豐富的革命經(jīng)歷寫成長篇小說《六十年的變遷》,其中主人公“季交恕”便是以自己為原型塑造的形象。
剛到軍委主席辦公室工作,陳伯達覺得不甚適應。因為李六如分配他處理軍務電文,他要把前方發(fā)來的軍事電報內容向毛澤東報告,然后按毛澤東的意見草擬復電,發(fā)往前線。他是“秀才”,對于打仗一竅不通。
沒多久,毛澤東也看出陳伯達不適合做軍務電文方面的秘書工作。陳伯達的興趣,似乎還在那些“老古董”(孔子、墨子、老子),而這些與秘書工作毫不相干。
“我建議你把研究的興趣,從中國古代哲學轉向現(xiàn)實。你應當做些現(xiàn)實的研究?!泵珴蓶|對陳伯達說。
陳伯達接受了毛澤東的意見。
這樣,他從收收發(fā)發(fā)軍務電文,改搞資料工作。用陳伯達的話來說,他成了“材料員”。毛澤東給定了四個題目,要他收集資料。這四個研究課題是:
《抗戰(zhàn)中的軍事》;《抗戰(zhàn)中的政治》;《抗戰(zhàn)中的教育》;《抗戰(zhàn)中的經(jīng)濟》。
在毛澤東的指導下,陳伯達做起了資料收集工作。這些資料,后來分為四冊印行。陳伯達說,是毛澤東幫助了他,把他的研究工作的注意力從古代轉向現(xiàn)實生活。收集、整理這些資料,使陳伯達對中國現(xiàn)實有了全面的了解,為他后來寫《評〈中國之命運〉》等書打下了基礎。
陳伯達成了毛澤東的政治秘書。毛澤東讓他超脫于一般的收收發(fā)發(fā)之類秘書事務性工作,而是協(xié)助自己從事政治理論研究工作。據(jù)陳伯達回憶,那時毛澤東40多歲,正值中年,精力充沛,他的著作一般都親自執(zhí)筆,不用秘書代勞,只是一些技術性文件,要秘書起草,以節(jié)省他的時間。毛澤東寫畢,有時請秘書看看,提些意見,作些修改。毛澤東本人便是著作巨匠,擅長寫作,他的著作別具一格,自成一體,非他人可以代筆的。陳伯達記得,只有收入《毛澤東選集》第2卷的《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第1章《中國社會》,是李維漢起草的,陳伯達作了修改,最后由毛澤東改定;第2章《中國革命》,是毛澤東親自寫的。毛澤東需要秘書動筆的,常常是他的演講,他在演講時,一般只有很簡單的提綱,有的甚至是即興式發(fā)言,連提綱都沒有。這時,需要秘書作記錄,整理出講話稿,由毛澤東改定。
據(jù)陳伯達回憶,他曾為朱德在黨的“七大”上的報告《論解放區(qū)戰(zhàn)場》,作過一些修改工作,陸定一也參加過。
在延安整風中,李六如被調離毛澤東辦公室,從此,便不再在毛澤東身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