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書籍中的第四類就是“自閉癥人士自傳”,作者是泛自閉癥障礙者。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坦普·葛蘭汀寫的《形象思維》(Thinking in Pictures)一書。當然,這些書通常光芒萬丈,能給人很多啟發(fā),但是這同時也就注定了這些書的作者都是篩選過的,根本無法在我急需幫助的時候提供必要幫助,比如:為什么我三歲的兒子用頭撞地;為什么他在眼前快速翻動手掌;為什么他的皮膚敏感到無法坐或躺;為什么在《企鵝家族》DVD(數(shù)字多功能光盤)因劃痕太多無法識別時,他痛苦號叫了45分鐘。這些書里面充斥著各種關(guān)于這些行為的理論、角度、軼事和猜想,但是我唯一能做的只是站在一邊看著他,絕望而無能為力。
直到有一天,我的妻子收到了一本從日本訂購的書,書名叫《我想飛進天空》(The Reason I Jump)。作者東田直樹是一個1992年出生的男生,本書在日本出版的時候他還在上初中。東田的自閉癥嚴重到無法跟人進行口語交流,即使到現(xiàn)在也是如此。不過,多虧了他有一個雄心勃勃的老師和他自己的堅持,他學(xué)會了借助“字母格”拼寫文字。日本的字母格里有40個基本平假名,正好與通用的QWERTY式電腦鍵盤(柯蒂鍵盤,即全鍵盤)相對應(yīng),把這些英文對應(yīng)字母畫到一張紙板上,東田用手指出紙板上的字母,拼出所有的字,然后再由身邊的助手進行謄寫,以達到交流的目的。就是通過這種方法,才能積字成句、積句成段,最后匯集成書。在網(wǎng)格周邊還有一些“其他符號”,包括數(shù)字、標點和“完成”“是”“否”幾個字(雖然東田可以直接敲擊電腦鍵盤來寫作和發(fā)博客,但是他覺得這種低科技紙板字母格反而可以減少干擾,幫助自己專心,提高效率)。在上小學(xué)時,這個方法就使他能夠與其他人交流,寫詩、寫故事,而通過他對自閉癥兒童行為的解釋,我才真正獲得了我們一直苦苦等待的答案。東田寫作此書的時候還是個孩子,而且和我的兒子一樣,自閉癥的嚴重程度和對他生活軌跡的改變都是巨大的。這本書就像是上天送給我們的禮物,讓我們參透這一切一切的奧妙,也讓我第一次感覺到,我的兒子通過東田的筆觸,正在跟我訴說他的內(nèi)心世界。
而且,這本書不僅僅提供了諸多資訊,也證明了在那具看上去毫無希望的身體內(nèi),封存著一顆和眾人一樣好奇、敏感而復(fù)雜的心。在全天無休地照顧他們的過程中,你很容易就忽視了一個事實:你拼盡全力對其無私付出的這個人,在很多方面要比你,或者說肯定會比你更有智謀。隨著時光流逝,“忽視”就變成了“不相信”,而正是信念的缺乏才讓看護人和被看護人都容易變得消極。通過展示其敏思和好奇心,分析其所處環(huán)境和自身狀況,透露其惡作劇般的幽默感和撰寫小說的勁頭,東田直樹的書讓我們重塑了信念。當然,我的重點不是說讓大家去書中尋找這些美好特質(zhì)的蛛絲馬跡,畢竟這不是評論文學(xué)。而是這本書里無時無刻不透露出這樣的閃光點,我誠意推薦您去挖掘。